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正确的废话...
中国女足前场给张琳艳支持不够的根本问题在于其他人都无法适应世界杯级别的高强度对抗,中国女足的前场传递基本上都超过不了三脚,运动战数据中唯一比丹麦多的就是长传次数。
是中国女足不想踢短传渗透吗?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这又不是说说就能解决的。
至于留洋问题,我的观点是:
- 最佳留洋时机在22岁左右
- 等把女中超踢明白了再去留洋
- 不要把过多经费放在留洋补贴上
去年以来,中国女足搞了大规模的洋务运动,为了鼓励留洋,还给了每年50万元的补贴。
虽说洋务运动捧出了张琳艳这样的瑞超MVP,但也出现了世一卫这样为了留洋而留洋的选手。

相当一部分女足运动员,连自己的联赛都还没有踢明白,硬要把她们送出去,结果就是既浪费钱同时还耽误她们自身的成长。
另外,
虽说中国女足的留洋补贴都是女足的合作伙伴给的,但是,女足的赞助费就这么多,除了留洋津贴外,还要兼顾女足的差旅、基建、训练等等,给留洋津贴的钱多了,女足发展的钱自然就少了。
为了眼前也无法得到的利益而把原本可能用在青训上的钱抽掉,
值得吗?
或许对有些人而言值得,
但对女足的长远发展来说必然还是不利。
因此,
留洋是必然的,但是请按照市场行为来推,让想留洋的人自己凭借实力或者主管部门找额外的赞助商或者赞助经费,或者让海外俱乐部给转会费,
不要再按老路,
为了国家队成绩提升而做这件事情。
女足的发展根本,
还是要让更多女孩子参与到足球运动当中,
并用更先进的青训体系和青训理念来培养,
让她们在关注度更高的联赛里踢球,
利用实战来筛选天才。
体系做好了,
更多的张琳艳自然就培养出来了。
发布于 2023-07-25 08:19・IP 属地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