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批坚持不婚的人开始后悔,表示「不愿一个人死去」,如何看待此事?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荷孑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薛峰 - 139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奥贝斯坦 - 1198 个点赞 👍
他们的后悔,根本原因是,没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人民服务中去。
设想,天下有几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孤寡老人,会一个人死去呢?
婚,不婚,是各种因素造成的。但是,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自己可以选择的。
马克思早就说过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资本主义社会,在繁华的后面,是个人的极度空虚。因为他们只有自私的个人主义奋斗生活。而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的为人民服务,早就把我们渺小的自我与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牢牢连在一起。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国家与人民都不会离开我们。我们的最后一个敬礼都会献给伟大的祖国,而祖国,不会忘记每一个为她强盛与复兴全心工作的人。
发布于 2023-07-28 22:04・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小狐狸精綠寶石盒 - 73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冰火无名 - 53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剥蚀 - 46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稳定物质 - 29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斯嘉丽聊电影 - 150 个点赞 👍
难道日本大爷指望的是:
不婚不育,
然后年轻时候到处浪,
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
然后到老只要自己想结婚,
跟日本大妈一追求她就同意。
不会吧?!
爽了几十年,早够本了,临了遭两年罪不过分吧?
还想甘蔗两头甜,人间这点好处一点都不落下?
编辑于 2023-07-29 20:55・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jason wang - 77 个点赞 👍
结婚生娃好不好,这个见仁见智。
但大喇叭天天催的事,大概率不是什么好事。
是好事,还用得着你来催?
发布于 2023-07-29 10:35・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苏呷子 - 75 个点赞 👍
作为一个太平洋战争爱好者,我看到一个单身男性日本人发了一条朋友圈,表示“不愿一个人死去”,请问此条朋友圈发送地点是:
A 1944年10月,莱特湾的雨夜 扶桑号上
B 硫磺岛一个无名山洞里
C 东京兵工厂,B29来了吗?如来
D 楼下单身老人常去的拉面店 昨天也这儿吃的
他这话就跟你下午去问他大爷晚上吃点啥他说拉面太难吃了绝对换个地方一样,然后傍晚你去看下大爷吃点啥?拉面。鉴定为顶针
发布于 2023-07-29 11:0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LtHarrySmith - 3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Terminus - 13 个点赞 👍
《狂飙》里面的泰叔,高启强跪下认他当爹的泰叔,应该没有结婚吧,毕竟,他是个绝户。
我想,泰叔虽膝下无子,但死的时候,应该也不会孤独的死去,原因很简单,泰叔不差钱,在他死的时候花点钱,雇些人陪着他死亡不是什么难事。
现在有一部分的年轻人,他们觉得自己一个人生活也挺好的,想丁克一生的,也有。
我有替他们考虑过未来,我时常想,他们老了怎么办?
孤孤独独的,谁照顾他们?
最后终究是我学的法律知识,给了我答案。
丁克族在自己晚年的时候可以找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跟他签订一份《遗赠抚养协议》,约定的内容如下:
1、将自己这辈子所有的财产,所有的积蓄赠予给这个人;
2、这个人需要做的事情是抚养自己的晚年,直到死亡,还要负责身后事。
这个协议的内容就这么简单,因为自己是丁克族了,这一辈子积攒下来的积蓄,也没有说要留给谁了,眼下反正自己老了,快不行了,快死了,该准备怎样度过晚年了?
那就把这些钱给出去,找个人来照顾自己,就行了。
实际上,现在的社会中,有些老人他不是丁克族,他也有儿女,但是跟子女的关系不好,是处于被抛弃的状态。
他们就会给自己请一个保姆,让保姆来照顾自己,搞到最后,可能会跟这个保姆来签订这个遗赠抚养协议。
就把自己这辈子所有的财产都给这个保姆,只是要求这个保姆照顾到自己死亡和身后事,一分钱都不留给自己的子女。
有这种协议了,后面老人真的死亡了,如果有几套房,子女回来,想继承房子,是没有权利去继承房子的。
没什么好说的,法律是公平的,在老人生前的时候,子女没有尽到一分的,抚养义务,那么,在老人跟外人签订了遗赠抚养协议的情况下。
老人的遗产就会给外人给继承走,这就叫做公平。
如果是保姆尽心尽力的送走老人,然后一分钱都没有,钱都给不尽扶养义务的不孝子女给拿走了,这才叫做不公平!
