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个回答

为什么这两年对央视《水浒传》的评价急转直下?

夏侯惇
145个点赞 👍

因为有一大批人,盲目崇拜原著。

……………………………………

水浒这部作品实际上存在两个严重的、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缺陷。

1、在宋江被晁盖救回梁山后,水浒描写的重点从江湖生活转向了军事行动,但水浒人物的底色是江湖人,作者一开始就没有把他们当帝王将相来描述,他们的文学形象和军事政治是不搭的,因此当他们成为“梁山集团”这一政治团体的成员,而非江湖人后,其形象就工具人化而缺乏特色,梁山集团规模越大,角色的工具化就越显著。作为对比,三国角色从一开始就是按军政人物的标准去塑造,他们的形象与历史进程的宏大叙事相吻合,就没有这种问题。

2、基于爽文的考虑,大宋朝廷被写得太黑,梁山又被设计得太强。如果是历史上真实的宋江团队,他们的力量非常有限,有合适机会寻求招安是合理的。但水浒梁山强到了没有哪个城池打不下、朝廷无论派什么军队都打不过的惊人境界,完全是个开挂团体,这会儿宋江再痴迷招安就很荒唐了。你不能一边把朝廷写成最坏的反派,说梁山造反是揭竿而起替天行道,一边又写梁山在赢赢赢的时候一心想着投,这是逻辑不自洽。(当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心知肚明,现实的引力太沉重)

这两点相互关联,造成原著越往后可读性越差。

央水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1、猛砍梁山的军事行动剧情。2、强化宋江的奴性为不可理喻的招安找借口。

这些改编当然和原著不完全符合,但原著本身的致命缺陷如果不加以处理,搞出来的作品也只能是个不三不四的怪胎。

知乎原著饭圈粉翻了翻书,看到宋江似乎并没有那么差劲,自以为发现了新大陆,抓住了攻击央水的尾巴,得意洋洋地引经据典,比如某位答主开宗明义就甩出来一句话“对招安的批评和反思,不能用对宋江的批评来代替”。——然而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或者是装作忘记了:在原著对朝廷、梁山的形象和战斗力的设定下,招安根本不可能发生。

对比其他作品,三国虽然也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爽文弊病,但并没有过度神化诸葛亮,最后确实打不动,自己也病死,蜀汉的悲剧就具备了合理性。西游记的孙悟空确实被如来碾压了,才有后来皈依我佛之事。红楼梦的贾府确实拧不过皇权的大腿,“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才理所当然。你梁山次次爆杀中央军,攻城略地无所不克,然后反手求着投降,能不能再搞笑一点?

作者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从一百零八将受天文之后,就接连不断描写宋江如何在招安事宜上一再展示舔狗嘴脸,手下的好汉们是如何愤愤不平,最后才勉强办成。

随便引一段首次招安前的谈话,便知宋江是何等羞耻了:

宋江与众人道:“我们受了招安,得为国家臣子,不枉吃了许多时磨难,今日方成正果。”吴用说道:“论吴某的意,这番必然招安不成。纵使招安,也看得俺们如草芥。等这厮引将大军来,到教他着些毒手,杀得他人亡马倒,梦里也怕。那时方受招安,才有些气度。”宋江道:“你们若如此说时,须坏了‘忠义’二字。”林冲道:“朝廷中贵官来时,有多少装幺。中间未必是好事。”关胜便道:“诏书上必然写着些唬吓的言语,来惊我们。”徐宁又道:“来的人必然是高太尉门下。”宋江道:“你们都休要疑心,且只顾安排接诏。”

你宋江堂堂一个大领导,见识比不上手下半分。无论是山野秀才吴用还是林冲关胜徐宁等几个官员,个个都把你衬托得像丑角。

无他,在不谈玄女星宿这些鬼神元素的前提下,你不把宋江写成一个忠君入骨、愚忠愚孝的奴才,就没法解释为什么宋江明知道朝廷不信任自己,而且打仗一直赢,却铁了心要招安。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作者既要又要,既想吃爽文红利,又不敢一爽到底,才如此拧巴。

对了,某些拉踩央水的答主特别喜欢尬吹山东版水浒,知道这版水浒极端到什么境界吗?前面五分之四都在演江湖事,后面梁山集团的军事行动几乎就没怎么演,连童贯和高太尉打梁山都没,招安更是提都不提。知道为什么吗?是个人都知道水浒的精髓是前半幅的江湖故事,后面开始讲行军打仗就下滑了一大截,招安更是不知所云,那干脆全删了。我只要不演,不就没人能挑我毛病了吗?

批评央水可以有很多理由,但拿宋江的塑造拉踩,无脑神化原著,只能说令人喷饭了。

编辑于 2025-03-14 13:35・IP 属地宁夏
忘忧玲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