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才明白语文书里没有一篇课文是滥竽充数的,小时候,我们不理解《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苦读,甚至嘲笑过《孔乙己》的滑稽,也体会不到《骆驼祥子》的无奈....
直到步入社会,经历了人生中不同阶段的苦难,迈过那一道道坎,才逐渐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当初的语文课本里找到了共鸣。

步入社会三十载后,蓦然回首之时才读懂《送东阳马生序》,余少时嗜玩,读至此篇,如过眼云烟,不知所以,今日重读,如醍醐灌顶,昔日往事,如涓涓细流逐一浮现,然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为生活奔波后,才体会到《骆驼祥子》,一提起祥子就有人会同情他出身底层,一生的苦难,也有人说祥子目光短浅,没有远见,但是在这个社会上有多少人做事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呢,又有多少人能看得透着世事变幻,和命运相抵抗呢?一个没有家庭背景也不图大富大贵的祥子,只想靠自己的双手赚钱自食其力,就算车被抢了,钱被骗了,祥子也只是擦擦眼泪,继续在大街小巷奔走,因为在祥子的身后,没有人可以依靠,他只能靠自己,我们每个人也都曾像他一样,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在生活里步履蹒跚的向前行。

经历了自己至亲之人的离开,体会了世事的无常,才回忆起《爸爸的花儿落了》,常听人说随着年纪的增长,最害怕的就是深夜接到来自老家的电话,父母已经上了年纪,挡在与死神之前的那堵墙可能随时都会倒塌,惊喜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有时间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再见”,可能就成为了真正的最后一句再见。
人生就是一场场的告别,每个人也都只能陪自己走过一段路,没有谁会陪自己到最后,人也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攒够阅历才懂得我们命运的剧本,早就写在了儿时的课本里。

后来啊,我们也只能感叹到《唐多令》中的“欲买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有些事情等待我们条件好了,有酒有时间了,可是再回到当时的地方也没有儿时的意气了,成熟了,更懂得咀嚼生命的细致,也更明白了那曾经拥有却一去不回的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