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他算个屁啊。
当年周恩来送走尼克松,从上海一回到北京,当即就前往中南海毛泽东的住所汇报情况。
周恩来汇报说:“尼克松很高兴的走了。他说他这一周改变了世界。”
“哦?!是他改变了世界?哈哈。”
毛泽东幽默地说:“我看还是世界改变了他。要不,他隔海骂了我们好多年,为什么又要飞到北京来?”
大家注意:“是世界改变了他,还是他改变了世界”,这里面有大学问,背后反映的也是两种不同的历史观。
那就是我们常说的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还是英雄?
在毛泽东看来,这是因为当时的世界局势,是中国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中国。有了这个基础,有了这个可能性,才有什么基辛格尼克松包括毛周这些“战略家”表演的舞台和机会。
尼克松可是美国典型的右派代表,是反共的,但是世界局势让他不得不联合中国。
像基辛格,尼克松等等这些政治家不能说他们没有用,但是相比起那些必然性,那些大局势,作用还是很小的。
关于中美关系,其实毛泽东早就思考过了:
1957年,在省市党委书记会上说:
“我们跟美国建交,可能要在第3个5年计划完成以后,也就是说要经过18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毛泽东文集第7卷,189页》
实际上是16年后中美关系正常化,21年后正式建交。
1959年3月,毛泽东在会见拉丁美洲15个国家领导人时说道:
“我看在10年到15年内,不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外交代表是要更好一些,过了10年15年我们的房子打扫的更干净了,可以迎接客人”《毛泽东文集第8卷18页》
1964年6月,毛泽东在会见智利新闻工作者代表团时说:
“总有一天他们会来的,总有一天两国的关系会正常化的,我看还要15年。”《毛泽东外交文选,532页》
就是早在1936年,在日本还没有全面打过来的时候,毛泽东在跟斯诺的谈话中就说到:
“在我们赢得独立之后,中国将同友好国家商订互助、互利和互相同意的条约。
四亿五千万人民的生产和消费能力不仅仅是中国人才会对它关心的事情,而且能吸引许多国家。”《毛泽东文集第一卷,393页》
不是我们一开始不开放,不跟他们做生意,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严禁封锁你。相反,我们是非常想跟他们友好平等的做生意的,但是你没有实力,没有地位,没有本钱,没有资格,没有筹码。
毛泽东为什么能做出那么大的预言?还不就是3个5年计划之后国家实力增强了。
这就是背后的大势,没有“势”,没有时代的大浪潮,一切的英雄个人是没有丝毫用处的。
人民群众总觉得他牛逼,他很厉害,所以喊他万岁,只有他懂的,是人民群众给了他舞台,给了他可能性,所以喊人民万岁!
发布于 2023-07-25 21:26・IP 属地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