欧盟理事会批准欧盟芯片法案,目标是 2030 年将欧盟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提至 20%,意味着什么?

- 143 个点赞 👍
半导体行业,尤其是高端芯片领域未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目前欧洲拥有全球半导体10%左右市场,美国控制下的半导体市场有80%左右,剩下的就是我们
因为日韩,台积电这些其实都可以看做被美国控制,所以都可以算在一起
欧洲想从10%的市场份额,提升到20%,那相当于说要抢美国的肉吃
我们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也是主要和美国抢肉
那这样说的话,美国封锁技术封锁的过来吗?
以后可能美国要天天制裁各种不同的半导体公司了
现在不仅仅是我们要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链,欧洲也要发力了
半导体行业的上游主要就是【设计工具】EDA软件+IP授权+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
中游就是封测+制造
下游就是应用
欧洲比较拿手的是IP授权,这个有4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他都需要发力
美国拿下了EDA软件95%市场,IP授权拿了50%左右,设备也拿了最少40%,设计也是接近50%
这些如果算上日韩,那更加夸张
反正美国在半导体领域是绝对核心地位
我们比较拿手的是封测,设备最近有突破,制造也也有一些突破
EDA软件,IP这些领域压力比较大,还有很多半导体材料被其他国家垄断
我们在半导体领域方方面面都需要突破
可以说每走一步都是在突出重围
目前最困难的应该是光刻领域
先进制程的光刻机+涂胶显影机+掩膜及制造设备,都压力极大
还有就是湿、干法法的高端刻蚀,高端薄膜设备
高纯度氢氟酸、氮气、氟化氢、高纯度氮气+氧气+氩气+氦气都需要慢慢突破
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其实最需要的是人才和时间
不是砸钱就可以马上砸出来的
美国已经有了绝对垄断地位也要继续封锁各种高端领域
欧洲也在奋起直追,我们也在努力发展
其实都说明了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
很容易被人家作为科技霸权来卡脖子
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些东西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搞定的,但是战略方针不会改变
半导体行业以后有能力的国家都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
我们的半导体行业才刚刚开始,有了起色,发展空间巨大,值得长期关注
一点一点突破,只能如此
以后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发布于 2023-07-25 19:19・IP 属地江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阳光下的沈同学 - 11 个点赞 👍
欧盟通过芯片法案,大概是想要借中美芯片战的机会,扩大自身产能。
小小的芯片,需要强大的制造业、完善的供应链、强大的电力等等。
欧盟芯片扩产之后,估计不久就会受到来自美国出台的针对欧盟芯片法案吧。
发布于 2023-07-25 21:36・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嘒彼小星 - 9 个点赞 👍
欧洲这个法案,还是有实现的可能的。虽然只是理论上的。
荷兰的ASML有光刻机,把台积电三星拉过来建厂,这20%的全球芯片供应量,倒也不是做不到。
但这只是理论上说说而已,实际执行太难了。三星已经因为芯片需求下降(中国替代),利润大幅度下滑。台积电更是连人带锅被端去了美国。老欧洲凭什么说服对方来设厂?给几百亿欧元补贴?
三星台积电指望不上,那能不能欧洲本土芯片厂商自己来?欧洲其实半导体产业发展得早,技术等方面都很不错的。现在也有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和恩智浦这三巨头,国际排名都还能在前十五之内。
但是,芯片这么庞大复杂又高精尖的项目,远不是几百页纸能说清楚的,更不是欧洲议会这个没有强制执行力的机构所能决定推进的。欧洲这几个巨头,发展得早却又占领不了太大市场,那就是它们能力有限,不是多一个法案就能突飞猛进的。
我们再看欧洲这二十年,在互联网上,在新能源汽车,在半导体上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完全是被中美远远甩下的。所以我是相信欧洲议会这个法案,仅仅是说说而已,体现了自己并没有光拿钱不干活。
更何况,现在中国这个玩家全面进入芯片这个行业。芯片需求大部分都是中低端的芯片,而且这个消费需求基本都在中国。未来中国必将至少拿下大部分的中低端芯片的生产。这样一来,还能留下多少份额给老欧洲?
