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了,人心也变了。
央水播出的年代,正是整个社会都在狂飙的年代,社会崇尚敢闯敢拼,KTV里唱的都是“爱拼才会赢”,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安分守己被视为窝囊。所以那个时候水浒传播出,有人骂李雪健的宋江窝囊,可很少有人去说就该诏安——在那个年代看来,朝廷就是昏庸无道的代名词,更何况你这个古代的朝廷,更何况还是传统印象里最窝囊的宋朝?
可现在不一样了。经济长期滞后,“奋斗”成了一个笑话,躺平学取代了曾经的成功经。曾经机关单位是年轻人眼里“喝茶看报”的养老院,现在成了年轻人就业的香饽饽;曾经死也要死在大城市,现在喊着逃离北上广;曾经啃老是千夫所指,而今买房子不靠爸妈简直是奢谈。而对于封建式家长,以前的年轻人觉得是压抑和禁锢,现在的年轻人觉得是负责和保障。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曾经被视为封建家长代表的李靖,在《魔童崛起》里成了为孩子着想的慈父;曾经被视为伪君子以至于万人嫌弃的岳不群,在很多读者眼里成了为帮派忍辱负重的领袖。
还有一个更典型的例子。在《白鹿原》原著里,白嘉轩形象并非完美,作为封建道德的化身,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赞美和批判兼有的,他对待儿女的苛刻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落后的打压式教育,白孝文的堕落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白嘉轩压制过度导致的报复性补偿(类似一些被父母压制的乖乖仔在大学脱离父母后迅速堕落)。白但在新版《白鹿原》的电视剧里,结局却成了白嘉轩审判白孝文。
白孝文该审判,但审判他的应该是法律,绝不应该是白嘉轩。这样一个情节就是当代影视人对那些中老年观众的一次取悦,他们可以在这样的情节里找到充分的作为家长的自尊心:你看,你上了大学,你觉得自己很能耐吗?到头来还不是跳不出你老子的手掌心?
在这种思想的带动下,很多人对央水的态度肯定是唯恐避之不及:我们就想要道君皇帝的书画,就想要清明上河图的满地繁华,就想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就想进体制内躺平,宋大哥带我们进体制有保障多好啊,你们为什么要把那些丑陋撕开给我们看呢?就让我们相信皇帝是温柔的,坏事都是那几个奸臣做的不行嘛?
我们累了,不想那么清醒了。
激情的狂飙过后,人们争先恐后地拥抱保守,一切都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