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坍塌事故」学生家长发声 ,质疑 5 小时无人沟通,直到孩子失去生命体征,事件或如何进展?

- 30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维稳就是保帽子
一切都听统筹指挥
家长的问题我们有专人对接
虽然我们什么都想管
但我们什么都不想负责
我们只想感受权利的快感
但不想承担更多的责任
各单位谁都不愿意接这个包袱
现场能不去不去 万一有好事的人盯着手表和腰带
那么先让警察上 把影响降到最小
发布会大家站起来 弯腰鞠躬
其它 别问 别问 哪怕你哭着也得等
等我们的官方消息 一切以我们发布为准
最后相信政府
不能让个人的诉求破坏整体和谐的氛围
对不对
编辑于 2023-07-25 23:01・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大雄 - 12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现在这种事故善后处理都已经流程化了。
宣传方面,XXX高度重视,做出重要批示,全力以赴开展救助工作。开展大检查,举一反三,预防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实操方面,第一时间安排人盯紧受害者家属,维稳第一,不要闹事。不要接受媒体尤其是外媒采访。调查他们的孩子在哪读书,家人在哪些单位任职。
过一段时间热度过去了,事情就过去了。然后等下一次不幸被选中的。
发布于 2023-07-26 09:4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一觉醒来又赢了 - 3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七月会议纪要出来,一大帮子人在哪儿可劲分析,尤其是一帮嘎韭菜的在哪儿说股市大牛要来了。
看了这位家长的发言后,我知道底层的东西没变。再来一轮量化宽松,钱还是会在短时间内进了那帮人的口袋。
不会有什么改变!
发布于 2023-07-25 21:4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双泉 - 3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1.展示家长悲惨的现状,告诉民众这都是网暴害的,进一步打压盐论滋油
2.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家长要上慰问名单,应当重点关注
3.亡羊补牢,学习前段时间的经验立即进行一次大检查
4.判几个小人物,加上第3点就可以让大家觉得自己在坚决整治此类问题
5.严防境外势力,宣传中要说明有境外势力在煽风点火,让大家不要被境外势力当枪使,不要再提这件事,立即忘掉这件事
6.加强党对喉舌的控制,以后未经xx批准任何媒体不得报道此类事件,以防境外势力连同不良媒体借题发挥
7.……
发布于 2023-07-27 00:44・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abcd - 1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喵大人 - 1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看了视频,回想一下之前那个自杀的妈妈,感觉现在很多地方的治理手段已经不是简单的官僚主义可以形容了,官僚主义最多的是不干事,但大多数情况下还不至于主动去“行恶”,而现在,暴力机关第一时间顶在前面完全无视遇难者家属的合法权力和诉求,机械的维护地方统治需要,这已经是标准的法西斯政权做法了。
发布于 2023-07-25 01:3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冯卫 - 1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理性的家长根本没有统战价值
无法为孩子讨回公道
因为你讲理他们就可以不讲理
你不讲理那他们就会跟你讲道理
还记得农民工怎么讨薪的么!
农民工们站在高楼上拉起横幅
媒体拍下视频和照片
立马就有人出来解决问题
35人死亡国务院就会直接下场调查和救援
现在公开的死亡人数11人
后面的事情就看家长们能不能豁的出去了
你们不做点什么
别人也帮不上忙!
