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正式进入45岁的前几个月,我失业了,虽然这个失业是早有预期的,也想过也许需要很久才能找到工作,毕竟年龄在那了,自己和家人都做了蛮久的心理建设,但是真的到来了以后,在家带孩子和照顾老人还是感受异常的焦虑和不安。
焦虑来源一,父母,老母亲已经近80了, 还是对我的工作学习和家庭有着无微不至的关心,对于我不上班这事,让她感觉在亲戚家和朋友家那里抬不起头。虽然嘴上说着“无所谓啊, 你也休息休息之类的。” 但是,她几乎每天都会试探性的问你关心你找工作的进展,还要跟我的孩子唠叨我的工作。她关心我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虽然我告诉她我有储蓄,有补偿金。但是她还要帮你算花费算钱,虽然并不是花她的钱,希望你要节约不要乱花钱。 我终于有一天忍不了的时候大吼了一声“你是要给我钱用么?”后,稍微消停了几天。
焦虑来源二,爱人, 我的爱人对我失业并没有什么怨言,甚至还比较支持,因为她想搞个自己的事业,觉得没有PARTNER,于是开始游说我一起做她的事业,我尝试过也研究过,但是真的我不喜欢做她做的事, 对我来说我能帮忙但我无法全心全意去做。于是她开口闭口就是,“我怎么老是一个人,创业也是一个人,别人都是夫妻一起搞,越搞越红火。”我能说什么,从工作开始我就赚的比她多,她一心在她的小事业上扔钱,我也没多说什么。但是我对她的小事业真的没有感觉,也不喜欢,现在她已经投了五六十万进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起色。
焦虑来源三,小孩, 小孩本身没有问题,我很享受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他活泼开朗向上阳光温暖,唯一就是不喜欢体制内的学习,于是我们给他上了私立,过自由的生活。 所以他的学费是家里支出的大头, 现在他的学费,如果预期未来不会涨价通胀的情况下,我存到了高中毕业,大学还没开始存,这点我还是稍许焦虑的。
焦虑来源四,自己,我其实还是挺喜欢上班的, 毕竟上班20多年,做到了一个部门主管, 每天上班让我感觉生活更加充实, 在家待着,每天出去买菜做饭,听父母唠叨, 我感觉我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亚洲子女比较适合跟父母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跟爱人的关系算还是可以的,但是因为结婚的时候就知道三观不是很相同,虽然这些年尽力协调还是有问题,所以只能算是相敬如宾。
这些焦虑终于在我几个月后临近45岁的前夕,神奇的找到了一个工作而解决了,有的时候工作真的能拯救人生,别不信。
我对于45虽然没什么感觉,但临近45前后的感触确实很深。有一句话说过,年轻的时候疯过闹过,到老了就会觉得没有遗憾。 真的,如果不是我年轻的时候叛逆过,知道家庭和父母对我的重要,不然在失业的那段时间我真的就想离家出走了。所以还是对人生的下半段充满希望吧,也许机会就在哪个拐角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