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关注的信息是钱,也就是资金的来源,现在还不确定。
大家还记得此前的棚改吧,核心的东西就是资金来源主要是PSL。央行向国开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放PSL,国开行再向地方政府提供专项贷款以支付棚改居民相关货币化安置费用,待土地拍卖后以土地收入进行偿还。
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其实就是中央gov的隐性债务。棚改的这种资金来源设计模式,原本是政府部门加杠杆、企业部门降杠杆,但实际上在推高资产价格泡沫的时候,政府、企业、居民都在加杠杆——直到最后大家资金流都断裂。看看目前的情况,不由得重温起那句经典的论断:
解决债务问题,本质是解决产生债务问题的体制、机制、习惯。否则这套体制、机制、习惯将会在更高的价格水平上继续产生债务问题。
——《Gemfield:次贷危机迷雾》
所以回到题目,“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资金来源是啥?
资金来源 | 效果 |
---|---|
居民 | 没用 |
企业 | 没用 |
地方GOV | 没用 |
LGFV | 没用 |
富人 | 有 |
中央GOV显性债务 | 有 |
中央GOV隐性债务 | 有 |
UBI | 有 |
而《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是这么说的:
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
所以,效果有限。但是令人欣慰的一点是对于“超大特大城市”的强调。毕竟,超大特大城市是人口净流入城市,土地作为抵押物是有其长期的价值内涵的。而其它城市,那就不好说了。
发布于 2023-07-22 15:38・IP 属地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