发布于 2023-07-26 11:2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弗内乌斯-Forneus - 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世界树的影子 - 1356 个点赞 👍
01
齐齐哈尔那位父亲发言的6分钟多的视频,我看了。
从打开视频那一刻,直到现在,我的心都是堵的。
说实话,人家经历的悲伤太过巨大,我们外人很难感同身受。
我只觉得憋闷,只觉得心酸,在长达六分钟的控诉中,那位父亲怒吼过,哽咽过,但自始至终都没骂过一句脏话。
每当这位父亲怒吼,我都以为下一句就会骂出一句脏话,发泄他心中的悲愤,可每一次,他接着说的,都是理性的诉求。
甚至,他都没有问谁要为我们的孩子负责,谁要为我们的孩子偿命。
他有权这么说这么做,但是他没有。
甚至,他还能理解,警察挡在他们面前,是他们的工作;他能理解,官方工作人员将他们的行动及时向领导汇报,“这也没错”。
他只是想知道自己孩子的死活,想看一看孩子,“你让我认一下,没准就不是我孩子。”
他只是想有个人出来,跟他们沟通一下孩子的情况,“我求求你了,我孩子什么情况,你告诉我一声 。哪怕是没了,让我提前有个心理准备,让家里老人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没要求道歉,没要求追责,只是想沟通。
如此弱小,如此卑微。
02
还如此小心翼翼。
两个细节。
第一,这位父亲在说到自己所在的医院送来几个孩子时,旁边一位女性一直在说“九个”,但他并没有直接就相信。
他让在场的家长举手,数了数,然后才放心地表示“至少五个孩子”。
第二,讲到自己姑娘被送来医院时,他用手扶着额头,哽咽了好几次,都讲不下去。
可即使如此,他还强忍着悲痛,将姑娘被送到医院的时间,从自己口误说出的五点,改成了七点钟。
然后,他还问旁边的人现在几点钟,当听到“12点”后,他才敢说“这么长时间,没有任何人给我们任何一个消息”。
这是很多媒体人都不一定能时刻保持的专业素养,但作为当事人,作为受害者,作为刚失去孩子的父亲,他在那么悲痛的时刻,却做到了。
而看到领导来了,他向领导连问:“我说的这些话,有没有一句是无理取闹?”
他知道,他不能说错一个字,不能留下任何一个可以被指摘的把柄。他必须成为那个完美受害者,才有可能为自己的姑娘争取到应有的正义。
有网友说:
一个承受丧女之痛的家长,不能哭喊,不能“把事情闹大”,不能发疯,不能和现场的家长一起追责问责。必须十二万分冷静得体,字斟句酌地求着“开恩”,不然就是别有用心煽动群众闹事的境外势力。
可,他为什么要如此谨小慎微?谁让他不得不这样?
03
可即使如此,他们还被当成敌人严防死守。
医院现场有警察,有医生,有官方人员,可没有一个人跟家属沟通。
就像那位父亲说的:
“在站的这些人里边,有教育局的,有政府的,你们从来了,谁也不出声谁也不说话,你们在这里边干什么?让你们在这边干什么?你们当密探吗?你们在摸清楚情况吗?在跟领导汇报吗?”
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推诿阻塞,但你不能有理有据地无理取闹。
这是两套系统和价值观的分裂,一方眼里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到另一方眼里,全成了需要熄灭和压制的舆情。
所以,这位父亲对他们的叩问,注定得不到回应,他只能转而求助世道人心。
视频的最后,这位父亲向周围拍视频的人喊“你们往外发!”
于是,我们看到这段视频在网上不断刷屏,齐齐哈尔34中门口,摆满了鲜花、水果、饮料、蜜雪冰城、AD钙奶、黄桃罐头……
有作者说:“上海大火,郑州水灾,齐齐哈尔坍塌,当地市民都自发送上鲜花纪念。这是市民共同体的萌芽,但是又何其卑微……人们只能用爱的形式来表达不满。”
可是,除了这些,别的我们似乎什么也做不了。说错了很危险,说多了不理智,甚至表达哀思都要瞻前顾后。
甚至在我发微博,说34中门口都是黄桃罐头和水果等东西时,底下有理中客说:
“心情能理解,但是食物很难收拾,还是不太建议这么做,就送鲜花挺好的。”
虽然程度不同,但我们和那位父亲,共享同一种言说的艰难。
—The End—
作者:魏春亮
首发:魏春亮说,ID:liangsound
发布于 2023-07-25 12:41・IP 属地河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魏春亮 - 89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何书尽 - 5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罗天天 - 46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七亢 - 445 个点赞 👍
从视频总结:
1.警察顶在前
2.没有人与家属沟通
3.没有医生与家属沟通
4.家长与孩子隔离
生怕沾上一星半点
把家属当敌人一样防范
当地官方什么作风,一目了然
编辑于 2023-07-25 16:52・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恨己 - 400 个点赞 👍
01/
“我最好的朋友全走了。”
——遇难者的队友
02/
“所有的孩子都灰头土脸的,我说你让我认一下,没准就不是我孩子,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没让我认。”
——一位家长质疑抢救工作
03/
“在救出你那一刻,你都坚强的保存自己的意识,是为了见爸妈最后一面吧。”
——球员萱萱的妈妈
04/
“于荟馨你前几天还祝我生日快乐呢,我还记得你送我的发卡,你怎么就走了...”