编辑于 2023-07-25 22:2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悠然 - 3 个点赞 👍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欧“萌”总是很天真,甚至还有点萌萌哒,他们以为有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它那点钱在美国11艘航母,和百万美国大兵面前pi都不是。
以前真不是这样,列强各个心黑手狠,动不动还能搞出个种族灭绝,我估计现在是因为白左的鸡汤喝多了,所以把nao子喝坏了。
看到这条新闻我首先想到的是阿尔斯通,我建议以后像什么阿斯麦尔、意法半导体、恩智浦、英飞凌的高管,没事就在家呆着吧,从这一刻起世界对你们来讲充满了恶意,你们已经不适合再满世界lang了。
另外,我还想到了列强反美第一人——马克龙。
当年阿尔斯通收购案,按理说法国的支柱型产业被外国资本收购时,必须得到法国政府批准。还有一条双保险条款,就算是得到了法国政府的批准,还需要得到欧盟反垄断委员会的批准。
所以那一次,法国表现还不错,起码抵抗了三个多月,时间是二战时的三倍。三个多月后,法国开除了当年那位擅自同美国开战的部长,换上了一位新部长。
新部长也是一位说一不二的铁腕部长,做事干净利落,也就是说跪下就跪下毫不含糊,谁不让跪跟谁翻脸那种,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同意了美国通用收购阿尔斯通。
4年之后(2017年),这位部长当上了法国总统,他就是马克龙。他当总统有个好处,那就是处理七尺大乳比较有经验,也比较果断。
所以,假如这次因为欧盟的“芯片法案”有人被美国绑架了,也不用反抗,乖乖躺平就好,没人能救得了你们。
我们常常都说中国的企业被美国制裁,实际上美国对付自己的盟友,尤其是欧盟那才叫狠呢。
2014年,美国制裁英国汇丰银行,罚款19亿美元;
2014年,美国制裁法国巴黎银行,罚款89亿美元;
2015年,美国制裁德国商业银行,罚款14亿美元。……
除了银行,接着是企业;2014年,美国制裁法国阿尔斯通,罚款7.7亿美元;2017年,美国制裁巴西国家化学公司,罚款2.6亿美元;2017年,美国制裁荷兰SBM海洋系统服务公司,罚款2.6亿美元;2018年,美国制裁日本松下,罚款2.8亿美元……
总之,美国人的原则就是——你只要敢跪,我就敢让你死。
中国,可以高呼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谈世界多极化,那是因为千万英雄无惧牺牲,用自己的献血和生命换来的独立自主的中国。你欧盟凭什么?
作为美国的殖民地,你也配喊世界多极化。
大国,你也配!
对了,不配的国家还有一个就是日本。
1987年5月27日,日本警察闯入东芝总部,抓捕了东芝的制造部部长和机床事业部部长,最后,日本法院在审判后宣布东芝的两名高管获罪10年。
随后,东芝美国事业部被迫关闭,东芝5年内不得对美国出口,同时缴纳1万亿日元的巨额罚款。原因是什么呢:
日本警察是根据美国的要求而逮捕的东芝高管,因为东芝向苏联出口高端机床,这样的机床会被苏联用于军事领域,威胁自由世界的安全。
这就类似于美国莫须有的罪名:华为对伊朗有贸易往来,是在支持恐怖组织。
东芝被罚款的真正原因是这个吗,当然不是,挪威、意大利、德国、甚至美国自己的公司都向苏联出口了同样的高端机床。
真正的原因是日本的半导体市场占有率超过了美国,日本,已经杀入了美国垄断技术的底层,对美国的核心技术产生了巨大威胁。
而东芝,当时是日本半导体科技公司的翘楚,是日本芯片公司的领头羊!
所以,为了让美国爸爸满意,日本政府亲手摧毁了自己的半导体事业,在东芝事件之后,日本的媒体不仅不同情自己的企业,还大张旗鼓的指责自己的企业,认为东芝是日本的耻辱。
(当年中兴事件发生后,网上也有人大谈诚信精神,为美国的长臂管辖洗白。)
随后,日本的首相亲自到美国谢罪,东芝董事长与总经理引咎辞职。
整个日本,跪倒在美国面前。
于是,美国与日本签署了半导体保障协议,日本将自己所有的半导体技术完全送给了美国。
今天,我们还有谁听说过日本芯片?
甚至于,今天,日本有互联网公司吗?
随后,美国开始挥舞屠刀,等待日本的,是失去的30年。
这,就是日本做奴才的代价!
亲手干掉了自己的高端产业,被锁死了自己的上限。
小日子说:欧盟学着点!
