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失业率相当于最后的警报装置。
原因也很简单,16-24岁的人大多数没什么工作经验,是职场上最弱势的群体。任何就业压力都会率先反馈到这个年龄段上。甚至连打螺丝这种工作,工厂都不喜欢要学生工,或者无经验的工人。
大概可以分为几类失业者。
1.怕找不到符合心意的工作,于是选择考研。(考研也算就业)
2.找不到工作。
3.找不到好工作,又不愿意从事低端岗位。
实际上大多数青年属于第三类和第一类,找不到好工作,又不愿意从事低端岗位,部分有条件考研的去考研,没条件考研的要么挂机,要么自主创业。
大家其实不难发现各地街上摆摊的年轻人都多了起来,以前都是中年人居多。
个人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因素。
1.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泛化,提供了海量大学生,而企业没有那么多的优质岗位给他们。
2.另一方面是我国的全民就业率极高,导致需要更多的岗位,实际上很多西方国家,妇女就业率没有我们这么高。相当于就业压力就小了很多。
3.实际经济增速放缓。
4.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建设先进产能,也就是降本增效。比如说原本要10个人,现在只要一个人。(这个词叫机械换工。)
知乎上非常流行拿我国工人岗位比德国工人岗位,实际上德国大学要毕业难度高的离谱,退学率就有百分50 60.理工类的。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德国一样有就业压力,原因就是德国大多数制造业产能,都属于先进产能,用的人超级少。
而我国产业升级越厉害的地方,这个现象越明显。
比如说宁德的贴吧,都是什么找日结的帖子。原因很简单,宁德时代以及当地的优质供应商,由于自动化程度高,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就很少。(知乎上一堆说产业升级越成功就业率越高的。想笑死我。)
同时随着这些供应商巨型化,很多小企业就挂掉了。变成整个城市整体的就业岗位减少了。
吧友一句话,下面一堆回复的。


6.发达国家是通过改善分配,增强国民的钱包。这样国民有钱了。才能消费的起服务业,才能支撑足够的服务业岗位。(因为人均gdp越高,工业的自动化程度也越高,所以岗位只能靠服务业救一救了。)
ps;服务业是基层腐败重灾区,比如说有的摊位给了钱,人家就不查你,你就能一个月30天天天摆,有的不给的就天天查你。
至于ktv酒吧这种内有乾坤的地方就更别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