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的预测没有任何问题,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作为被预测违约的城市之一,昆明城投在6月28日已经正式违约,并因此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具体违约原因也很简单,在著名烂尾项目巫家坝机场旧城改造中拖欠保利1.5亿项目资金,因此被执行。
至于为什么没有发生违约“潮”,很简单,因为虽然我解决不了底线被突破的问题,但是我可以修改我的底线啊,只要你有一条灵活的底线,就永远不会被突破。
现在各地的金融地产行业的局面已经不是“流动性危机”了,而是事实上的资不抵债,全盘破产,之所以没有违约,是因为约可以改。
我都不用举一些很晦涩的例子,举个大家熟悉的,今年1月份遵义城投债展期20年事件。
这次事件在行业内影响极大,一方面是因为重组债务规模高达155.94亿元,另一方面是整整20年的展期,而且展期条件极其优惠,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人送外号,遵义花呗。
20年展期是个什么概念,那是一代人的时间,银行行长的任期也就3年,请问有哪家银行的业务主管人员敢在这种条件上签字,敢负这种责任?
但结果是居然就这么签了,而之所以签了这个条件,是因为央行把遵义城投的各路债主召集在一起开了债委会,债委会表决后通过了这个条件,所以才有了20年展期这种荒唐事。
至于为什么债委会的各路债主愿意接受20年的展期,你不如猜猜看他们是给遵义城投面子,还是给央行面子?
所以说,只要你能有一条灵活多变的红线,就永远不会被人踩过红线。
另外,睡前消息预测的城市违约潮中的另一城市,兰州,它不是没有进入违约潮,它是早就违约了,它违约的时间甚至要早于睡前消息做预测的时候。
早在2022年的3月,兰州城投提供担保的第一季度1493.25万利息兑付就已经出现违约了,这是兰州城投近年来的第一次大规模违约,是违约后兰州城投与债主重新协商,双方达成了展期协议,这次展期倒是没有20年那么夸张,而是1年,一笔1000多万的利息,分一年还清。
最骚的是,就连灵活的红线都救不了兰州城投,因为刚刚签完展期协议不到一年,兰州城投就分别在2022年的8月和11月再度违约,8月份还好一点,只是耽误了几个小时,出现技术性违约,没有实质性违约,真正要命的是11月的这次违约,涉及1亿多非标融资,直接实质性违约,连展期都来不及谈。
灵活的红线画的再快,也快不过城投债席卷而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睡前消息甚至不算是“预言”了违约潮,而是把已经发生的违约潮叙述了出来,因为兰州早就已经倒下了。
还有进入到睡前消息名单中的另一城市,柳州。
广西城投债存量排名前十的城投公司中,柳州就占了六家,可以说柳州债务半广西,其中柳州最大的城投企业柳州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算是画灵活红线的高手,除了大规模联络包括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各路神仙帮忙擦屁股外,就是到处找金融中介借新还旧,扒肉补疮,在这场红线和债务的赛跑中暂时跑赢了债务,可喜可贺。
但要注意,它能跑赢债务,靠的是柳州政府,广西政府乃至央行多方面干预的结果,是政策干预给了它助力,在真正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会有人肯借钱给这种一屁股债的破落户,就算肯借,条件也不会像现实中这么宽松。
目前灵活的红线中最厉害的还要数央行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7月10号发布的关于支持房地产行业的通知,里面有这么两句:
对新发放的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可予免责。
对债务新老划断后的承贷主体,按照合格借款主体管理。
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只要红线足够灵活,坏账率可以不顾,老赖可以不管,征信可以不上,只要取消违约的相关标准,就不会发生违约,把划红线的权力全面下放,实现人人有线画,个个有期展。
于是所有人都获得了幸福。
只要你把红线画在厕所里,别人闯进你的客厅,闯进你的卧室,那也不算是踩过了红线。
现在想想,昆明城投的问题就在于思路不够灵活,还是一板一眼的想还债,不知道划红线比筹措资金更重要,以至于违了约,和其他的画线大师相比,那明显是落了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