《民法典》第1158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发布于 2023-07-29 10:2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纪天天听讼 - 1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肥嘟嘟左卫门 - 9 个点赞 👍
我觉得不同国情,没有对比性。
但是国内渲染的“结婚要承担各种金钱成本的支出,不如一个人单身可以多享福”这样消费意识的灌输和洗脑,让社会存在明显畸形的婚恋环境。
1、天价彩礼。
无论当初是攀比还是卖女儿,天价彩礼成为越来越常见阻碍婚姻的因素之一
2、鼓吹女孩富养的消费洗脑
富的前提是有钱。没钱你刷信用卡那叫负养,那是负债。谁娶了这种观念的姑娘,都是负资产。
3、单身不用成家不用买房不用养育后代
这是有病,这叫饮血止渴。市场规模的扩大需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潜在消费者,而不是眼前这批韭菜让他们多贷款多刷信用卡就能刺激市场发展的。
那些在我评论下吐槽男人就应该给女人物质的,一边去吧。爱情是双向奔赴,不是单向做舔狗。
编辑于 2023-07-30 09:41・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真大宝 - 7 个点赞 👍
前一段听到一个观点:
养孩子是一个延迟30年以上的投资。
不生孩子在30-60岁之间,都是正收益,幸福感很高。
但在60岁以后,身边的人开始陆续离开你,孤独感逐渐淹没你,并在失去配偶后到达顶峰。
彻底失去人生目标,孤独走向归途。
我现在觉得,不育不过是一种投资策略,是先收益还是后收益。
发布于 2023-07-29 15:59・IP 属地福建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左迁 - 6 个点赞 👍
不是日本第一批坚持不婚的人开始后悔,而是日本第一批坚持不婚的人里有一些人开始后悔,而其中说了较有煽动性的话的一个个体被媒体单独拎了出来,作为了典型而已。
现存所有国家的军队在历史上都或多或少出过叛徒,军队算是人类对个体管控最严格、最令行禁止、最容不得半点叛逆的组织了,军人尚且有出于物质利益、思想转变、安全需求临阵倒戈的,你要求一个没有任何组织度的松散社会运动里不能有一点“瑕疵”是不是有点要求过高了?
编辑于 2023-07-30 15:48・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奸奇大魔里德逊 - 5 个点赞 👍
在印度,任何你看到的消息都是经过严格审核的,既然你能看到了这个消息。
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个消息被审核通过了!
为啥能审核通过呢?
因为希望你知道这个事情!
为啥希望你知道呢?因为正在催三胎呢!
还有没有其它可能呢?
这个新闻根本就不是日本传过来的!
而是他们自己编的。
发布于 2023-07-30 15:38・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孙大圣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Thord - 4 个点赞 👍
我之前就说过这个问题,现在年轻人不生孩子,说白了就是中国社会给了国民一个超越目前发展阶段的福利待遇造成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没有养老金,除了确实生不出来没办法的,剩下的99%所谓的不婚族和丁克们高低得生几个。那么剩下的1%呢,当然就是做好养老规划的呗!之前两位九十多岁空巢老人被保姆骗走200多万存款的新闻出来以后,我就觉得这次新闻口干的漂亮!现代人记忆不如金鱼,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生活,很多不婚不育族当然只能看到眼前的生孩子降低生活质量,那么媒体就有义务让他们看看无儿无女老人的生活状态。既然好话说尽也没用,那可不就得让他们看看社会的真实了呗!说实话,我对于绝大部分不婚不育族是看不起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为自己的将来做过打算,只想着到时候找政府就完事了,反正中国是大政府,天然有义务当许愿机。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你们如果没有要孩子,那么省出来的那部分养育费用(据说至少大几十上百万),你们有没有拿出哪怕一半去存起来作为自己的养老金?
