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个回答

如何培养孩孑的进取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何引导孩孑正视社会的竞争?

益品冀悟
7个点赞 👍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在其著作《儿童的人格教育》中认为:

每一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
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成就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还提出,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是:

是否符合社会利益。

对于什么符合社会利益,尽管没有统一的定义,但阿德勒认为至少与“培养社会情感,或增强社会团结有关”。


一、每个人生来就追求卓越

我理解题主所谓的“进取心”为动机和自驱力。

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力,根据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分类。

网图

除了常见的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以外,在教育上有影响力的还有奥苏贝尔等人提出的下面3分类:

认知内驱力:
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一般是从好奇中发展而来。在有意义的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和稳定的动机,它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就是为了获得知识、满足好奇),是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
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席位的需要。它不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把成就看成赢得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是外部动机,它也能促使孩子长期的努力。

附属内驱力:
指个体为了保持长者(父母老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需要,是外部动机。

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业成就中的比重,通常由年龄、性别、社会阶层、人格结构等因素而定。

此外,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比如最开始学习可能是为了获得父母赞许老师认可,但认真学习后获得了成就感,逐渐转化为认知内驱力。

奥苏贝尔

综上,孩子其实对学习都有一定的进取心(动机),但每个孩子的动机可能都不同。

二、激发孩子的成就动机

心理学家麦克利兰、阿特金森等人曾提出“成就动机”,认为它是个体乐于从事子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它分为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意向。

比如有的孩子看起来“进取心”不足,可能是由于害怕失败;有的孩子看起来雄心勃勃,可能又是因为这件事对他非常重要。

总之,要有强烈的“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可以参考凯勒的ARCS模型:

网图

A:Attention 孩子感到这事有趣,或者很有价值(注意是孩子认为很有价值,而不是成人认为它有价值)

R:Relevance,相关性.孩子感到它对自己很重要

C:Confidence,自信,感到自己有能力完成

S:Satisfaction,满意,能感到成就感

网图

三、保持内心平衡

阿德勒之所以是”大家“,我想还在于他敏锐智慧地提到”追求卓越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内心平衡“。一旦内心失衡,过于追求卓越,就容易神经症,内心扭曲。

如何保持内心平衡?

我想就是要客观地认识世界:社会是多元的,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1.不要片面强调竞争

父母和老师不能片面强调竞争,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过于强调竞争徒增孩子的压力,让他们过于争强好胜,可能影响他们学习与人合作。

2.积极看待合作

引导孩子认识到个体的多样性,这是合作的基础。

但只看到合作而不理解有时合作机会又是需要竞争的,不积极锤炼自己的技能缺乏与人合作的实力,最后又会导致无人与自己合作。

总之社会有竞争也有合作,竞争是为了合作,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

对于孩子,积极帮助不如己者,向优于自己者学习,让今天的自己优于昨天的自己,是为了更好的合作,为社会做更多有益的事,是我的看法。我想这也是阿德勒认为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追求卓越的方向。

以上。

参考: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于 2023-08-13 20:17・IP 属地广东
燕掌门AngelWu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