——一位球员的好友
05/
“妹妹们,如果在天堂遇见一个短头发笑起来有小梨涡的女生,可以和她做朋友哦, 她是我的姐姐,她做的糖醋排骨很好吃。”
——一位球员的妹妹回忆
06/
“她当时跟我们吹,说以后当世界级冠军,我们就是世界冠军的初中同学。”
——李欣洁回忆遇难者林然
07/
“你既然权利渗透到了方方面面,你就不能怪老百姓方方面面都能找到你负责。毕竟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
——一位知乎网友批评到
08/
“不知道为啥下意识就想到曲婉婷的母亲,呸。”
——一位知乎网友感叹
09/
“汶川地震时那个没伤一个学生的校长,才是全中国最伟大的校长,他天天研究学校的建筑安全,做到了安全大于天。”
——一位网友说校长他走了好多年了
10/
“孩子们,吃了黄桃罐头就可以忘记倒塌的时候压在身上的伤痛啦,拍一拍自己身上的灰尘,和教练一起走吧,天堂或许有排球界的老前辈们,去那里和他们一起继续打排球吧。”
——网友给学校送黄桃罐头
11/
“想献花的外地朋友,把外卖软件地区切换齐齐哈尔,地址写齐齐哈尔三十四中学 就可以。”
——当地网友建议
发布于 2023-07-25 21:37・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种纬 - 328 个点赞 👍
你以为是家长在医院等孩子消息?
其实是家长被控制在医院里面
避免更多消息传出来 过多与外界媒体接触
另外就是 集中在一起 方便开会 与 管理
解决问题进展没那么快
先解决有问题的家长
新闻系已死啊
发布于 2023-07-25 07:10・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虾讲八讲 - 310 个点赞 👍
发生群体性意外事故后,遇难者亲属应该保持一定的沉默,但又不能完全沉默;应该衣着得体,但又不能过于得体;应该情绪稳定,但不又不能过于情绪稳定;应该发出质疑,但又不能质疑某个群体在事故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发生事故后的表现;应该在事发地短暂停留,但又不能天天逗留;应该在部分媒体前落泪,但又不能号啕大哭;应该亲属之间互相安慰,但又不能私自串联;应该寻求补偿,但又不能数额过大;应该倾诉痛失亲人后的心绪,但又不能写成小作文。
你应该成为一个有温度的、麻木不仁的、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哪怕死的是自己的亲人,平日里喊自己爸妈的乖女儿。这个度拿捏好了,你才有可能摆脱“故意讹诈”、“背景复杂”、“境外势力”等嫌疑。
网友则应该给予支持,但又不能全部支持;应该给予安慰,但又不能显得过分共情;应该痛定思痛,但又不能提出反思;应该捧花吊唁,但又不能跟别人的花束完全一样;应该呼吁安全,但又不能直指问题;应该哭泣,但又不能泪洒现场;应该表达愤怒,但又不能情绪失控、口不择言;应该尊重生命,但又不能真的把去世的人当自己的亲属对待;应该线下表达悲痛之情,但又不能群体性聚集时间过长;应该线上点蜡烛,但又不能在网上天天讨论此事。
你应该成为一个成熟的、热情的、凡事站在政治高位上思考问题的中国网友,即要对遇难者表示同情,又要赞美官方及时回应。即要懂得在合理范围内表现出冷静、专业、人道主义精神,也要懂得在适当时机展现自己的冷漠、厌倦和对遇难者家属部分行为的质疑。这个度拿捏好了,你才有可能摆脱“1450”、“绿蛙”、“团建壬”、“50w”等嫌疑。
编辑于 2023-07-26 10:51・IP 属地河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direct - 19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Bryan Cby - 18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理解理解 - 179 个点赞 👍
孩子最后弥留之际,连自己一个亲人也看不到,亲人在外面苦等几小时什么消息都没有。
马德,稍微代入都觉得要崩溃。
这群家长真的是素质够硬了,也许是都之前吃过亏心知肚明一定不能“闹”不能“吵”
只能接受 等待结果
唉
他ma的
这都是些什么事。
无f可说,这个环境就这样,一直以来都这样。
————-更新补充,上面一个字没删———
为什么更新,是因为看见有很多留言评论,对“弥留之际”这个特别有意见,也对我话里面各种捉字眼,然后就开始了,那种非a就b的论调,还有人私信我人森攻击,说我没脑子呀父母去添什么乱呀什么的……………………
我震惊,又毫不意外,最后又还是依旧失望。反驳的欲望都没有,因为我突然就明白那种感觉,就是那种,啊
对的,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对吧。
当时回答是基于那个家长的视频,有感而发。
说实话的,大家都明白,他们诉求的点在哪里,再详细的不写了,就一句
告知家属情况和医生抢救伤患两者有冲突吗? ?有冲突吗!!!