PS:我从不删评论,那些被删掉的可不关我的事儿。
编辑于 2023-07-31 08:26・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王剑剑 - 4 个点赞 👍
有时候,婚姻之于个人,就像世界杯之于中国队。不去后悔,去了更后悔。
住相生心,一切烦恼根源。
切莫住“结婚”相,为了结婚而结婚。
最好的婚姻应当是“恰好那个时刻,遇到恰好那个人,让我想起了结婚”。
而非“我想结婚,然后找个恰好的人”。
到最后,你大概率无法找到“恰好那个人”,只好“凑合着结婚”。
编辑于 2023-07-31 15:29・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伟大的大伟 - 3 个点赞 👍
它急了。
我只想说知乎之前的那个视频太对味了
如果有子女,铃木还能活到80?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吧?
有了子女就没有了自己的生活,至少少活十年。
不婚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香的创举。这就是我的看法
逍遥一世,最后两年遭点报应,怎么了?没啥问题
发布于 2023-07-30 14:59・IP 属地美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LAWRENCE - 3 个点赞 👍
我们现在看知乎这么多年几乎所有的情感情感婚恋生育问题,基本上可以用一句话形容:还没死到头
预计在30年左右,应届就业危机、中年失业降级潮、普遍房价下跌将交汇发酵,从而营造一个新的图景——小孩养到一半,发现养到最后多半要啃老,但是要送出国或者给小家伙留套资产确保他后面不饿死,又没这么多钱。中年失业降级,付不起房贷,只好把房子卖了租房或者回老家,但是房子这些年也跌了不少,卖了后也不剩多少钱了,可能还留点贷,一场空。夫妻是在旧经济繁荣期结婚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忍受不了配偶失业降级,普遍性的离婚散伙。
很明显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个打击效能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你本身资产厚不厚(这个靠投胎),二是你摊子铺的大不大(是否婚配,是否生育,是否贷款买房,这些项目是靠个人选择的)
知乎最近反不生育人士变得特别急,可能有些人有了某些模模糊糊的认知了,意识到自己被套牢了,且即将被卡住了(这里的人群精确画像过于冒犯,这里就不详细写了)
发布于 2023-07-31 17:3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多足战车MKII - 2 个点赞 👍
在我12岁那年,要做一个血管造影手术,由于手术有风险,需要亲自签一份风险知情通知书,死亡率为2%,这是我第一次做生与死的决定。
虽然死亡率很低,但只要是个人,就会希望这个数字是0。
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让我比其他人要更早地接触到死亡,之后就不得不被其困扰,直到几年之后我才想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死亡并不可怕,因为你根本感觉不到它,等死才是最可怕的。
只要你是人,就必然会对未知感到害怕,而谁能告诉大家死到底是什么感觉呢,所以当你感觉到要死了的时候,你会害怕到发狂,你会希望别人的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是最致命的,因为有希望就有避免死亡的可能,但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别人的可怜与同情根本就是最大的折磨。
然而,希望是维系社会的纽带,即使是在深度老龄化社会也一样,所以像这个报导里的情况肯定会出现,而且数量绝对不只一个两个。
可以说这样的晚年必然是非常痛苦的,尤其是你发现自己还老不死的时候。
有的人会问为什么不选择一死了之呢?
