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好几年前我也算是跟蒋凡开过好几次会、听过他几顿火力输出。
前天晚上瞄到手机弹窗:蒋凡进了阿里合伙人。就想着写点东西。
合伙人消息一出,微信上好几个朋友都来跟我聊。反正1+6+n以后,严格意义上也不在一个公司了,就说说我眼中的蒋凡吧。
记得他刚去海外的时候,业务内部的声音是五五开。
一半人觉得,海外业务盘子小,有个牛逼的老板来带挺好。另一半人觉得,蒋凡完全没有海外经历,可能只是来海外过渡一下,就会离职闪人。
当时,还有声音在议论他的家庭。但这些声音在他到海外半年后,基本就没了。
一个原因是他非常低调,几乎没有公开露面。另一个原因是业务数字确实不错。
1。
印象里,蒋凡是个技术直男,开会话一直很少(i人),之前记得他公开演讲超过10分钟就磕磕巴巴。唯一的例外是去年年中,听说他给AE开了一场超过两个小时的管理者大会。注意,是蒋凡一个人讲了两小时。
据说是洋洋洒洒,罗列出所有跨境电商的模式和可能性,逐一分析各种模式的利弊。
最后给出结论:AE要做全托管。
(这个名词我后来再一次听到,是两个月后某多多做了个海外版叫TEMU,用的模式,也是“全托管”)
几个月后,AE全托管推出。半年后,全托管就已经是AE恢复增长的动力。
这哥们业务能力确实牛逼。这点很多人都认。
2。
但要求高也是真的,很少听到他表扬人,能让他说一句还行吧,已经不容易了。
好几次会上,蒋凡一句话就问得那些业务老大们答不上来,似乎以前从来没有用这个角度来想问题。
他对数字极为敏感。刚推全托管的时候,蒋凡自己测算了一个规模和增速的数字。当他在会上说出这个数的时候,是没几个人信的,觉得不可能实现。
但最后的数字证明,蒋凡是对的。短短半年,国际业务的增速就到了公司前列,规模也涨到了跟云差不多。
3。
好几年前的双十一,公司给他组织过一次午餐会。我事后问过其中一个朋友:你们聊了点啥?
那位朋友:就记得他一直在吃饭。
可能在蒋凡看来,吃饭就吃饭呗。
所以到海外,外界觉得这是一种“下放”“被贬”甚至“发配边疆”。但对他来说,海外就海外嘛。
结果海外干得还不错,外界又开始惊呼什么“全村的希望”。
所以他现在进合伙人,可能对他来说,合伙人就是合伙人嘛,他可能没那么在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4。
刚到海外的前半年,每个月都会传出蒋凡要走的消息,到最后甚至传出来什么去新加坡做web3。
那时候大家心里都“不确定”吧:外界总想看他负气出走,掀起新的战火;海外的同事呢,多多少少会担心他撂挑子,又陷入“拥抱变化”。
现在,哥们在海外一年半了,早就没有这种传言了。
5。
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外面很多人会迷惑:阿里为什么要一直用蒋凡?
其实这个问题正确的问法应该是:蒋凡做了什么让阿里一直要用他?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个人,阿里不用他,才是令人迷惑的。
(ps:我没离职,只是换了个岗位,不要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