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个

韩国研究人员声称发现常压室温超导材料,具体情况如何?可信度有多高?

菜青虫
1769个点赞 👍

他们在 youtube 搞了个账号:youtube.com/@qcentre/ch

视频

Magnetic Property Test of LK99

不过现在好像还没有什么大媒体报道,也很奇怪。。。

Twitter(啊不,X)上转发大多是搞 AI 的和搞区块链的而不是搞物理的。。。


我是做缺陷的不是做超导计算的,有没有超导计算的大佬帮忙一起看看可以怎么计算验证一下

先用 pw.x 跑 Relax 优化一下?

晶体结构文件:链接: pan.baidu.com/s/1w7G9n8 提取码: n61d

pw.x 文件:链接: pan.baidu.com/s/1SVXhft 提取码: muk9


更新:

与此同时:

“一幅非常令人不安的图片”:备受争议的物理学家即将再次撤稿

兰加迪亚斯(就是那个 Dias)的第二篇论文将被撤销。 一家期刊的调查发现了明显的数据造假行为。

nature.com/articles/d41


更新:转载 Reddit 上的一些讨论 reddit.com/r/worldnews/

jx4569045609 未经同行评审、不可复制、看起来仓促的预印本,其主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和撤回。
所以先别兴奋。
但作者是合法的。
Accujack 黑客新闻上整天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材料科学专业人士的结论似乎是:
看起来非常像他们期望的这样的发现 - 图表是有意义的,并且在第二篇论文链接的视频中,该材料的行为与磁体上的超导体的预期相同。
报告的电导率和其他性能的数据对于实际超导体来说并不理想。 怀疑是初始样品受到晶体生长限制,如果是这样的话,获得更好的导电性主要取决于更好的制造方法
生产过程非常简单,不涉及特殊材料,并且可能可以在车库中完成。 这似乎正是我写这篇文章时正在发生的事情,实验室和车库修补匠(也许是应用科学?)都在竞相尝试复制论文中描述的材料。
因为它制作起来很简单,我们很快就会知道(明天或本周晚些时候)这是否是真正的环境温度/压力超导体,因为有人应该能够重现论文的结果。
这种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存在并证明了室温(实际上高于该温度,高达 127°C)超导体是可能的。 也许有可能将材料精炼成实用的超导体本身,但事实上这是可能的,这是令人兴奋的,值得获得诺贝尔奖。
这将是有趣的一周。
AuntieSocial_Media 值得注意的是,Arvix 是一个预发布的非同行评审存储库。 然而,Young-Wan Kwon 教授是韩国一所大学的博士,他还有其他论文值得称赞,所以对他来说,预先发表这篇文章是一个相当大胆的举动,因为如果他的观点是错误的,这可能会导致他的职业生涯终结。
GiantRaspberry 老实说,即使这些说法被证明是真实的(非常可疑),这确实是一篇糟糕的论文。
图 1a/c) 显示了样品的临界电流,从表面上看,该电流确实类似于超导体的典型 IV 曲线。 问题是典型的临界电流约为 100-1000+ A/cm2,比此处高得多。 接下来,为什么只有 6 个数据点?!? 测量是自动化的,以等间隔的温度/磁场值记录数据并构建相图。 即使是大学一年级学生也应该认识到需要更多数据点……
1b) 显示了某个未知温度下的电阻率。 他们正在施加电流并测量没有电位降。 只是什么? 首先,陈述温度,然后将其作为温度的函数进行测量。 在临界温度下,电阻降至零。 他们所显示的只是输入电流的触点可能已断开......
1d) 显示直流磁化强度。 在超导状态下,样品是抗磁性的并且应该屏蔽所有外部磁场。 这是块状晶体样品,它应该屏蔽所有施加的场,因此 FC 线应该为 0。此外,与已知的超导体相比,信号非常微小,这可能与超导性较弱(即仅样品的一小部分)有关 是超导,但实际上没有意义。
1e/f) 临界电流有标准拟合,这看起来并不符合,即使不符合,也应该尝试符合已知的理论……
2/3) 是示例信息,我不知道 EPR 是什么,所以无法发表评论,但考虑到我之前没有见过这个,它实际上并不是识别/表征超导性的标准技术。
4) 显示样品的热容量。 超导体的有趣之处在于,当它们进入超导状态时,会出现一个间隙,因此热容会发生跳跃。 他们甚至没有尝试测量这一点,因此这个数字毫无意义。
我对超导体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他们的数据并不遵循超导行为的标准已知理论。 显然,需要更多的数据,这对于任何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 我知道他们不是来自超导背景,但这只是糟糕的科学实践。
Ok_Expression1800 材料科学博士插话道,在《自然》或《科学》等高影响力、同行评审的期刊上发表之前,向 arXiv 提交这样的重大发现是该领域的常见做法。 这些期刊的出版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特别是因为《自然》杂志最近不得不高调撤回有关室温超导体的文章。 作者倾向于希望数据公开,即使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以确保他们获得作为最初发现者的荣誉,并为新的资助提案等提供可信度。

