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父母,见了太多孩子,每个孩子的禀赋真的千差万别。
我家老大,玩《我的世界》,所到之处常常一片狼藉,所搭的房子只要满足功能其它全无所谓。
而我家老二,玩《我的世界》,搭房子时每一块方块都要细细摆放,房子门口每个坑洞都必须填平了才舒服。
我家老大,写字那个潦草,只要完成作业就行;我为了让他有个体育爱好,便教他踢足球,至今对于足球,也算喜爱但也近乎无可无不可。
我朋友家一孩子,刚学写字时,感觉写不好便擦掉重写,直到写到自己满意为止;另外,很喜欢足球篮球,自己也经常去练球去看比赛,詹姆斯、杜兰特、梅西、C罗如数家珍,各种庆祝动作也是模仿的惟妙惟肖,周末也常要拉着我陪他踢球。
……
所以,我一直受不了某些专家一刀切式地要求孩子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也一直疑惑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自信。
回到问题:
就我家孩子而言,我不会奉行这种“不见可欲”的教育方式,我一直相信某些游戏的益智意义(当然要注意控制时间),而且也有担心,如果禁止游戏,或许有一天,当他接触游戏时,便如一个从没见过女人的和尚,顿时“佛心大乱”……PS:不少寒窗10年迈过高考的学霸,却在游戏初体验之后无法自拔
所以,对于孩子,个人觉得,核心还是因材施教,我们有时很难判断某种方式是否合理,毕竟每个对象总是千差万别,父母的教育目标也是各不相同(至少,这位屏蔽手机的女生,高考的地位可能在人生目标中权重极大,不过,这在当下完全可以理解)。
编辑于 2023-07-21 15:48・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