答案是你做不到,就像你站在天台上,准备跳下去,腿会怕到不停地发抖,因为人总是希望活下去的,想死的人都是有病的。
每一个人都会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与理解,这就是为什么说人是群居生物,这是人的天性,在网络上是很难找到这些东西的,所以你会想要朋友要亲人。
其中,结交年轻人更是一个优先选项,因为一般来说年轻人不会死在自己的前面,大部分情况下不用承担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然而,在生育率极低的环境下,结交年轻人又是一个非常冒险的选项,因为年轻人的时间太有限了,而需要关怀的同辈人太多了,照顾不过来是很可能的,所以就会回到前面的话,可怜与同情就是折磨,真正需要的是关怀与照顾,也因此别人家的年轻人最好都别碰。
于是,就会开始后悔年轻的时候为什么找对象结婚,为什么不给自己生对儿女,即使是漏风的小棉袄也总比什么都没得穿要好,所以会对自己人生产生悔恨。
人的晚年总是比较无力的,你会逐渐发现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唯一能做得最好的就是等死,而当你发现这个过程可能有10年,甚至超过30年,上面这些就是你的将来,要想不这么过,最好现在就开始做准备。
当然,我也不是说为了最后那几年,就把美好的青春给交代了,但我是想告诉大家一点,当你发现身边的人都开始觉得不婚不育是正确的时候,结果很可能所有人都要倒大霉。
现在这个时代,该不该结婚生子,这是谁也说不好的,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当大家都不生的时候,孩子就是可以奇货可居,结婚生育依然是正确的选择。
发布于 2023-07-25 14:53・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深空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 2 个点赞 👍
人不能既要又要,保持初心才重要
成年人做任何选择,都避免不了要承担后果,而这些后果往往已经提前知道了。
所以有什么好后悔的呢?
十八年后又可以充新做选择
发布于 2023-07-29 10:19・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林大路 - 2 个点赞 👍
肯定会后悔,不悔才怪。为什么?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选择不婚,那就意味着,出生时是什么角色,就永远是什么角色,在血浓于水的亲情里。
为人夫妻,为人父母,为人祖尊的这些爱待,就再也体会不到了。这难道不是一种遗憾?
潘美辰的一首《我想有个家》,唱哭了多少孤独的灵魂?
酒醉的富翁谈谈一句:“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子”,让多少人黯然神伤;
80年代末经典老歌—我想有个家《可以跟着去你家吗》,“不愿一个人死去”,“人终归还是要有家人的”,让多少人翻然悔悟,热泪盈眶?
是啊,谁会愿意,一个人面对衰老、一个人承受病痛,一个人孤独终老?
尤其是,当生命结束的那一刻,当身边空无一人的时候,那种伤,那种痛,那种无人问津,那种孤立无援,你确定,你真的能受得了吗?
为什么有了孩子的父母,把孩子看的比生命还重;为什么子女婚都还没结,父母就催着要抱孙子?
那是因为,人生有四季,每一季都有它美不胜收的风景。
为人子女,仅仅是四季当中的一季,仅仅是漫漫人生的四分之一。
如果一辈子就过一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大好光景?
其实,不婚的人并不是不想结婚,正如铃木自己所说,他这一生,都没正经谈过一次恋爱。
他不是不谈,而是不懂。不懂怎么交友,不懂怎么恋爱,不懂怎么经营婚姻,不懂怎么搞好家庭。
他要是真懂,就不会在72岁再来学这些。也不会等到72岁,才下定决心要去学习,要去改变,要去找个人陪伴自己。
即便是享受不了为人父母、为人祖尊?为人夫妻能补也要抓紧补上,人生能够少些遗憾,就尽可能的让它少些。
夏虫不可语冰。真不知道,那些连人生夏秋(为人夫妻/为人父母)都没走过的人,哪来的底气大谈不婚?
难不成要等到了冬天,再像铃木那样后悔当初吗?
小概率事件不是主旋,没必要“谈婚色变”。
要说婚姻与家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工作和事业,难道就没有吗?
咱们在工作中遇到的事,承受的痛,难道会比婚姻少吗?
只要活着,就没有什么是容易的事。
选择不婚,不就是想逃避责任?不就是想逃避为人夫妻,为人父母,为人祖尊的责任?