如果你发生了意外,被送到了医院,医院抢救的同时会联系各方,联系家人,在抢救的过程中还会问家人一大堆因为要签一堆文件。所以,如果真的如那个家长所说,这么长时间里面没有人和他们沟通一句话,一句话
那么,极有可能和评论里有个人说的那样:孩子当场就已经断气了,只是碍于各种消息封锁必须等上面通知而已…………啊!!
是啊 那样我写的就错误了 我还侥幸的想着抢救就是还会有救活的机会…
这个“等上面通知” 我们不熟悉吗……
…..
我再看看我写的,我寻思也没这样强调啊,最多也就是写的简单,也没说啥啊,
噢,难道是写了:“连一个亲人都看不到这句话?”所以就?就有一群正义人士开始把话题简单归结为“应该抢救孩子还是给父母看???” 然后就对我进行讨伐?
是吗,是这样啊,那随便吧,
我只是搞不懂,应该关注的点一大堆,怎么就变成了医院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了?怎么就又变成了我说… ?
每个人都如此急于反驳别人以证明自己的正确
是啊 一直以来的环境就是这样
每个事件下有无数个争吵的话题
那位家长这么克制 冷静问出的问题
都没有人答
还能说什么
下一次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会不会还是这样
维稳 维稳 维稳啊
————
除去系统自动删除的评论,反正没动过,爱咋说咋说
反正我错了,不应该感慨
编辑于 2023-07-26 00:3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July - 138 个点赞 👍
大家不要误会。
整次事故的处理,JC、网信办、当地主官、宣传口,医生….都是严格、严密、严谨的按照程序办事。
只不过医生的应急程序是救人。
而其他单位….
快速反应、应急、阻挡、控评、隔断、压制、按既定方向宣传…..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稳定。
相信为这个程序,已经不知道花了多少钱,请了多少专家,开了多少次会,写了多少文件,…….无论是效率,效果,都已然有迹可循。
目前看,除了医生们比较失败,虽日夜奋战,依然没有挽救回那十一条生命….
其他各有关部门,做的都还算中规中矩。
只是……
医生追求的,是挽救36.1度的生命。
而其他那些在场人想要的,是停尸房里,那零摄氏度的安静…..
编辑于 2023-07-28 09:0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暗夜看花 - 134 个点赞 👍
有答主发表了这么个观点:
我觉得可以修正下:
现实中的斗地主,农民根本没资格上牌桌。他们只是地主手里的牌。
发布于 2023-07-27 05:37・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III号突击炮G型 - 118 个点赞 👍
我为一些单位和企业做过危机事件中的公共关系和舆情应对培训。类似这种伤亡事件发生后,应当有一组专门的人员去支持或者说直白点管理当事人一方,这种管理不是信息隔离甚至物理隔离,而是在整个应急管理流程之中合情合理不添乱的参与,最终的目的是让当事人一方成为危机管理中的积极因素而不是消极因素。比如,灾难事件中,媒体总想采访当事人一方,理想情况下,(貌似)独立中立专业的危机沟通支持小组要争取成为当事人(在明知你是谁派来的的情况下还)愿意接受的临时新闻秘书,按照危机管理大局的需要来准备和接受媒体采访,或者代表当事人婉拒采访。
这么说吧,有这个意识说要做这方面预案准备和培训演练的已经是少数。不把预案和演练当做装样子、走过场、应付上面的,又是少数中的少数。真到了危机发生时还真按预案来走的,更是少数的三次方。
反倒是什么类似性的组织在这方面做得稍微好些呢?有影响力的西方在华外企。估计是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以及一旦出事以后他们面临的环境。
如果什么都不做就也能没什么后果,那干嘛要做?这里说的什么都不做其实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也做了,比如现场有专门人员负责警戒,但大家能理解我想说的什么都不做是不做什么。
这也就是很多专业服务在我们这里做不起来的原因。要什么危机沟通专业服务啊,担心什么媒体采访啊,我一个 就完了,风平浪静。
—完—
