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碟中谍7》在中国票房遇冷,外媒评价「这个曾经热爱美国电影的国家正渐行渐远」?

- 6 个点赞 👍
●2023年中国市场第10名电影的票房是9亿(但前十有一部是美国电影,你真正第10名是8亿)。美国是11亿,但是美国第10名加上全球票房之后是25.6亿。●
差距完全就是你自己造成的。
美国有别人帮忙养孩子,而你还帮别人养孩子。
你俩同样的粮食、同样的孩子数量,
为什么你孩子面黄肌瘦、别人孩子红光满面,你明白了吗?
——
■【那个曾经热爱中国电影的美国难道不是早就渐行渐远吗?】■
♦中国人看不看美国电影有那么重要吗?♦
有,多看一部,就多给美军贡献一个子弹?
美国先开放自己的电影市场吧!
美国丝毫没有理由指责任何国家,尤其中国。
编辑于 2023-07-24 11:06・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深具世界眼光 - 3 个点赞 👍
乐了,《碟中谍7》在中国票房未达到预期,外媒评论“这个曾经热爱美国电影的国家如今正渐行渐远”。电影票房不行,他们的工作人员自己不反思,媒体却跳出来批评观众渐行渐远,这可真是太可笑了。
我个人认为美国电影如今在中国市场票房频频遇冷的原因有三:
第一、现如今美国很多经典IP的制作团队都已经江郎才尽了,翻过来倒过去毫无新意,中国观众也陷入了审美疲劳。今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10》、《夺宝奇兵5》、《碟中谍7》都有类似的情况,给人的感觉就是制作团队接了个行活,急需用老IP再圈一波钱,确实没什么大意思。
第二、中国电影工业发展迅速,以前咱们国家电影拍得烂,各种矫揉造作情情爱爱属实挺乏味,很多观众只能看外国大片。但这几年真的是佳作不断,战争、科幻、社会、神话、动画各种题材叫好又叫座的电影都开始冒尖了。换句话讲,国产电影已经跟上了广大影迷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比之外国大片显然更能吸引本土观众。《碟中谍7》在上映初期排片比《长安三万里》要高不少吧?现在票房和口碑打得过人家吗?
第三、以前很多影迷看美国电影被里面蕴藏的美国精神或者高尚价值所感动,但美国在国际社会说话办事儿越来越不地道也是事实,二者对比颇显滑稽,这也造成了受众流失。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盖·里奇拍的《盟约》,这部电影虽然没上院线,但网上也有不少口碑反馈,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
总而言之一句话,想要在中国市场赚钱那就要拿出符合中国观众审美的优秀作品,我们看电影的评价标准从来就不是国别,而是电影本身的质量。自己电影拍得乏善可陈,还想在中国市场按头吃饼,活该拍一部砸一部!
发布于 2023-07-22 17:56・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打开盒子吓一跳 - 3 个点赞 👍
看网上大把的拿美国当灯塔,贬中崇美的,结果现实里广大人民群众用脚投票,说明了人心向背。
在中国遇冷的美国电影何止碟7啊。当然老美电影越来越烂也是原因之一了。说难听的有些电影免费给看都觉得浪费时间。
发布于 2023-07-25 00:24・IP 属地甘肃查看全文>>
zzzpegasus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鹏鹏 - 2 个点赞 👍
好莱坞是美国的一面镜子,如今这面镜子反射出来的光芒已经越来越暗淡。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却埋怨观众不配合?
