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个回答

被北大录取女生分享经验时强调「没手机」,你上大学前有手机吗,是否会影响你的学习?

搜狐新闻
1个点赞 👍

个人认为这个语境里的手机可能更多指的是智能机,如果是真·手机也太炸裂了。

我在小学三年级(2008年)得到了人生中第一部手机以及使用至今的电话号码,手机是充话费送的联想心机,具体型号早就忘了,就记得有花纹后盖。

小手机的功能非常有限,而我玩俄罗斯方块玩得飞起;手机里塞了两首歌,一首是《北京欢迎你》,另一首是《诀别诗》,可惜后者因为内存不够只能放个前奏部分。

更主要的用途是和女生们发短信,属于是我曾经舔狗生涯的重要见证。

就这么一直到了初二,那个时候智能机已经逐渐蔓延,而我用一次全班第一换回了我人生中的伪·第一部智能手机,是HTC的一部带侧滑盖的手机。这也能看出当时的审美,那时我对带键盘这个事非常执着,摊开来就像一个掌上小电脑。

但是很不幸,这部手机拿到手以后我总是摆弄(是真的摆弄,搞一些壁纸下一些软件试用之类的,而不是玩游戏),被我父母认定为玩物丧志,就此没收,说什么也不肯还给我。

从此我开始了漫长的非智能机时代。

智能机不让用,但是手机还是得有,不然和亲友联系什么的都不方便。为了追求更多的功能性,我后来买过好几部千奇百怪的非智能机,比如天语的一个带伸缩摄像头的手机,我查了一下很可能是天语c800;还买过一个三星的带触控屏的手机,大概是三星s7330。

只能说很炸裂,也很怪。我甚至还记得我用这个手机跟哪个女生总发短信
手机内置了一个java飙车小游戏,还是蛮好玩的

我的最后一部非智能机应该是高一开始用的,型号我倒是记得很清楚,是索尼爱立信(多么有年代感)的u10i,个人认为作为非智能机其功能已经相当相当优秀了,能听歌能看视频,拍照也拍得很清楚——我拍我们单,放大了看依然能看清名字和分数。

虽然我没有智能机,但我确实仍有与人社交等诸多方面的需求。最终结果是这些需求被分散到了电脑上以及我父母的手机上,我后来经常在每晚回家要求借用他们的手机用一会儿qq。

我和初恋的短信就存在这里,不过后来开不了机了

直到高三暑假,我拥有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部智能机华为mate9,并注册了我的第一个微信,我的非智能机时代彻底落幕。

那么,我如何看待我曾经受到的如此严格的管制呢?

总得来说我这一代人可能还好,我所感受到的与时代脱节的感觉更多集中于高中时代,信息爆炸的程度相较于现在还是差了不少。

但毫无疑问,如何与智能设备共处早就成了每个人的必修课。

题中被北大录取的女生,今年高考,那么就应该是05年左右出生,其实在她小学的时候智能机就已经相当普遍了。手机的确可以不用或者被限制使用,但是这样一种逆流而行的坚持又真的是可持续的吗?我年幼时需要和同学们发短信,年岁稍长就要用qq,而在二维码、移动支付已经如此普遍的当下,这样一种残酷的限制又伴随了多少牺牲呢?出去玩想扫个共享单车都不能,出门付钱难道带现金吗(当然,手环支付也不是不行)?

曾经历严格管制的我在大学解禁之后自然一发不可收拾,可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无比沉迷于手机,甚至至今都还没能做得很好。

人生的必修课是躲不了的,堵不如疏,引导正确使用才是上策。

然而我看题中女生的言语神态,看起来分明更像是配合媒体采访说的场面话,顺应家长们对孩子的焦虑,以一个已经摆脱苦海的过来人的身份轻描淡写说一句,还是得让老师家长管一管。

没手机和考北大之间当然没有那么强的决定关系,每一个没手机的学生都考上北大了吗?

看个乐呵就得了。

发布于 2023-07-24 10:31・IP 属地甘肃
猹拉图斯特拉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