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素养,是这一代孩子的成长痛点。
要知道只有假期,你才完成可以忘记不断催催催的使命,最简单地一家人慢悠悠地吃个早餐,顺便等等灵魂。
我特别想提醒家长,千万不要低估或矮化孩子的理解力和见解,他们比我们的洞察力往往更胜一筹,他们的好奇心也驱动他们做更多的探究。
养育孩子,难在树立志向。
我们培养的是一个能够面对未来人生起伏,有机会享受人生高光,也会经历至暗时刻的人,最重要的就算经历人生最低谷,还能不能站起来勇敢面对。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一、进取心
进取心是指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人类如果没有进取心,社会就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就是我们拥有这只"向上的车轮",即我们常说的进取之心。
具有进取心的人,渴望有所建树,争取更大更好的发展;为自己设定较高的工作目标,勇于迎接挑战,要求自己工作成绩出色。

二、社会竞争
社会竞争是社会竞争力的集合。
社会竞争力是: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竞争能力.社会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含各个方面,并不是一个窄意的学术定义或学科方面的单向能力.社会竞争力是一种比较性指标,强弱是相对的,通常在实践中,主要与社会基准水平比较。
三、生活的样子
丰子恺说过:“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四、人际交往,智商与情商
那么父母的哪些行为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又应该如何做呢?
1、情绪的表达
儿童喜欢模仿大人话语表达以及行为举止的方式,常常会在无形中从父母身上学到如何面对和处理压力、焦虑和挫败。如果父母用偏激的言语和情绪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孩子看到之后也会往偏激的方向转化。如果父母心烦意乱,况且用激怒的方式来发泄情绪,这样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创伤,日后孩子有可能会以相同的方式来面对遇到的问题。
如果父母时常表露出颓废的情绪,孩子在感受到这些情绪波动后,自然也会跟着躁动不安,甚至踌躇颓靡。所以,家长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先调理好个人的情绪,才能使孩子感受到生活的安全感以及自信心。
2、如何与人交往
父母个性开朗,孩子自然也会开朗起来,若父母个性消沉,孩子也会在压抑的状态下变得颓靡。所以,父母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个性以及为人处世,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明显的影响。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若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彼此冷漠,孩子得不到关爱就会缺少安全感,一旦孩子走入社会,往往也会以相同的方式来与人相处。
父母在社会上交往,对不同人的态度容易在孩子心中留下烙印,如果父母处理人际不平等,孩子的心中就会自然地也将人分等级;如果父母在社会上能靠良好的人际关系立足,孩子自然也会学着以平和的态度来对待他人。
3、父母的生活习惯
习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会有良好的生活状态。作为父母,应当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习惯对孩子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应该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衣着、用餐、言谈举止、卫生、守时等,这些习惯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榜样,就要让孩子感受到怎样做才是规范的。良好的习惯表现在诸多日常生活的细节上,认真做事、节约环保、勤于动手等等,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都需要在平日里逐渐养成。
4、父母的爱与关心
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真正的爱,如果夫妻之间没有爱,如果邻里之间没有爱,要培养孩子爱的品质是相当难的,甚至是难以实现的。如果父母从小不注意启发孩子关心别人,从来不引导孩子对父母、对同伴、对他人的关心,孩子的行为就变的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具备善解人意和关心他人的特质。
如果父母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处处注意以爱的心态对待家人及他人,对待生活,对待周围的一切,当好孩子的典范,孩子就会知道怎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久而久之,爱心会在孩子身上扎根。
平常的教育中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超出了家长所想象的,家长应该关注自己的言行和行为,避免自己不经意的行为养成孩子的坏习惯。
其实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而家长就是那手中的画笔。请家长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种下一片阳光,一片美好!
希望能够帮到你。
高质量的陪伴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