2010年开始迷上了好莱坞、美剧以及一切和美国有关的影视作品,从越狱、反恐24小时、生活大爆炸、实习医生、兄弟连、纸牌屋、绝命毒师、权游等爆款再到黑名单、NYPD、Glee、西部世界、黑警等一些小众美剧,拼命恶补或追剧,好莱坞电影引进必看,没引进的网上找片源看,漫威宇宙全集(包含短剧)全都进行标注保存,这期间包括美国好声音等在内的美国综艺节目也是日常调味品,看完也不舍得删,好几块硬盘,小心分类,细心保管。
我从美国影视剧中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是美国人创新精神的蓬勃发展,是对于从架构到声光电各个环节的精益求精,是一个个引人入胜仔细推敲的故事和精巧的构思,是一个个让人叹为观止的视听奇观,是荡气回肠的演绎和耐人寻味的细节,无论科幻、奇幻、历史、人物、传记、歌舞片、恐怖片、悬疑片…各种题材他们都可以玩出花来,让你不得不服,而同时期推上前台的国产电影真的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爵迹、小时代、上海堡垒……不提也罢。
并且,3D技术、IMAX、虚拟拍摄技术等都是美国电影行业率先开创的,在技术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人是引领者,但是,近几年来我们发现,除了技术进步以外,他们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
19年初,我在某地的酒店里,打开投影,鬼使神差地看了一部《流浪地球》,在那之前,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国产电影了,虽然观影条件很“恶劣”,没有巨幕也没有环绕立体声,但却当场感觉到了久违的“震撼”,论技术,显然“球1”与标准好莱坞大片是有距离的,但我却看到了一个会讲故事会调度场面的导演,和一个自成体系的美学设定、文化设定,而所有的技术(不管有多不堪)都是为讲好故事而服务的,后来看到导演组的投拍前概念图文稿,顿时觉得中国电影似乎有希望了。
不出所料,当球2来临的时候,连技术壁垒都没有了。
荀子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在大力推行美式文化软入侵政策时,也进行了相同的论述:“如果我们能让别国的青年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我们就能教会他们按照美国的方式去思维和生活。”——从罗马时期的戏剧到歌剧、音乐剧、戏曲、舞剧,再到影视剧,乃至MV、歌曲、音乐,这些艺术形式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是故事,是讲好一个故事,并让受众能够自觉带入其中,受其教化。从古至今,将文化因子注入各类艺术形式,并覆盖到世界观、价值观传播的各个领域,美国人是做的最成功的,没有之一。过去,他们的确“讲好了美国的故事”。
但如今,他们却走上了唯技术论的歧途,当电影里的奇观和炫酷的叙事手法与故事本身产生隔阂,不再为讲故事而服务,甚至都没有一个像样的故事,而他们自身的文化吸引力越来越低,电影这一载体的没落只不过是一个文明吸引力逐步消失的投影罢了。
文化入侵,技术永远是次要的。碟1到碟7,阿汤哥从意气风发勇于冒险极富责任心的青年才俊变成现在的恶心“老白男”,这段时间美国电影制作技术可以说是持续进步,但美国电影的本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者说美国文明发展成什么样子?从《记忆碎片》中的拍案叫绝恍然大悟,到明知核心概念“熵”演绎地漏洞百出还硬着头皮视而不见强行解释的《信条》,是电影人的退化还是影迷的进化?抑或两者兼而有之?甚至连洗地电影如《盟约》这种硬洗带来的反胃感也是前所未有的,就像电影组为了完成军方给的某个任务一样,漫不经心,甚至还有点反串黑。
过去的美国影视剧不乏“乳华”内容,但制作用心且精良,不把观众当白痴,作为中国人,哪怕内涵你了,你还得追着看,反观现在的美国影视剧?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却埋怨观众不配合。
编辑于 2023-07-25 09:40・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有点意思 - 1 个点赞 👍
其实碟7拍得还可以,主创设想是很宏大的,但因为疫情没法拍出来原来的想法。还有一个就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传统谍战片已经进入到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以往的高科技工具和技巧在当下的场景中无所遁形,越来越难以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新鲜感。阿汤哥是不是去弄怪物宇宙还更好些?
发布于 2023-07-23 17:3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蓝衣飘飘2046 - 1 个点赞 👍
我小时候还喜欢看花仙子呢。我可是男的。
那我现在四十多岁,还爱看花仙子吗?
不,我不爱看。
但这不能说我这个曾经热爱日本动画的中国人正渐行渐远吧?
人都是成长的,无论是随着年际变化,阅历提高,经验增长,审美变化。
现在的碟中谍7没看,我不评论。
但是现在的夺宝奇兵和80年代的夺宝奇兵,你们自己拍胸脯说,哪个拍的好?
我现在没事在郊区别墅避暑时,还看了夺宝奇兵2,你能相信我夺宝奇兵1,2,3反复看了多少遍吗?
作品不行就赖观众。
我是真没搞懂美国怎么变成这样了?
编辑于 2023-07-23 17:1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Tackey拓真 - 1 个点赞 👍
…… 以前几乎每个电影院都有活动 N刷到你自己喜欢
现在就偶尔一个电影院一部影片流出来能参加
能比吗
能比吗
能比吗
发布于 2023-07-23 22:47・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曹舟力 - 1 个点赞 👍
PUA上瘾呢?