合成路径如下

  • 一氧化铅+硫酸铅粉末个百分之五十,在陶瓷坩埚中均匀混合,725 摄氏度加热 24 小时,发生反应产生拉纳克矿(Lanarkite)
  • 另一边混合铜+磷同样等比例混合,550 摄氏度加热 48 小时,得到磷化亚铜
  • 最终将两个粉末混合密封 925 摄氏度加热 5~20 小时得到最终产物 LK-99 材料 Pb_{10-x}Cu_{x}(PO4)6 O
这个晶体结构图好怪哦,按照论文说应该是 modified-lead apatite(MLA)结构,但是看起来跟别的 LA 的文章有点不一样(这个图好草哦,好歹给个 vesta 的图吧),不知道有没有大佬能给个 reference 看看

好吧,我感觉应该是图画的不太好看,看另一篇文章的图就明白了

自己拿 Vesta 做了一下这个晶体(没有替换铜的情况):

原胞


话说 YC 的论坛也在讨论,内容和知乎几位大佬的观点差不多 @洗冷溪

:一是各种检测做的很齐全,二是材料比较好合成很快就会有很多验证的团队了 > Superconductor Pb10-xCux(PO4)6O showing levit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atm...


看到了

的回答,感觉是很有意思的切入点,퀀텀에너지연구소 的网站已经上不去了,每天访问量大于限制了

看看作者:

Young-Wan Kwon 这个人说是高丽大学(Korean University)的 KU-KIST Graduate School of Conver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KIST 融合科学技术研究生院)不过在 KU-KIST 的官网查不到,挺奇怪的。

解释有了(感谢 ):Young-Wan Kwon 2009年在J. Mater. Chem发表的文章有当时的个人介绍:2006年取得高丽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在高丽大学化学系任Research Professor,研究方向是DNA的光、电、磁性质。
Researchgate主页,主页上近期挂名了一些材料学文章:Young-Wan-Kwon
他的博士导师在化学系,高丽大学官网没有收录,可见高丽大学的官网有缺漏:Jung-Il-Jin


另一个疑点就是只有前两个人(那家小量子公司)的两个人同时出现在了两片 paper 上,按理说作者团队不会变化这么大才对。

关于地址的问题:B1, 46-24, Songi-ro 23 gil, Songpa-gu, Seoul 05822, Korea

IHateReddit_9001 我检查了他们的网站(不得不使用缓存视图,因为该网站似乎流量超载)。 他们给出了两个地址,一个是公司地址,另一个是他们在韩国大学的实验室。 看来这是一家为了将实验室研究商业化而成立的公司,该研究是在 Korea University 进行的

AJDubs 这是首尔,虽然我不会惊讶地发现这是一个办公室,但如果有一个完整的研究实验室,我也不会感到惊讶,即使它有一个洁净室,一个带真空炉的小型研究实验室,一个 洁净室等绝对适合普通办公楼。 科学突破并不都需要18公里的地下轨道哈哈哈,这就是材料科学,根据使用的工艺可以在一个相当小的实验室中完成。

fredericksonKorea 韩国的谷歌地图没有更新。 那是从2009年开始的。

编辑于 2023-07-27 09:59・IP 属地美国
怪力巨型小学生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