编辑于 2023-07-26 00:5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王小板儿 - 1 个点赞 👍
欧盟已经没有大项目的执行力了。欧盟能够保留多少现有大项目比如民用飞机多久都是个问题。 就说IT领域,明显缺工程师。
只要欧洲不和美国在战略上脱钩,只要欧洲内政外交不独立自主,欧洲只会越来越边缘化。
假如欧洲强硬起来:
1,修改移民法案,和美国抢高端人才。
2,和俄罗斯和解,联俄抗美。
可惜明显不可能,欧洲深度被美国“共同的价值观”绑定了。
编辑于 2023-07-25 22:4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司马衵 - 1 个点赞 👍
欧洲联盟(EU)近日发布了“欧盟芯片法案”,这是一个旨在提升欧洲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地位,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芯片供应危机的重要法规。
近年来,由于全球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影响,半导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基石,想想我大A股市的半导体板块吧。
然而,欧盟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地位并不明显。遥远的1990年,冷战结束,苏联解体时期,欧盟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产值份额尚且占据了超过20%,如今这个数字降到了2020年的约10%。
对于欧盟理事会这个复兴目标,我个人不太看好。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高度集成和专业化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持。虽然从历史上看,理工科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不少都出自欧盟国家,这个地球上面积不算太大的地域,有着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但是在半导体这个细分领域,欧盟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相对美国来说处于被吊打的地位。
除了人才和技术储备外,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后至今,欧洲不少高科技企业至今笼罩在裁员甚至倒闭的阴云中。作为一个整体,欧盟需要寻找有效的资金来源和投资方式,以确保半导体产业投资的收益。简单地说,欧盟可能没办法像财大气粗的美国半导体企业们那样,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到半导体技术的研发中去。
美国的科技公司如英特尔、AMD、微软、苹果等,以及政府对半导体研发的大量投资,使美国在半导体技术研发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相比之下,欧盟的投入显得稍微不足。虽然欧盟也有一些大型的半导体公司如荷兰的恩智浦(NXP)和法国的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但在投资和研发力度上并不能与美国的科技巨头相媲美。
因此批准法案容易,但是欧盟能否作为一个整体,有效统筹其属下各国的技术和资金资源来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于 2023-07-26 00:00・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JerryWang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键盘侠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唉没提尼 - 0 个点赞 👍
这目标够呛,利润最高最关键的细分领域首先刨除:高性能ic设计(fpga cpu gpu switch…… ),高端设备,EDA,这些美国都要抓在手里不会让其染指,侥幸搞成了美国也能让企业换个老板。
毛利微薄,成本敏感型市场,他们也卷不过东亚:封测代工 中低端设备材料…… 墨西哥越南印度也都等着进入。
美国允许的范围内:能做做的是中高端毛利市场:汽车/工控,传统欧洲三大家意法 NXP 英飞凌,还有些半导体前后端材料厂商,设备厂商。这部分日本竞争力很强,中国产业升级也想吃这块。 然后先进制程代工 、NAND/DRAM制造这些相对比较大的蛋糕,欧洲也没法靠996来卷过别人。 中端产业能维持原有份额不掉都还是个问题
发布于 2023-07-25 23:2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齐普 - 0 个点赞 👍
关于芯片的争斗,无非也就是提升算力的争斗。
算力的大幅提升,意味着科技的大幅提升。
也许,当量子计算普及之后,对芯片的争斗就不会那么激烈了。
量子计算: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计算机都突然消失,世界将会是一团乱。
人们的生活会天翻地覆。
比如智能的特斯拉汽车,就会突然变成一辆没有车内娱乐功能,也不能再自动驾驶的愚蠢汽车。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可能回到20世纪中叶之前的,人工计算机时代。
在那时复杂的计算,是有一部分通过人工来完成的。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你需要去计算大厅中的一个计算中心,在那里人们和机械台式计算器,配合着完成这些工作。
而幸运的是,现代计算机已经取代了这种方式,随着量子计算机的面试,我们将拥有一种新型的计算机,利用量子物理学的特性,来存储数据和执行计算。
人类世界中,有很多复杂的计算问题是传统计算机没办法解决的。
简单说,传统计算机用的是二进制,也就是0或1,而量子计算借助量子力学的叠加特性,能够实现计算状态的叠加。
就是说,不仅仅会有非0即1的状态,还会有二者皆有的状态。
就像你随处可见的经典计算机一样,执行着任务,不过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也正是这些差异,使得量子计算机非常强大。
经典计算机使用二进制位来编码,信息可以是0或1,然而当到了量子计算机这里,我们用的是量子位或量子比特.
