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捧《封神》,被骂「收钱了」!我心情复杂太委屈
读文章之前,先说一个小插曲。
前段时间,《封神》发布预告的时候,我还吐槽过。
后来观影之后,我发现片子是远超预期的,于是成为了自来水。
因为站了《封神》,被骂「收钱了」。
陌生的网友不明真相,骂两句就算了;
一些关注我多年的老粉丝也这样说,挖片君非常委屈啊。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电影《让子弹飞》里面,姜文曾经借张麻子的口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我既要站着,又要把这钱挣了。
没有人能成为姜文。
在现实中,恰恰是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说的那一番景象——
“人们自以为逃离了寺庙,却不知你已经成为了终身的僧侣。”
我就是个俗人。
既然无法逃脱,至少6.7分以下的片子不推荐,做事不愧对良心。
这是底线。

好了,进入正题。
十年心血,打磨一剑。
片子接受市场检验的时候,导演内心应该是最忐忑的了。
上映了5天,票房为3.92亿。
电影被前期的拉胯宣发连累,首日还不及上映两周的国漫。
如今,口碑已经发酵出去,暑期档迎来了新的洗牌。
排片和票房占比都是第一名了。

电影的票房趋势逐渐向好。
预测成绩也从原来的15亿提升到了18亿。
这个成绩,对于一部高达30亿大成本的系列电影,需要资金去制造第二部高能场面的电影来说。
还远远没有松一口气。
暑期电影,你方唱罢我登场。
好的信号到了。
真正拼质量,走长线的时代来了。

01,
先来说说电影的投资吧。
在刚开始,网上传的就是三部《封神》,投资高达30亿。
创下了国产电影新的纪录。
外界有质疑声,大家都还觉得应该是夸大之嫌。
直到挖片君看到了这一段采访 ——
该片的制片人杜扬回应过这一问题。
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我可以在这里说一个数字,可能大家都不太相信。
我们在演员的成本上大概占了不到30%。
70%以上都用在了制作上。」
电影拍摄于2018年,距离现在已经5年的时间了。

当时的情况是咋样的,我想业内都很清楚。
无数的制片方导演滥用流量明星,割韭菜。
粗俗的制作,拍上几个月,然后成批量地投放在市场上。
一波接一波。
「大IP+流量明星=高票房」几乎是不变的公式。
唱歌的,跳舞的,网红都跑来演戏。
诸如小时代系列的作品,无孔不入,见缝插针。
肆虐地污染观众的眼球。
四部《小时代》20亿。
一部《盗墓笔记》能收10个亿啊。

你去查一查在17年的《战狼2》出炉之前的几年。
国产片出了流水线流量明星的烂作。
无数的导演为了资本,牺牲艺术良知,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
如果不想看流量明星的烂作,那就只能够接受好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入了。
这也是很无奈的现实。
直到吴京
「拒绝资本绑架」。
拼力一博,以56亿的高票房彻底捂住了所有人的口。

《战狼2》的成功,才让很多的电影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观众也焕然大悟,原来不是我们拍不好作品,是刚开始「初衷就不对」。
后来,一系列主旋律电影脱颖而出。
《流浪地球》《魔童》《红海行动

同时,社交平台6000万粉丝的初代顶流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垒
3.6亿大投资,亏得连底裤都不剩。
还逼得滕华涛
流量明星粉丝信仰崩塌。
观众们的审美似乎被纠正了不少。

02,
这几年的资本,开始慎用流量明星了。
更倾向于打造低成本高回报的作品。
比如春节档的《满江红》,70岁的老谋子,拍摄了三个月,租了一条巷子。
仅用了「沈腾+易烊千玺」的组合,就收了45亿的票房。
还一度打败了郭帆
一度让人咋舌。
旧的流量不行,就换新的流量。
受伤的只有观众。

前面说了这么多,目的只有一个——
我们应该支持那些用心做工业电影,将电影当成毕生事业的好导演制片人。
乌尔善
这些演员在电影曝光之前,几乎都是素人一枚。
没有流量,没有小鲜肉的长相。
但是各个都是阳光帅气,斯文儒雅。
在乌尔善阳刚审美之下,他们健壮英武,雄姿英发,不再故作阴柔。

这才是我们东方男子的美啊。
相信他们在这部电影之后,都会大红大紫,接到更多精良作品。
03,
坚持9年,背水一战。
根据乌导的消息,第二部的制作更为宏大。
电影不仅仅是大家看到的「奇幻和瑰丽」,更多的是神话史诗。
第一部结尾处的彩蛋,大家也看得很清楚。
开始打破「十绝阵
热闹的斗法要来了。

第一部梳理结构之后,第二部第三部那才是高潮啊。
然而,第二部的特效还没有做。
一切取决于第一部的票房了。
虽然有一些黑子和不太了解真相的观众带节奏。
但是大部分观众心如明镜啊。
自发组织「为闻太师筹军饷」的活动。



乌尔善的内容底下,都成为自来水发散脑洞,纷纷给他出谋划策的地方了。
导演是真的佛系,脾气好啊。
(参照春节档的大部分导演,票房不如意就轮流发疯。)
网友都急了。

据了解,电影光剧本就修改了十多个版本。
拍摄了468个日期。
结尾处,伴随着旋律,出来的一大片密密麻麻的人名和字幕。

以往只能够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的字幕。
你不觉得震撼吗?
有的还是打着框。
五年时间,磨光了多少人的心血,有的制作人员都离开了大家。
你不觉得唏嘘吗?
难怪乌尔善要说,九年时间,自己「没有退路」了。

这部电影要是扑街了,至少五年的时间,再也没有人敢去尝试这种大制作的工业电影了。
都去批量炮制流水线产品。
小鲜肉、流量明星、青春爱情,小品剧轰炸你的眼睛。
诸如《小时代》《满江红》系列轮番伺候。
诸如《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拍摄了3天,狂轰7个亿。
资本狂欢,找到新的密码,那是国产片真正的耻辱。
你还没有看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