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个回答

被北大录取女生分享经验时强调「没手机」,你上大学前有手机吗,是否会影响你的学习?

搜狐新闻
4个点赞 👍

讲个笑话:


一天,一群人在一个高级酒店中乘坐电梯去楼上的餐厅。


在这群人中,有一个人在电梯里跳起舞来,有一个人不断地鼓掌,还有一个人一直在念诗。


最后,他们都顺利到达了楼上的餐厅。


当被问到是如何到达餐厅的时候:


跳舞的人说:“是我的舞步带我们上来的。”

鼓掌的人说:“是我的掌声推动了电梯。”

念诗的人则说:“是我的诗句给了我们力量。”


在分析成功上楼的原因时,他们都在论述自己的个人行为是如何发挥作用,但对电梯的作用,却只字不提。或是因为真的没看到,或是因为电梯是不能碰的话题。


家长想让孩子少玩手机,可以找个不玩手机被北大录取的新闻给孩子看。“你没考上北大,还不是你上学时候光玩手机!”


孩子想让家长给自己手机玩,也可以找一个天天玩手机最后考上清北的新闻,给家长看。“你看,我考不上清北,还不是你不努力。”


在这个新闻的评论下,一定会有大量的人,通过个人的经历,来反驳这个观点。比如自己上学时经常玩手机,或是考了很高的成绩,或是收获了爱情,或是意外的打开人生的另外一扇大门。


这种反驳,听起来很浪漫,甚至有些传奇。用来反驳「不玩手机」才能考上北大,是有力的。


但如果因此而沉迷于手机和网络,则也会犯过度归纳的逻辑谬误。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人们基于有限的观察或数据,得出过于宽泛的结论。实质上,它涉及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也就是从一部分的观察或经验中推断出关于整体的结论。


这种谬误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和复杂性。


当处理大量的信息和复杂的问题时,人们往往会尝试寻找简化的方法,而过度归纳就是这样的一种方法。然而,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它往往会过于简化问题,忽视了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得出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或不准确的。


有些论证,虽然也是经验,不是由逻辑推理或科学研究得出,但却能经历时间的考验。


比如中国有句古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对解释人的生活运势和成功的因素,让每个曾站上浪潮之巅或从浪潮之巅上掉下来的人,在心中都会不由得对这句话,竖起大拇哥。

编辑于 2023-07-23 00:58・IP 属地中国台湾
高健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