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孩子,10小时不哭闹。
有这种可能,也有一定的技巧。
我家小孩在3岁时坐火车,也不闹,因为,头一天专门去给孩子新买了一本填色图画书——就是图案超级复杂,但只有线条,颜色你自己凭想象力填。然后,还买了品质很高的涂色的彩铅笔,一套三四十根。
然后,上了火车,孩子就一门心思涂色,除了上卫生间,等必要的活动,几乎都在涂色,下火车前,已经涂了二十多页。
家里还有其他的画本,但这本图案是新的。所以,孩子特别喜爱。
到了旅馆后,就和孩子约定,剩下的,可以回去路上继续填色。孩子很期待返回路上的旅程。
基本上,只要长途旅行,都会提前根据孩子的兴趣,准备好相应的道具,尤其是画本、图书等可以长时间占用注意力的东西。
其实,就算不想花钱,手机上下载一个讲故事的app,上了火车,让孩子戴上耳机听故事,也是一样的。
有时候,孩子故事听烦了,非让我讲,我就把动画片的主角换成孩子和孩子的小伙伴,比如,恬恬,多多,等等。然后,随便编一个坐上热气球去救恐龙的故事,孩子都听得特开心。
小孩,尤其是3岁的小孩,在满足了吃喝拉撒等基本需求后,很好满足的,而且,即便有所执著,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其感兴趣的其他事情分散,不会执著哭闹。
但是,千万不要孩子一闹,就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你就是在训练一个以闹的方式和世界交流的孩子。应该在孩子第一次闹的时候,明白告诉孩子,你闹,绝不可能达成目标。但是,你好好交流,咱们经过讨论后,你的要求是合理的,就有可能达成目标。
不过,这一过程,是在孩子坐火车之前,就应该完成的。因为,其他旅客没义务陪你承担教育孩子的痛苦。
如果到了火车上,才想起来给孩子讲道理,那是毫不起作用的。
因此,核心,先教会孩子正确的交流方式,再让孩子明白,不合理的要求,比如,非要用指头往插座里插,等等,是绝不可能得到允许的,闹也不起作用。
经过重复几次被拒绝,被晾着,孩子也就明白了。
所以,不是不允许哭闹,不是压抑着不让孩子哭闹,而是不允许无理哭闹,不允许肆意喧哗。
这中间的差别,大家都懂。
提前不教好,指望着上了火车立刻就学会,不可能。
而且,不哭闹,也不意味着压抑。难道,每个不撒泼的人,都是在压抑自己?
只要你给孩子恰当的兴趣点,孩子完全可以做到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