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个回答

如何解读刀郎新歌《罗刹海市》的歌词?

垃圾吧倒

近日,沉默已久的歌手刀郎发布了新歌《罗刹海市》,新歌一经发布,不仅让自己上了热搜,还将那英、汪峰、杨坤等一线明星推上了热搜榜。


随着新歌持续发酵,仅仅几天的时间,那英的评论区就被网友攻陷,评论数量超过了300万条。


对此,新京报给予了这首歌极高的评价,并发文称:刀郎归来并非为“复仇”,虚妄的“复仇论”正在掩盖《罗刹海市》这首歌的真正魅力。



那么刀郎新歌的背后都有哪些故事,这首新歌为什么会刷爆某些明星的评论区?


01

从一夜爆火到默默消失


说起刀郎,想必很多人的记忆仍停留在2011年,因为自那后,刀郎就淡出了音乐圈。


我对刀郎的认识最早还是在2004年,那时我上高中,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播放的都是刀郎的歌曲。


2004年,刀郎凭借歌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走红大江南北,并风靡全国。


2004年被称为华语乐坛神仙打架的一年,这一年林俊杰的《江南》、周杰伦的《七里香》、杨臣刚《老鼠爱大米》、庞龙《两只蝴蝶》等等好歌辈出。


然而,没有任何背景的刀郎却横空出世,发布的专辑销量达270万张,盗版销量达2000多万张,远超当时的一线明星。


刀郎从小有名气到爆火,只用了短短8个月,但是,当时乐坛的某些大腕却不喜欢刀郎,并在公开场合对刀郎的歌曲进行了评判。


当时作为“音乐风云榜”评委主席那英评价说:“刀郎的歌曲虽然销量高,但在美感方面较为欠缺,刀郎的歌并不具备审美标准,作品缺乏音乐性。”



之后,汪峰紧跟其后补刀,说道:“刀郎的出现,是中国流行音乐的悲哀。”



作为那英的好友,杨坤直接开口问道:“他那是音乐吗?”



面对乐坛大腕的非议和网友的吐槽,刀郎选择了沉默。


时间又回到2008年,这一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我大学刚毕业,刀郎的红歌集翻唱发布了,那些经典红歌经过刀郎的翻唱后,就像钢铁重新淬了火。


我尤其喜欢刀郎的《怀念战友》,感觉他把对战友的真挚情感唱到了极致,一个人听着听着就会流泪。


然而,外界的质疑声并没有停止,刀郎冷静后才明白,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混娱乐圈。


于是,在2011年,刀郎唱完十二场“谢谢你”巡回演出后,就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中。


02

《罗刹海市》背后的故事


《罗刹海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个故事,刀郎这首歌的歌词取材就来自这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叫马骥,是一个商人的儿子,他长相俊美、风度翩翩,周围的人都夸他面似潘安。


马骥不仅能歌善舞,而且才华横溢,14岁就考中了秀才,在当地颇有名气。


但是,马骥的父亲并不希望儿子继续读书,考取功名,而是希望他继承父业,成为一个商人。


于是,马骥便放下圣贤书,漂洋过海做起了贸易。


有一次,马骥出海经商的过程中,遭遇了飓风,商船偏离的航道,经过几天的漂泊,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岛上。


在岛上,马骥发现这里的人奇丑无比,然而,这里的人看到马骥来了,却喊他妖怪,吓得赶紧跑开了。


马骥走了很久,来到了一个山村,他发现这里的人,相貌倒有点像些人样,于是便与他们聊了起来。


马骥给他村民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并告诉他们自己来自中国,然后问他们为什么害怕自己?


这里的村民说道:“我们这里是罗刹国,听祖辈说,往西走两万六千里,有个地方叫中国,那里的人长得奇形怪状,今天看到你,我才相信了。”


马骥听后哭笑不得,说道:“什么叫奇形怪状,你们长得不是和我差不多嘛?”


村民听后笑呵呵地说:"对呀,所以我们是罗刹国中长得最丑的人,很多人见到我们都避之不及"


马骥又问村民:“那你们为什么这么穷?”


村民说:“我们罗刹国注重的不是才华,而是相貌,长得美的可以在朝廷做大官,次一等的做地方官,像我们这种长得丑的,往往会被父母遗弃。”


马骥听后不相信,倒要看看这个罗刹国的俊男到底长什么样?


于是,第二天村民带马骥去了都城,这时正值百官退朝,村民指责其中一个人说,这是我们的宰相。


马骥一看,傻眼了,这个宰相奇丑无比,两个耳朵往后长,鼻子有三个鼻孔,睫毛像帘子一样遮住了眼睛。


再往后看,那些王公大臣都是长得各个是狰狞怪异的丑八怪,倒是一些官职低的人,相貌还正常些。


马骥这下算是明白了,在罗刹国评判美丑的标准正好与中国黑白颠倒,自己的相貌在这里的确算是丑八怪。


马骥心想变丑还不容易,于是,用煤灰在自己的脸上乱涂乱摸,把头发搞得乱七八糟,说话时呲牙咧嘴。


结果,马骥凭借自己的打扮成功得到了国王的召见,并得到了国王的嘉奖,国王封马骥为下大夫。


然而,时间长了,文武百官发觉马骥的面目是假的,渐渐远离了他,马骥感觉自己被孤立,心中忐忑不安,于是,偷偷地跑了。


这就是《罗刹海市》的上半段的故事,刀郎的歌曲主要引用的也是小说中上半段的故事。


小说的下半段讲得是马骥来到了一个叫海市的地方,这里的人对相貌评判的标准正好与罗刹国相反,马骥在这里成为了龙王的座上宾,龙王还把女儿许配给了他。


后来,马骥因为思念故乡,依依不舍地与龙女分别,从此两人天各一方。


自马骥出海后,家乡的人们都说他已经死了,等他回到家后,马骥发现父母还健在,只有妻子已经改嫁,自此以后,马骥再也未娶妻纳妾。


03

《罗刹海市》为什么会引起如此热议?


蒲松龄借《罗刹海市》讽刺当时的世俗社会就和罗刹国一样,是一个以曲意逢迎丑态为美的世界。


就如同当时朝堂里的官员,同流合污的人,加官进爵,公正廉洁,为民请命的人,反而被视作魑魅魍魉,惨遭打压,不被重用。


蒲松龄的一生就非常坎坷,19岁才考上秀才,此后科举考试屡战屡败,直到72岁因为年龄才给了他一个贡生,朝廷给蒲松龄封了一个虚衔叫“儒学训导”,相当于现在的中学副校长。


刀郎发布新歌《罗刹海市》后,很多网友认为,刀郎沉寂多年,以更高级的方式通过歌词讽刺了早年批评过他音乐的歌手们,是一次“精准复仇”。


甚至有些人过分解读,直接把他歌词的一些表述,与某些歌手的名字进行了一一对应。


但是,也有些人认为,刀郎的格局并没有那么低,这首歌想表达的是一些更有价值、更深刻的东西。


刀郎的歌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藏着深刻的社会现实。


至于《罗刹海市》这首歌,刀郎到底想要表达什么,让我们把答案交给时间,现在我们不妨静下心来认真享受这首歌的魅力。

发布于 2023-07-29 08:40・IP 属地新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于行在路上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