这是内存的基本单位。
量子比特是什么样的呢?
他们是使用物理系统,比如利用电子的自旋,或光子的方向来创建的。
这些系统可以同时处于许多不同的排列方式中,这个特点被称为量子叠加,甚至可以使用所谓的量子纠缠,把量子比特链接在一起。
最终的结果是,一系列量子比特,可以同时表示不同的事物。
例如, 8个位数足够让经典计算机表示0-255之间的任何数字,但是8个量子比特也可以做到,而且更进一步,是同时表示这中间的任何数字。
但是为什么量子计算机,会比传统计算机更快呢。
举例说明。
你的普通超级计算机,可能擅长处理庞大的,蛋白质序列数据库。
但它的一个弱点是,当我们需要更精确的观察时,科学家们会比较难去确定蛋白质的具体行为。
为什么研究蛋白质的行为这么重要呢?
蛋白质是由一常串氨基酸组成的,这些氨基酸折叠成复杂形状之后,才让蛋白质变成有用的生物机器。
因此了解蛋白质是怎么折叠的,对生物学和医学都有很多意义。
一个经典的超级计算机,可能会尝试比较粗暴的,预测蛋白质的折叠方式,依靠许多过程数据,来检查每种可能的化学链弯曲方式。
不过当蛋白质序列变得更长更复杂时,问题就来了,昂贵的超级计算机,开始变得慢了。
想象一下,理论上一个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链条,可以以数万种方式折叠起来。
经典计算机并不具备这么庞大的工作记忆量,来处理各种折叠的可能组合。
量子算法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类复杂问题。
它通过创建多维空间,观察其中连接单个数据点的模式,来预测。
因此,对于蛋白质折叠问题,需要预测的其实是耗能最少的折叠组合。
这种折叠组合就是问题的正确答案,经典计算机是不能创建这些多维计算空间的,所以没有办法计算。
而量子计算机的特点恰恰是,他们的出现是为了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
现在您可能觉得,这样一台能够进行如此复杂计算量的机器,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但量子计算机并不是这样。
他们实际上体积更小,并且需要更少的能量。
不过,这里的尺寸是相对的,因为由IBM制造的量子硬件,可能和汽车一样大。
不过其中大部分空间都是冷却系统。
必须有冷却系统,来让超导处理器保持在超低的工作温度。
即将进入市场的量子计算机,利用了所谓的量子比特纠缠,来线性的增加他们的计算能力,这也是他们的工作原理。
曾经,著名的爱因斯坦提出过量子粒子会相互形成相关性的理论。
其中一个粒子的量子状态,比如说是自旋方向,可以从另一个粒子的状态确定,即使他们相距很远。
爱因斯坦把它称为,远距离幽灵般的作用,并且认为,量子力学中一定存在着什么不能解释的问题。
不过后来的实验证明,这种相关性确实在自然界中存在,并且是量子力学的核心,这种纠缠也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
正是他使得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变得非常强大,因为纠缠态,被用作了量子位的计算乘数。
那么,科学家们试图用新的量子计算机,解决什么问题呢?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地球上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
不过,量子计算机是这场拯救环境斗争中的最新武器。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我们需要完全了解分子之间结合或分裂的时候,所涉及的原子级力量。
这将非常有用,能导向更多新发现。
不过,问题是目前的经典计算机,包括最大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根本没有能力模拟原子级量子的相互作用。
即使依据摩尔定律,也需要1000年才能达到。
不过在未来10年内,量子计算机可能具备这种能力。
利用原子的量子态,来模拟自然界的量子力。
量子计算机也将会在电池能源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随着世界逐渐在摆脱化石燃料,电池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然而电池的研发依赖于长期的实验和计算模拟周期。
不过通过量子计算,科学家们可以在原子级别进行虚拟实验,模拟电池化学的每个元素,电极材料电解质配方,粘合剂和分离器等等的变量。
还可以在虚拟实验中进行操作和分析,来找到能够实现能量密度突破的组合,量子计算机,还能够对你餐桌上的食物产生影响。
这是因为,他们能在肥料生产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含氮肥料使用的催化剂,消耗了全球3%-5%的天然气,每年消耗了近3,000亿美元,产生了全球每年二氧化碳排放的2%。
但,大自然其实是能够免费的创造这些硝酸盐的,而且没有任何有害排放。
科学家现在就是要找到,怎么去理解和模拟这个过程,这就是量子计算的用武之地。