那我这个内媒就该评价了:
这个曾经能拍出好电影的国家正在快速腐烂、陈旧、毫无新意。
自己拉胯跑出来怪别人,说得好像好莱坞那帮人拍电影的时候真在乎中国观众喜欢啥一样,说得好像他们真在乎中国观众喜不喜欢看一样。
但凡他们有办法能让中国观众不看电影也能把钱掏了,也不会有此一问。
发布于 2023-07-24 12:26・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弗洛缺德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靠谱的费曼先生 - 0 个点赞 👍
扑街有很多种原因
1之前有人对我说过片的不好不怪观众,其实这是有原因的,由于现在网络上新的用户以及低龄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刚刚接触网络的时候可能正处于中国崛起的时间,再加上只看过漫威巅峰期的复联三复联四以及漫威云观众,把不看漫威DC的都引过来了所以才会这样的,以及自媒体营销号带节奏原因导致的,但好莱坞也有自身的原因
2如果你想看看有没有水军,分辨真粉丝和水军的最好方法就是去贴吧,去贴吧议论近几年好莱坞大片质量不行的时候,看用户的等级,如果近几年的漫威吧还是一级用户或者低级用户,骂漫威骂西方语言比较极端,魔怔,说脏话或者骂不到点子上的,大概率就是云粉丝和水军,高等号的也有怎么骂的,但相比前者还是少,并且前者有大部分在21年发的评论到现在还是一级号,并且近几年的作品在贴吧高级号眼中也没有B站那么差,不过也没有那么好,但没B站以及知乎某些回答那么不好
3现在网上有很多拿超级英雄大片和流浪地球二比较,前者是由动漫改编的作品,本身就是给青少年看的,有很多离谱的科幻情节以及魔法很正常,而流浪地球是科幻小说,受众年龄以及定位就不一样,怎么比?拿火星救援,星际超越比还差不多。
4碟中谍,007都是老片子了,并且在国内也不算非常火,而现在绝大部分评论的网民大多数是青少年,甚至在20岁以下的占大多数,这些电影对于他们来说大部分不是童年回忆,所以没有太多共情。
举个例子,几个月前《银河护卫队三》上映获得饱受好评,但是同样是换人种的反派角色至高进化却没有遭到很多的辱骂或者批评,要知道我小时候在少儿频道上看《超级蜘蛛侠》里面的反派至高进化那可是个白人,到现在就没有什么人批评,现在家喻户晓的小美人鱼改编的真人版小黑人鱼,以及比至高进化人气更高的反派征服者康被骂政治正确了,原作就是黑人的黑豹兄妹都被骂政治正确。之后我在B站看到13集的超级蜘蛛侠播放量才180万,也就是说平均大概只有13多万人看过,我的童年超级蜘蛛侠在二次元网站上播放量竟然(和现在的新作相比)寥寥无几。
再举个例子,最近很火的特摄布莱泽奥特曼第二集有提到过污染海洋问题,但与主线内容关联不太大,B站有人做出视频后很多小孩儿认为是讽刺日本核污水,结果相关内容在贴吧上大部分的风评就是:“圆古公司敢这么讽刺还不得被日本政府给作了。”“你想让圆古倒闭就直说!”“看到污染就想到核废水,魔怔了?”“你是不是玩原神?”
现在对于网络上大部分人来这些人长大后以后的童年可能就是游戏是原神,王者,电影是流浪地球,动漫是鬼灭之刃JOJO等等,再远点的话就是1617年那些作品。
本人20出头了,童年游戏是愤怒的小鸟,植物大战僵尸,童年动漫是喜羊羊第一部,开心宝贝等等,特摄是迪迦奥特曼,赛罗超银河传说,电影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钢铁侠第一部,迪士尼199几年的老动画等等。
发布于 2023-07-23 14:0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方脸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高超音速咸鱼 - 0 个点赞 👍
以前喜欢看反恐类的美剧,24小时,国土安全之类的,最近看同类型的杰克莱恩,越看越乏味,同样的美式价值观输出,看似人权至上,拯救全世界,实则美国利益优先,其他民族死活根本就不关心,就像把你卖了,你还替他数钱,越来越没意思
发布于 2023-07-23 23:5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Zltex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iulingqi0 - 0 个点赞 👍
对碟中谍是有感情的,它打破了007那套人形打桩机玩法,但时代的局限性也就这样了,阿汤哥永远困死在美利坚拯救地球的傲慢中。
1.为啥好莱坞对数字生命意见那么大,在LGBT里面加个A(I)不可以吗?流浪地球2都和数字生命合作共赢,为啥碟中谍7还是坚持碳基生命原教旨主义呢。
