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因为四大里,水浒最不好拍。
三国演义渲染的是忠义,是简单化的庙堂之争,是把历史,把争夺天下美化了给人看,无非就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英雄为结束乱世而奋战。
所以三国的人物非常类型化脸谱化,哪怕不动脑子抄原著,只要不太偏离就口碑不会差,像央三那样近乎纪录片的还原自然更是口碑封神。
红楼梦里的东西,哪怕只是简单的追求情感的自由和对束缚的反抗,描写的豪门兴衰内幕,就算放在当代,都足够进步和具有人本主义,所以影视根本不用多考虑别的,还原足矣。
西游记,虽然无数人写了无数东西证明西游记有无限的内涵,但不管正确与否,西游的表层是直白简单的,就是神话故事,人物更加鲜明直接,无论是如杨导那样拍成明快的合家欢还是像周星驰那样进行后现代魔改,都既不违和也不会触动或官面或民间的逆鳞。
只有水浒不一样,作为四大里真实性唯二的作品,如果说红楼是真实的还原了豪门士族的生活,但由于作者本身利益相关的原因还带着一丝美化,那么水浒描写的底层民间社会画卷和人物就是复杂的多样的甚至丑陋残酷的,所以水浒是最不好电视化的,主题是英雄聚会,就不能全本,主题是投降派的悲剧,就无法取悦大众,把人物拍的高大上就失去真实,把人物拍的暗黑就负能量满满,比如央水,最大的问题就是喧宾夺主了,在过去研究思想的引导下,最后的方腊集团过于正面,这就让整个故事和整个梁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抗,聚义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了消灭革命者?
此外就算是拍投降也表面化,简单的归结为宋江个人的问题,所以李雪健老师个人的表演是成功的,但宋江的塑造是失败的(当然这个黑锅不能完全让李老师背)所以鲍国安的曹操封神,而李雪健的宋江不敢还乡(汗)
把投降完全归于宋江个人让宋江的形象猥琐化反派化就会失去真实感和主角光环,并且忽略了这背后梁山群体意识的作用,想拍的深刻结果更加肤浅。
总之,水浒的特性让它在四大里是电视剧化最困难的,所以老四大里它口碑最差也不足为奇,但是新水浒同样不怎么样,它选择了英雄化水浒,结果就是整剧流水账一般匆匆而过无法细说,只不过前后翻拍的另外四大更拉胯,反而让新水浒差强人意,浙江版西游走了TVB的偶像剧路线,张大胡子的西游走了真实路线,结果都不行,而新红楼梦和新三国……算了,不要去讨论垃圾分类的话题了。
所以过去山东版水浒的思路反而误打误撞,用英雄列传的模式来拍水浒故事更能突出优点躲开不足,比如梁家辉的英雄本色也是不错的。
这样也能避开一些外行问题,比如108又少了谁谁谁,征田虎征王庆又没有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