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需要学习太极拳之类的吗?

- 1 个点赞 👍
可以学,也可以不学!这里,讲点「非科学」的东西。。。
第一个概念「同宗」,万物变化在「节奏」上,顺应「日月更替」以及「四季轮回」。这就是「变化同宗」。
而人或者活物的变化,未必符合「天象」,但是周期是相同的,相信不会有啥生物是以19个小时为周期,每天顺移 5 小时,以 19 天为一个周期。。。
另外,人或活物,本身也有类似「日月更替」「四季轮回」的消长变化。比如说:吃喝拉撒睡,就可以与之类比。
这种「同宗」的变化,我们可以假设「任何事物」都遵循,这样在「辩证」的时候,事物的表象变化总是会体现出「正负耦合」以及「整体平衡」的关系。这对判断「未知的表象」有一定的「前知」意义!
同样,既然万物都符合「日月更替」「四季轮回」的周期,那么就可以以「日月」「四季」作为尺子,来量「万物的变化周期」,一般情况下会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这个例外情况可能会比较多,因为事物之间也存在交互影响。但是一个系统的变化往往是较规律的。而对于「这样的规律」,只要能「对应上」,那么也可以「反证」,比如:一颗小草,也可以反映四季变化,以及「天象变化」。那么,抽象的讲,在整体「天地范围内」一切「同宗变化」都是「同心」的「圆」。
而对应于人,如果可以找到「同宗」的「源」,构建「对应关系」,那么也是可以「由表知里」的!而且这个「表里」的对应,不仅仅是「数值的对应」还有「变化同步」的对应。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对应,可以预知「变化」。
第二个概念「物性」,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非科学概念」。
我们把握身体是不讲究什么「理论规律」,该怎么用就怎么用。同样,类似我们熟练掌握某项技能,可以不需要思考,想要什么结果,就做什么事便是。。。
这就是对「物性」的理解,话说,这一般叫做「经验」,抽象的讲,这是一种对「因果」的把握!
一般来说,理论是构建一个辩证关系,建立量化关系,然后总结其中数理,进而可以形成「理论」。
而对于「实际事情的把握」通常是「不多,也不少」,是以一种对事物状态的「偶合」,即在一定精度的范围的「耦合」。这种「耦合」,可以从「外在」把握,这就是「表」,而从「内在」把握,就是「里」。而把握「里」一般时围绕一个「中」来把握「火候」。
这个「火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但是它的含义其实有点复杂,这里的「火」就像是抛开表象事物的「动机」,而「候」有点类似把脉,也是一种「过或不及」的「耦合」判断。而判断的基准是所谓的「中」。
所以,这个「中」就是「物性」,得之则可以把握「因果」。话说,这种「中」存于「神」中,直观上是「看」不到的,只是知道「自己能把握」而已。一般来说「心显性藏,心藏性显」。我们做事大多都不是完全把握的,总是有部分是「随性」而为的,注意力多一点,随性就少一点,反之则多一点。
话说,在中医体系里,所谓的「阴阳」就常常是「同宗」变化的「抽象指代」,而「火候」的「火」可以类同于「气」。
气者,无形也,以动为常,形静则「周行」,形动则为之「易」。
易者,阳上阴下定乾坤,阴阳相交似坎离(水火)。
大概就是这样,但是以上只是理论,实践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而实践「道理」,万事万物皆可为之。。。
比如说:观天象,日行周天360度,应日月变化。而日之升降,应四季变化。万物受天气而变,则与之「同宗」。
比如说:练太极拳,那么肢体随「神意」而变与之同宗,而「神意」之用为「火候」。
这些都是些「道理」与「体证」,可以说与「中医」无关,但是从「同源」的角度来讲,「道理」也是「相通」的。
话说,把握一个事物,也不能全凭感觉。。。(病人状态大体一看就有了基本的判断了)
而能「把握好火候」就意味着「阴阳平衡」,那么就可以「辩理」了!