编辑于 2023-07-29 14:0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泰格 - 98 个点赞 👍
“情绪稳定”终于被扫进垃圾堆了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27日 02 版)
7月25日,一位失去孩子的家长痛哭流泪。“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已造成多人遇难,在温州市殡仪馆,许多列车旅客家属怀着悲痛的心情在这里探听自己亲人的消息,等候辨认遇难者遗体。(新华网7月25日)
这篇题为“死伤者家属情绪激动,温州57个工作组24小时接待”的新闻指出,遇难者家属情绪激动、悲痛欲绝,需要稳定情绪和进行心理疏导。我们在事故报道中流行了几十年的“情绪稳定”的说法终于被扫进垃圾堆了,这不能不说是新闻报道的一大进步。
过去,只要发生灾害事故,那些新闻报道中都少不了一句“情绪稳定”:广东连州发生特大交通事故,造成32人死亡,“目前,伤者和死者家属情绪稳定”;重庆井喷发生,“开县社会秩序良好,紧急疏散出来的群众百姓情绪稳定”;辽宁昌图烟花爆炸37人死亡,“目前,死者家属情绪稳定”;广西扑灭山林大火,有11名乡镇领导干部、职工英勇献身,“目前,死者家属情绪稳定”。
当重大事故或灾害突然降临,造成人员伤亡,其家人必然悲痛欲绝、呼天抢地,怎会“情绪稳定”?即使他们因为一时难以承受巨大的打击而没有发泄其悲痛,即使他们无声无息,也不能说“情绪稳定”。这种所谓“情绪稳定”,其实是记者的造谣,也违背了新闻从业人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但如果许多记者都如此胡说,就不能单从个人道德上找原因,而应找到其制度上的土壤。
这是一种扭曲新闻观的产物——在事故或灾害过后,总要突出人民奋勇斗争的英雄气概,才能鼓舞士气。至于灾难的破坏程度之重,群众生产生活之难,都一笔带过,都被视为“负面”而不予披露。于是,抢救工作必然“周密部署,有序推进”了,群众的情绪不稳定还行吗?
现在,事故灾害报道终于开始告别“情绪稳定”的虚假描写,这不是因为记者觉悟高了,而是新闻逐步回归到它的本质上了。新闻是人民手里的公器,理应反映人民的心声,理应以真实性为第一生命。值得注意的是,被扫进垃圾堆的还有“丧事当做喜事办”的恶习,其他违背新闻规律的提法也逐渐消失。当然,新闻的这种回归只是一个好的开头,好在它终于开头了!
发布于 2023-07-25 10:4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青山布衣 - 96 个点赞 👍
更心疼的是家长的理智,说话还能有条不紊。
会想起武汉那位母亲,当时有人质疑说是冷血。
其实这是人遇到重大伤害时的应急反应,他还不能相信这一切是真实的。
当这位家长,回到家里,看到家门口孩子穿过的鞋子,人基本上就崩溃了。
这是我愿意相信的原因。
不愿意相信的原因是家长们根本不敢表达情绪。
编辑于 2023-07-27 10:00・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钓鱼王 - 55 个点赞 👍
体育馆坍塌事件曝光后,网上流传一段疑似遇难学生父亲与责任方对峙的视频,视频中的这位家长以非常严谨、清晰的条理质疑事故中责任方的漠视与不作为。
在这段长达6分多钟的视频中,这位父亲说到:34中体育馆(7月23日下午)4点发生坍塌事故,事故发生后,孩子陆陆续续被送到各个医院,然而在事发后4个小时、5个小时、甚至6个小时的时间里,无人出面沟通,告知家长孩子的状况。
有的孩子直到抢救失败,失去生命体征,家长才得知噩耗。。。“抢救了这么长时间,谁跟我们家属沟通过一声?!”
那么,这种重大事故发生后,谁应该负起责任来,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了解伤情,安抚家长?即使只是简单的情感安慰。要知道家长们也是受害者,失去孩子的情感重创,可能要用漫长的一生面对。
这位家长不理解的是,为何孩子下午5点多被送来时候,政府告知我们正在抢救,而到晚上12点多在多位家长强烈要求下,医生才告知我们孩子送来时候就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
这让家属很难接受,都在质问医院中间的5个多小时都在做什么?