2.詹姆斯邦德呢,联动一下啊,这都是系列收官之作了,你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啊,你不能等着不可描述片帮你联动啊。拯救世界不是你一家的事情,世界上不是除了美国,其它都是坏蛋和傻子。
3.巧克力蘸屎太多了,万一这次又是呢。阿汤哥很悲哀,宣传里不敢说碟中谍7没有黑肥美、含黑量很少。
阿汤哥已经很努力,跳出傲慢桎梏吧,我个人其实挺希望阿汤哥的碟中谍完美谢幕的。
建议在下集里面
1.下集开篇就把潜艇上的AI拯救出来,俄罗斯特工帮忙。最后对手是亲人类AI与反人类AI的对决,结局是人类未来可期,AI应有一席之地
2.碟中谍、007、克格勃、有关部门、肖恩康纳利、t800都来联动出出力
3.别再有迷妹女反派了
4.社交软件要露脸,AI威胁要公开化。人类用大数据淹没AI算力的阳谋,正面迎击坏AI,为好AI争取时间,比如用中国春运数据、印度外卖数据、美国枪击数据冲击坏AI的算力,真假数据交织,扳平好AI训练时长不够的劣势。每个地球人拿起手机、电脑都参与到这场数字战役里,俄乌战场的士兵、萝莉岛的萝莉、墨西哥的毒枭、索马里的海盗、朝鲜的播音员、造飞船的马老板、送外卖的马老板都要参与。宫廷玉液酒,180一杯,这就是真数据;大锤81,大锤81,这就是假数据;人类用文化传承底蕴对抗数据分析,这不就世界大同、人类和解了吗。
5.哈利贝瑞、龙妈侍女,这种含黑量大家也还是喜欢看的,整成法国特工,男友是俄罗斯特工。要知道,今天007、碟中谍是打桩机的剧情已经太老套了,这次要让俄罗斯特工配角抱得美人归才有看点。
这部片子还要教育一下美国人,世界将是多极的,人类的和解不是一个爸爸和197个儿子的和解。这不就升华了吗,好歹得给阿汤哥颁发一个和平奖。
编辑于 2023-07-24 03:02・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鈢水灶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侬权 - 0 个点赞 👍
说句扎心的话,这不是我在B乎上的头一个号,严格来说,这是第五个号。前面四个号发生的事情依次是:
1号:因为跟地域黑打嘴炮,被反复七天,一气之下注销。那个号挺可惜,已经是满级号,后来想想卖了可能更好
2号:主号,被两次反复七天,然后在工信部投诉了知乎100多次后,总算是稳定下来了
3号:因为2号被反复七天,所以用虚拟电话卡搞了个临时号,后来被人抢了
4号:3号被抢以后,用QQ另外注册了一下,同样用虚拟电话卡,后来想想可能也是有风险的,于是停用了
5号:作为2号的备用号,在2号被封禁的时候启用,只不过有周量限制,所以我打算混到六级就停手
我为什么要说这五个号呢?因为我的1号、2号满级后,发现自己可以写的内容已经很少了,再多说也不过是重复以前的观点。5号虽然是备用号,但感觉目前的主要活动已经使用5号,使用2号的时候不多了。我觉得重开一个号,从头开始的感觉真挺好。
从我09年毕业开始,直到2018年,我一直是美国电影的狂热爱好者,哪怕再烂的片子我都能耐着性子看完,但最近这两年已经没什么热情了,虽然还会下载一些新片,但很少能耐着性子看完。
我回忆之前看过的系列影片,一般是第一部新鲜感最高,但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比如逻辑问题、图像制作问题等各种各样可以吐槽的东西。
第二、三部质量最高,针对第一部里面的问题也有了不少修复,处于新鲜感+制作质量等各种因素综合的高点,是最值得观看的。比如变形金刚系列,我感觉第二部最好,第一、第三部基本一样,后面几部一言难尽。
一般从第四部开始,系列电影就会开始走下坡路——实际上不少电影从第三部就开始了,拖到第四部就非常难得了。
我也总结了一下第四部质量下滑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1、故事编不下去了,急于收尾,所以随便写个结局应付了事;2、各部电影情节类似,制作方试图补上前面几部的缺憾,导致影片过于完美,与现实越走越远;3、前面三部大火,第四部可以掺点私货多赚点钱;4、观众对于情节烂熟于胸,已经没有了新鲜感,认为完全是在炒冷饭。
其实除了观众的因素外,制作方的风格就有点像炒股,当你发现一个能够赚多亏少的方法时,总会想办法再补漏洞,希望赚更多亏更少,但这样做的结果总是会掉坑里。也有网友开玩笑说股市里盈利的最好方法是别炒,这话虽然是玩笑,但也确实是现实。
碟中谍系列,我是从第一部追到第六部的,但第七部已经追不动了,因为从一开始我就知道阿汤哥一路开挂干掉大坏蛋,这剧情看不看都没关系。说真的,阿汤哥能把这样类似的剧情拍到第七部,而且前六部都能维持高票房,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该终结的时候,就让它终结吧。
