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西安将对 3608 名「回流生」逐一甄别,查实造假取消录取资格,此次事件起到了哪些警示作用?

观察者网
594个点赞 👍

有时候也确实挺心痛河南的,工业基础弱,教育资源弱,小孩都是我国的下一代,怎么就非要差别对待,难道只是因为生在河南?

这个事情的警示根本就不止是高考移民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当我听说西安一些区的房子只能捆绑一个小学学位,而中学学位要去花20多万买一个人防车位,想生二胎你得再买一个学区房的时候,惊叹于我们的公共资源怎么能这么干,卷的动的当然继续卷,卷不动的人呢?当然是低欲望了,当然既得利益者往往又是发声的主体,必然强力拥护并且延续这种资源的分配不均。

教育本身是贫穷学生跨越阶层壁垒的主要途径,现在反而在资源分配不均下成了拉开阶层固化壁垒的工具,所谓的寒门再难出贵子。其实没人是真的理想主义,绝对公平只停留在童话,而可以逐渐开始改善相对公平的问题,给所有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学习和竞争环境是保持社会活力的最低成本做法,你说向富人征收难,理解,说税收分配改革难,理解,打破福利双轨制难,也理解,毕竟是存量问题,但教育是未来,还是应该优先想办法解决的。

当然,人口结构上移,即便不愿意做出主动地改变,市场也会被动的调配资源,以前极其稀缺的,未来变成相对稀缺,以前稀缺的学位,未来可能就变得普通,是有人在现有的阶层固化和分配体系下让出了自己的婚育意愿,让未来的竞争没那么激烈。

我国学区房的顶峰刚好与出生人口的顶峰延后匹配,16年的出生人口顶峰,叠加涨价去库存,带来了未来几年的学区房高热度,卷的动的都在给未来铺路,而小学的顶峰也大概在2022年,今年开始,学区房的需求变呈现出快速的下滑,且已经出现了学区房的降价趋势,这才刚刚开始,越往后教育资源约不那么稀缺,这也是人口灰犀牛逐渐踏过各个行业的必然趋势,大概率、高冲击且大家往往意识不到的问题。

很难想象,对于中产来说,大环境内卷下,投资教育资源竟然会成为一个负投资,毕竟年轻人的失业率和平均薪资在那里,经济增速放缓以后,仅从经济角度,未必就可以转化成生产力和收益,但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便明知是负收益,只要有孩子,就往往愿意倾其所有,所以一些人也从根源上断绝这种无奈的选择。

主动的教育资源分配改革很难,但被动的人口结构灰犀牛的冲击即将从各个行业中踏过。

发布于 2023-07-24 11:03・IP 属地安徽
王克丹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