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关心法律后果,言论自由也是有边际的,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因为我还真是吃瓜群众 迪子车主。
第一 ,是说一下起诉的理由。主要是不实信息和黑公关。
7月24日,比亚迪法务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新浪微博用户“龙猪-集车”长期发布大量不实信息,恶意诋毁、贬低侮辱比亚迪,对比亚迪品牌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对此,比亚迪收集、固定了大量证据,向有关部门反馈了其涉嫌黑公关的线索,并决定正式起诉“龙猪-集车”,要求其删除相关侵权言论、公开道歉并赔偿500万元人民币。
第二 五百万会全部支持吗?
大概率不会
之前小米手机就有一个起诉恶意差评的案件,要求赔偿100万,但是只是三万,所以这个500万反正大概还是会酌情考虑的,就考虑到实际受到损失,合理的支出,一般500万这个数还是要有点商榷。但是还是为了达到一个起诉效果,震慑一下。
去年8月16日,南京市民张某购买了小米新发布的某款手机。使用第2天就在购买平台评价说:使用了一个星期,出现七八次死机,手机发烫达到50℃之类内容。张某的差评被多名博主转发,让很多消费者都密切关注。小米一纸诉状将张某告上法庭,要求张某对原告公司赔偿100万元并在报纸上公开道歉。
最终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判定张某损害了原告公司的名誉权,法院要求张某删除虚假产品,赔偿原告公司3万元,并且在报纸上公开歉。
法官表示,认定赔偿金额时,法院会根据被告的获利程度和原告的损失情况综合认定。原告未提供所受经济损失的具体证明,也未提供被告因此获得利益,所以综合判定下,酌情赔偿损失3万元。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