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个回答

被北大录取女生分享经验时强调「没手机」,你上大学前有手机吗,是否会影响你的学习?

搜狐新闻
4个点赞 👍

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给出结论:手机的确很影响孩子学习。

在杭州一流中学班主任圈子里,这一点几乎是共识。

甚至在马化腾、比尔盖茨那里,这也是共识。

(当年跟深圳同行交流的时候,都说马的女儿周一到周五很遵守校规,不携带使用手机)

他们可是要靠手机和电脑赚钱的,面对记者提问,一样表示手机和电脑影响子女教育!

手机影响学习在四个地方:

第一,手机上诱惑多。黄赌毒乃至各种人类隐秘癖好,只要你有欲望,资本就敢冒险。青少年抵抗力不像成年人,一次错误就万劫不复。

我曾经就职的中学在浙江属于前列,每年年级里都会有4-5名学生药物成瘾,大部分少年接触这些起因只是好奇。国家把感冒药止咳糖浆都列成处方药了,也架不住淘宝和vx群网购。

而没有手机,以青少年活动能力,想获取这些东西很难!

以下截图自百度戒药吧。

第二:手机采用大数据分析强刺激模式影响使用者信息获取,而学习注定不可能全部是打怪闯关升级模式。

你玩游戏全程是三杀五杀或者超鬼,你社交全程推送在你爽点视频。通过强刺激吸引你一直在线。长此以往,面对学习你只会感觉很枯燥。而科研和学习本来就注定是枯燥的路。玩了手机再去学习就像夏天喝了冰可乐再喝茶,只会觉得寡淡无味。

第三:手机信息获取是黑盒。对年轻人来说,书本上的知识更客观公正。

我不否认一些学生天赋异禀,自制力强,能通过手机学习一些实用性知识,如计算机,外语。一些学习软件关卡设计能帮助学生掌握技能。但在对人生影响更大的思想领域,譬如社会学领域、你看一万篇知乎live,不如看六卷毛选加马克思选集。 手机是舆论输出场,价值是灌输而非平等传播。记住这点就行了。

譬如知乎不喜欢的观点可以禁言,但书本,不管你喜不喜欢,毛选就躺在那里,告诉你社会就是这样。课堂讨论,好的老师会鼓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观点,加以导引讨论,这种讨论不一定要有结果,但会告诉孩子们,真正的有价值的观点交流是什么样子,而手机给你看到的世界,是经过权力和资本双重筛选的,是以压倒(注意不是辩经,而是压倒,禁言封号大量组织跟帖,限流防止了解真相…)别人观点为目的,营造对自己有利的舆论场。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收割年轻人!

第四,手机是声光电输入,影响思维深度。

我在杭州教书的时候,学校一个有意思现象是:英语、舞蹈、历史地理老师特别鼓励使用手机,语文物理化学,尤其是数学老师特别恨手机。

原因很简单:手机在侧重背诵记忆和模仿的学科,能很好起到辅助教学作用。

而在需要集中思维深入思考的学科,手机只会起副作用。

古代说穷困出诗人,文章憎命达。又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

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声色犬马会影响一个人深度思考能力。

知乎有时候会毫不忌讳手机就是给穷人的奶头乐,但一旦有人说手机影响学习,立刻成了资本敌人。然而,奶头乐影响学习是中外几千年历史形成的共识。为什么指望手机是例外呢?

之所以精分到这个地步,一言以蔽之:利益作祟!

zhihu.com/question/5373

编辑于 2023-07-23 15:34・IP 属地安徽
芦苇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