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床底下的夜壶再次被拿了出来。房地产不愧是支柱产业、天字一号产业,提振经济,还得靠房子。

《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已经审查通过,意味着救房地产、提振经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房地产的投资机会已经到来。
这个意见的关键有两个方面,一是超大特大城市;二是城中村改造。翻译过来就是投资房地产就得投资超大特大城市,小城市没搞头了。
判断超大特大城市的标准是什么?是常住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的是超大城市,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是特大城市。目前,国内共有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指导意见一出,意味着以后买房投资只能买下表所示的21个城市。

出台这个意见,标志着房地产行业由黄金时代进入了白银时代。黄金时代,房子供不应求,哪怕是18线小县城,也能涨到五六千。白银时代,房地产属于超大、特大城市。除了刚需,人口低于500万的城市,房子的上涨潜力已经很小或者说几乎没有了,随着人口流出,可能还会下降。
指导意见出台,意味着国家已经明确告诉投资者以后哪里的房子会涨价,哪里的房子有投资价值。
只有大城市才有未来,重点投资大城市,这一点主要是参考了日韩的经验。在过去20多年,高度发达的日韩经济结束高增长之后,大城市圈越来越大,经济增速虽然下滑,但是大城市圈的发展却没有停下。
目前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人口流向大城市,小城市人口净流出,长期来看,小城市的房子压力比较大。任泽平就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买房理论,叫房地产投资“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人口才是决定房价的最核心因素。在出生率不断降低的背景下,人口会向大城市聚集,大城市会变得更大,房子的投资价值更高。因此,对于手里有钱、又想投资房子的关注者,请盯好特大超大城市,晚了,可能连上车的机会都没了。
指导意见出台的原因是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都进入了冰点,但是银行里的存款却多了20多万亿,钱放在银行躺着,不但创造不了价值,还要不断吸银行的血(银行要付利息),所以,就得想办法让大家上杠杆,简单地说就是到银行借款。借款干什么?买车,买房。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汽车下乡,看到放贷利率降低,说白了就是银行钱太多,要千方百计把钱借出去。
钱,放在银行里是负债,借出去了,就是不断增值的资产。换做是你,你也知道该怎么做。
现在,银行的钱贷不出去,慌得一批。于是有形的手开始发挥作用,通过棚改的方式强力去库存。逻辑非常简单,就是人为地创造需求:进行城中村改造,把钱给城中村住户,让他们离开城中村。这些城中村的住户离开后,需要新的房子居住,于是拿着钱去买房。这样需求不就有了吗?库存不就去了吗?
城中村改造完了之后,变成了中心区,吸引大量富人来买房。这样,库存去了,城中村盖好的房子也卖了,简直不要太爽。
2015年全国棚户区改造不就是这么干的吗?结果大家看到了,房价大涨。现在进入棚改2.0,不过这个福利只有特大、超大城市享受到。这可能是最后的上车机会了,等这一波超大特大城市棚改完成,手里工具基本用完了,只能靠后人的智慧了。反正已经爽完了,管它呢。

股市方面呢,地产股的机会其实不大,博个反弹,一些国有地产龙头股可以关注,没有暴雷的大型民营地产股也可以关注,小地产股就算了,棚改牵扯利益太大,那不是小地产公司能玩的。潜力最大的其实是房地产产业链的上游,比如建材、比如装备,下游的装饰装修、家电等也可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