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一下弑父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弑父“不中式”的批评。
《封神》的时间段,正是商周之变的时候,“中式”的价值观都没形成呢。一般意义上的中式价值观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儒家文化传的就是周文化,商周之变就是周文化形成的时期。所以这种指责多少显得浅薄。
合理的问题应该是,弑父剧情能不能体现“翦商”,也就是商周之别,以及周文化的立足之处。
首先,西伯候一家,君臣父子和谐,和殷寿一家君臣父子相残形强烈对比。在周文化里家庭和睦和政治和谐是一体两面的。
其次,无论是对亲生父亲还是养父,姬发都始终孝敬。
更重要的,姬昌在牢里和姬发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又和殷寿表面上一再强调“你们是我们儿子”背地里不断猜忌利欲熏心,形成一层对比。伦理纲常重要,但是君子成人更重要。选择谁做为自己的父亲,既是伦理问题,更是人何以为人的问题。这实际上显示的是,周文化的人文主义对商朝的蒙昧野蛮的文化胜利。
以及,姬发对纣王的态度根本转变是从目睹纣王烧了祖庙开始的,祖庙这个文化符号对于儒家来讲有多敏感,不必赘述。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