没有医生出面和家属商谈孩子的病情状况,反而一直在遮遮掩掩,最后只是告诉家长一个结果。
显而易见的,到目前为止,学校应该出面对家长们进行心里安抚,而学校的“消失”,成为事故相关环节失位的一个大大问号。
这位父亲还称,来到医院的有各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却谁都不出声、谁都不说话,“你们在干什么?在当密探吗?在打听情况吗?在跟领导汇报吗?”
画外音中还有其他家长补充,称参与抢救的医生也没有出来见家长,甚至没有将抢救孩子的进展告知家长。
“真正的别离没有桃花潭水,也没有长亭古道,不过是在洒满阳光的早上,有人永远留在了昨天。”惟愿这十一个不该凋零的花朵安息,受伤的孩子平安。原以为这是天灾,岂料是一场不该发生的人祸,必须严惩所有责任者,以告慰这些花季少女和悲伤的家长。
“没有任何一个工作人员跟家属有沟通,一直到一个孩子没了,我着急了,我让jc帮忙沟通,把孩子的情况反馈给我们,也沟通不了。后来我自己进去(病房)了,我说我求求你了,我孩子什么情况,你告诉我一声,哪怕是没了,也让我有个心理准备!”
还有孩子母亲哭着质问相关领导:“我8点问的时候告诉我孩子抢救呢,现在写着5点孩子就没了!”
也希望齐齐哈尔相关部门看到这位家长的视频后,能迅速行动起来,了解家长们的诉求并协助他们处理好孩子的后事。
毕竟从现场视频来看,虽然遭受了很大的不幸,但大家的情绪还是很稳定,并没有过激的言辞和情绪。
而是希望有关部门能站出来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孩子,并协助他们做好后续的善后事宜并做好家长的心理辅导工作。
遇难的是11个鲜活的生命,毁掉的是11个原本幸福美满充满希望的家庭……愿逝者安息,愿严查责任方!
发布于 2023-07-25 07:06・IP 属地辽宁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王梦 - 51 个点赞 👍
左人们最爱的伪作《小资产阶级的通病》中,走上来第一段,认为这也是通病:
高兴时嘻嘻哈哈,不高兴时死气沉沉,触发自己留恋的心情就悲痛难过,甚至伤感流泪
高兴时不让笑,不高兴时不让哭。仿佛高兴时哭、不高兴时笑才是正常的。
连正常人的喜怒哀乐,左人都不允许,都要剥夺。就是这种思维,才有了每次出现重大事故后对相关家属搞“稳八股”,才会有小将们逮到献花就犯PTSD。
发布于 2023-07-25 21:43・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晚空 - 47 个点赞 👍
“8点的时候还说在抢救,现在12点了说5点送来的时候孩子就没了。”
“让我多少看一眼,没准就不是我的孩子...”
中年丧子,万念俱灰。
听到这些的时候,我真的鼻子一酸,我实在难以想象这些家长当时经历了怎样的钻心之痛。他明明已经很理智克制了,说人数时现场有家长在喊九个,他冷静地数了数,说“至少5个”。不夸大、不煽动,他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温良恭俭,理应得到同等的尊重和平等的对待。
可现实,却截然相反。他明明只是想确认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却不被允许。
看到这,我突然想起了那位跳楼的武汉妈妈。孩子出事时,她平静、理智、克制地对待现实,可最后却被告知“别闹事”。人人都说她死于网暴,可她真的是因为网暴想不开吗?
这个家长也是一样,他没有哭一声,但隔着屏幕我却能感受到他的难过和绝望。
讽刺的是,在公众媒体上,领导热心肠、积极负责、关心现场的一切。在媒体和公众看不到的地方,最揪心的一群人却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他们的着急与难过,担忧与无奈,却变成了一问三不知,变成了“别出事”。
发布于 2023-07-25 01:09・IP 属地安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顾礼先生 - 4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奶包的大叔 - 4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葱葱 - 31 个点赞 👍
孩子送到医院,医院肯定是得到指示,不惜代价抢救。但同时肯定也得到命令,没有当地市委市政府的同意,不允许对外发布任何消息,特别是伤亡情况。
所以,医院肯定不会说的。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这样的要求并没有错。问题是,你不让医院等未经授权的发声,那你市委市政府要站出来,及时发声啊!
我看过很多事故发生后,当地市委书记市长会立刻赶到现场,协调各种关系,包括准备事故情况发布会。
齐齐哈尔这事我是没看到,当然很有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但无论如何,没有及时有专人通报孩子伤亡情况,这个过错是必然存在的。
发布于 2023-07-24 22:1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浩瀚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