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了这么久,房地产实质性利好来了,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指导意见来了,难怪今天的房地产、新型城镇化、北京地产股这么牛,又有资金先知先觉了,还要点脸吗?
有人说,这是棚改2.0,堪比14年底的房地产去库存政策,能引发地产股一波疯涨的行情。
但这是想多了,四月份的zz局会议就提了城中村改造,不属于新的增量政策,这只是既定的“救市”工具箱落地,情绪上是利好。
相比之前出台的《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城中村改造,与房地产业的关系更密切了一些。
接下来,多部委应该还将联合出台细化措施,小幅利好房地产。
有人担心,城中村改造不如建新城,否则以现在钉子户的不要脸水平,只会增加财政负担。
这就是兔子办事的可贵之处了,不会因为难做,经济效益太低,而放弃一部分社会主义巨婴。
城中村改造这招挺妙的,既能维持大政方针不变,又能局部刺激一下——
把钱发给部分老百姓,他们就得去郊区买房,拉动一波城市建设;
推平城中村盖上新房子,拉动富人购买一波,同时还给“剩者为王”的房企一波活路。真可谓一箭三雕,既稳增长,又改善民生,这算盘打得啪啪的。
城中村改造有三种方式:城市更新、利益统筹、综合整治,前两种是拆除重建,第三种是翻新,不一定全都是大家都以为的拆除重建。
指导意见里面只说了改造,没有说以何种方式改造。三种方式的比例如何分配,还得看各地的实施细则。
这一招能对冲些许地产业的滑坡,全国也只有那么几个城市的财政,尚有余粮可以干。意见出台后,资源将进一步向一线城市汇聚,大国企央企地产商会首先受益,对于在超大城市城区有老破小的百姓也是利好。
厦门玩这招可溜了,绝对国际水平,拆迁户还给发“房票”,听说最近房票还涨价了,一天一个价。
深圳也是先知先觉,5月就在推进了,不过听说后来因为压力太大又暂停了——城中村住的大多是“搬砖”类的底层人民,一旦改造人都赶跑的话,城市就彻底失去了活力。可这下尚方宝剑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