量子计算机能够帮助探索,节能肥料所需要的锌催化剂,大幅的减少碳排放。
根据国外相关公司关于量子计算和技术的研发计划,传统计算机,需要超过80万年来模拟分子寻找替代品。
相比之下,量子计算机仅仅需要一天时间。
量子计算机在帮助应对全球变暖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
比如能够帮助开发碳捕获和存储技术,它能够提高现有技术,从空气中提取碳的能力。
目前我们通常使用贵金属,作为碳捕或催化剂,这些被捕获的二氧化碳,可以进一步的用来生产金属,塑料和混凝土。
量子计算也没有听起来那么神秘了,已经开始能看到它能帮人类创造实际价值了。
不过,科技的进步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他能做的贡献之外,我们还需要考量他的成本。
至少在目前,量子计算还没有办法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至少我们已经可以开始期待了,而有期待就是好的。
发布于 2023-07-26 08:00・IP 属地河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河洛君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我是红领巾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气不错 - 0 个点赞 👍
该法案旨在加强欧洲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并确保供应和减少外部依赖。
从这个法案的宏大叙事就不难看出来,欧盟这是希望对各个行业雨露均沾,但或许会成为蜻蜓点水式的投资。从资金来源来看,虽然总包有430亿,但其中来自欧盟的直接预算只有33亿,剩下的大头都是公共投资,以及相当数量的私人投资。
看来欧盟是真的想要尽力提振自己的半导体产业,扩大市场占有率。希望在芯片生产上独立自主,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也摆脱对中国制造商的原材料依赖。
该法案从提出以来其实已经酝酿了一年多,这次算是终于难产落地。
经费如何分配也是各个成员国都在角力的方面。和美中不同,欧洲看似一个整体,但每个国家都有着各自的小心思。之前英特尔投资欧洲的时候,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荷兰,一个都不能少,每个国家都要分肉。
例如意法半导体集团与格芯半导体企业合作在法国建厂项目,曾在今年引发法国国内近千人对设备耗水量过大的抗议。
难搞哦。。。
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份额(按销售) 今年5月份,我国“三安光电与意法半导体”宣布在重庆合资建厂,这是中欧在半导体领域加强合作的优秀案例,在“三方角力”格局下,说明中外企业依然可找到合作空间。
编辑于 2023-07-26 13:32・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猫总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老余之音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蹄髈 - 0 个点赞 👍
Intel 在爱尔兰已经深耕多年,也许在欧洲其它地方上手会快一点,但公司官僚主义作风严重。TSMC 等亚洲厂商没有在欧洲经营 FAB 的经验,肯定会水土不服。欧洲本土的 ST 之流已经老朽,要获得新生,恐怕很难找到回春药。欧洲新秀,诸如BOSCH 之类,只是配合汽车电子、传感器等小打小闹。Infineon 在那里 ? 好像早把内部的制造能力给废了,在亚洲搞外包。。。
我的看法:2030年拿下20%的市场份额 ? 难!编辑于 2023-07-26 20:47・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海上钊铭 - 0 个点赞 👍
做梦吧。
但凡有点脑仁,想占半导体市场,你得先生产客户端的商品,手机 汽车 笔记本 服务器 小家电 。你生产这些东西,慢慢的用上自己的芯片,这才行。
指望中国厂商去欧盟进货,是不行的。
霉国到现在也生产不出一台笔记本,霉国的对中制裁,只能制裁个寂寞。
发布于 2023-07-26 22:03・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飞雪连天 - 0 个点赞 👍
听听算了,计划投资400多亿欧元,很多对不?
下一句,政府投资33亿,其他的要私营部门投资。。。。
不经让人想起几年前他们搞了一个全球基建计划用来对抗一带一路,结果拉不动私营部门投资现在胎死腹中了,今天又要去拉私营部门投资,那么请问,你们的能源很便宜么?投资很便利么?打个赌,这个厂修在什么地方都能吵几年
发布于 2023-07-26 23:0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Spi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