选择不婚,不就是想少学点东西?不用去学择偶,不用去学恋爱,不用去学为人夫妻,不用去学为人父母。
但是你想过没有,不学这些,你就能避开这些吗?你的兄弟姐妹,你的朋友圈子,他们也会选择不婚吗?
假如有一天,你的身边全是已婚人士,全都聊的是儿女夫妻,你和他们还有得聊吗?
到那个时候,你的圈子是不是越变越小?
醒醒吧,中国毕竟不是外国,孤独终老是行不通的。
再说了,多学点东西就那么难吗?
从小到大,我们学的东西还少吗?为了生活,为了工作,我们学了多少东西?婚恋二字,它又能有多少东西?
学点婚恋,品尝品尝儿女之情,体验体验二人世界,享受享受天伦之乐不好吗?干嘛非要反着来呢?
“年轻时觉得正确的选择,变老后不一定还会觉得正确。”铃木等人的翻然悔悟,难道还不足以让你警醒?
岛国这么高度发达的国界,这么极度开放的国界,不婚者都不足三分之一,何况是在人情大国?
甭说岛国,就说本国,我说的究竟对与不对,问问五十以上的未婚人士就知道了。
说实话,我还真问过,问了十个。
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要是找得到谁愿单身?
真就那么难找吗?剩男有剩女不是也有?
应该是不知道怎么找吧?
那应该怎么找呢?十个字:
网—甄—选—优—劣—成—就—和—兴—安
网就是撒网,遍地撒网,将圈内圈外,将所有可能一网打尽,我就不信,它会网不到一个人?
甄就是甄别,甄别好坏,以免遇人不淑,上了贼船,被奸人所迫,被不法分子所害。
选就是遴选,为啥是遴选,而不是分高者得?因为,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合适,不匹配,不同频,是没法过完一辈子的。
优就是优势,彼此统统拿出绝活,看看能否打动对方,生出欣赏或者崇拜等爱意;
劣就是劣势,彼此抠烂,深入了解双方的不足,看看能不能接受得了,容纳得下。以免出现婚前婚后判若两人的后悔局面。
只要“甄/选/优/劣”四个字一过,这个证就可以领了。就这么区区几个字,它能复杂到哪里去?
至于“成—就—和—兴—安”,那是领了证之后的事情,结了婚再学不迟。
真不懂就问一问呗,谁都不是生来就会,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千万千万,不要去听未婚之人谈什么不婚,不懂感情的人去聊感情,和外行指导内行又有啥区别?
编辑于 2023-07-30 18:12・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圣情南鹊 - 2 个点赞 👍
后悔有啥用,早干啥去了。
问:让你回到你适婚的年纪,你还会结婚么?
这是个社会经济学问题,同时也是个哲学问题。
答案是:在相应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该不结婚的还是不会结婚,就算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就算你选择了结婚,你就能保证改变了选择的你比现在更幸福么?
人民没有安全感,对未来没有信心,不结婚是作为降低未来风险的手段,而且成年人要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承担全部责任。
总结:谁TM爱结谁结。
说句暴论,老婆和孩子是你对抗未来风险里的最大风险,你干嘛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呢?
不结婚,对自己好,对可能成为你另一半的那个人,也好。
发布于 2023-07-30 20:42・IP 属地埃及查看全文>>
李愣子 - 2 个点赞 👍
哪里是不愿意一个人死去,我看就是不想死而已。
红尘哪里是望得断的东西,所以活着时候要好好活。
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跟出生一样,这是共享的重点。
发布于 2023-07-31 11:2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正式的账号 - 1 个点赞 👍
找一个同样后悔的异性结婚共度余生,不就完美了么?
年轻时候也潇洒过了,老了也有个照应。
难道,没结过婚的老处男,就不能结婚么?
另外,谁愿意一个人死去?
但,谁又不是一个人死去?!
编辑于 2023-07-28 22:0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