发布于 2023-07-24 10:14・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冬瓜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雪雨鑫峰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哥舒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鲍埃 - 0 个点赞 👍
电影质量一般,新意没有,票房不火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我给《碟中谍7》打7分,打这么高分数唯一的原因是情怀,阿汤哥还是那么帅,跟当年壮志凌云里一样。至于飞车、爆炸,早就看腻了;剧情更是毫无新意,抢夺一个能控制全世界的超级程序的权限,这个题材速度与激情都拍过两次了,再拍多少有点炒冷饭了。
发布于 2023-07-24 16:48・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长春核导弹驱逐舰 - 0 个点赞 👍
《碟中谍7》作为一个谍战动作片,最近的卖点是跳伞之类的极限运动。
一个主角锁血的动作片,看起来总觉得毫无悬念。
作为一个文化人,我认为好莱坞商业片最让人倒胃之处是落俗套。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来不来的张嘴就唱,抬腿就跳,唱的是没调的歌,跳的是狗撒尿式的踢踏舞。我在好莱坞电影里看到男女主人公一张嘴或一抬腿,马上浑身起鸡皮疙瘩、抖作一团。你可能没有同样的反应,那是因为没有我看得多。到了七十年代,西部片大行其道,无非是一个牛仔拔枪就打,全部情节就如我一位美国同学概括的:Killeverybody——把所有的人都杀了。等到观众看到牛仔、左轮手枪就讨厌,才换上现在最大的俗套,也就是我们正在看的:炸房子,摔汽车,一直要演到你一看到爆炸就起鸡皮疙瘩,才会换点别的。除了爆炸,还有很多别的俗套。说实在的,我真有点佩服美国片商炮制俗套时那种恬不知耻的劲头。举个例子,有部美国片子《洛基》,起初是部艺术片,讲一个穷民,生活就如一潭死水——那叙事的风格就像怪腔怪调的布鲁斯,非常得地道。有个拳王挑对手,一下挑到他头上,这是因为他的名字叫“洛基”,在英文的意思里是“经揍”……这电影可能你已经看过了,怪七怪八的,很有点意思。我对它评价不低。假如只拍一集,它会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别人也爱看。无奈有些傻瓜喜欢看电影里揍人的镜头,就有混账片商把它一集集地拍了下去,除了揍人和挨揍,一点别的都没了。我离开美国时好像已经拍到了《洛基七》或者《洛基八》,弄到了这个地步,就不是电影,根本就是大粪。好莱坞商业片看多了,就会联想到《镜花缘》里的直肠国。那里的人消化功能差,一顿饭吃下去,从下面出来,还是一顿饭。为了避免浪费,只好再吃一遍(再次吃下去之前,可能会回回锅,加点香油、味精)。直到三遍五遍,饭不像饭而像粪时,才换上新饭。这个比方多少有点恶心,但我想不到更好的比方了。好莱坞的片商就是直肠国的厨师,美国观众就是直肠国的食客。顺便说一句,国产电影里也有俗套,而且我们早就看腻了……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以免大家恶心。说句公道话,这十部大片有不少长处,特技很出色,演员也演得好,虽然说到头来,也就是些商业俗套,但中国观众才吃第一遍,感觉还很好,总得再看上一些才能觉得味道不对头。
——王小波
发布于 2023-07-24 21:03・IP 属地甘肃查看全文>>
dizzarz - 0 个点赞 👍
我不觉得中国人曾经特别偏爱美国电影
中国是曾经特别偏好优秀的商业电影
恰好是改开的时间段,好莱坞出产了大批经典优秀的商业电影
这里最重要的属性是优秀和商业电影
现在商业电影,中国本土,好的、烂的一大堆,已经不是那时候国产电影要么看主旋律要么看民族伤疤的时代了
而优秀
你好莱坞现在腆着脸说自己优秀?
发布于 2023-07-25 10:40・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路西南德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弗兰肯的坏游戏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江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