阴阳嘛,此消彼长,前后相随,物极必反,这是基本道理,可以说只要明白基本道理,那么对「阴阳平衡」的任何事物的变化有了一定的前知。。。
比如说:呼吸,满吸必呼,尽呼必吸,前后相随,物极必反,这个还比较直观。。。
又比如说:吃饱了就不饿,这是此消彼长;而吃的再饱终究也还是要饿的,这是前后相随;而吃太饱了,必然就吃不下了,这是物极必反。。。这也是完全符合道理的嘛。。。
那么,吸和呼,吃和消化,这都可以视为阴阳之升降,而在表象的交替,可以视为阴阳的终始。而而阴阳物极必反,则是阴阳变化之征兆。对应天象,就是「二分二至」这样「四时」就定下来了。而「春夏秋冬」的变化趋势,就是「气」。再辩证与「气」的顺逆,这就「合」。无为则「周行」,为之「历纪」。那么,就可以穷变化了。进而在任意时候,都可以知道相对的「位置」,而知道位置就可以定「中」。这样就对变化有了相对「整体」的了解了,从宏观上把握变化,知其定位,这样就是一种「时空观」下的「事物认知」!
就如观一颗小草,我们不仅知道从种子发芽到枯萎结种的整个周期,还能分时,知道其生长收藏,以日月定其气变化而度数。这样,前后知因果,左右知平衡,顺天以得其利,逆天以自强,食万物而自肥,敛性以自益,把握好火候,怎么好怎么来呗。。。。
上面一段其实就是《黄帝内经》里的「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的道理。
但是,要注意,此天地非彼天地,此日月非彼日月,它们更像是定位(天地)或度量(周行)的标准的「名」。
发布于 2023-07-21 18:44・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高风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mo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镜花水月 - 0 个点赞 👍
只是当成体育课进行练习,如果是针推系的同学,太极拳是必修的课程。如果其它专业也就是体育课一样练习。
因为中医是传统医学,而武术是传统体育中最为经典的代表,彼此是有相通的理论体系。所以有全国中医院校武术比赛的赛事,不过大多都会招一些特长生,来代表本校的比赛。
发布于 2023-07-21 22:59・IP 属地福建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福州禅武 - 0 个点赞 👍
对,可以学也可以不学,为了自身的健康来说还是学一点更好一些,觉得难的话八段锦也是首推的功法。目前我们这边的大医院护士大夫都在练八段锦。毕竟按照中医说法,治病的过程会有一个过气的问题。就是病人的气会传到医生的身上。有些身体不好的会容易中病邪。这跟戴不戴口罩没有关系。戴了还是会过过来,所以建议用气功的办法把这个病气排出体外,不会留下病根。
发布于 2023-07-21 09:54・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怡新佳润康源张生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Hank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夜马奔槽满力钻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老田 - 0 个点赞 👍
牛逼,以舞入医,以医入道了,钟南山水平高原来是因为哑铃举的好
太极大师都是中医大师是吧,怎么不找太极大师看病呢?
内科院士给我做手术我都不敢接受
而且最后还留了个退路,结果不理想就直接开除出队伍
编辑于 2023-07-22 10:24・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钱敏涛 - 0 个点赞 👍
我认为在从事中医时有必要和太极理法相连系。比如,阴阳论述中医也通过阴阳辨证去做个调理。太极就是阴阳正反转之关系。两者之间只有互通关系。无有对立。
发布于 2023-07-22 10:1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心通太合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逸飞 - 0 个点赞 👍
鄙人在大学工作过12年,没听说过中医专业还要学太极拳。部分大学的体育课确实有太极拳课程,但是也不是强制性必须练到什么程度。就算考试也是练得好的打高分,练不好的保及格,哪个体育老师能让学生不及格。
发布于 2023-07-22 11:1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鬼谷子下山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bdv001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ahaxiki - 0 个点赞 👍
太极拳,是中医院校体育课的特色。而且,不但要学太极拳,还有五禽戏、八段锦等。针推专业还有易筋经等气功的学习。更适合中国人的体质。
总之,强身健体这方面,中医类专业可是拉满了,可以受用终身。
发布于 2023-07-22 10:43・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风之回想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王洪岩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道法自然 - 0 个点赞 👍
这似乎不是需要学习的问题。
而应该是学习中医后会认可、喜欢、推崇太极拳这类更适合国人的传统健身方法,如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站桩……
随时随地,拳打卧牛之地,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有效而简捷。
编辑于 2023-07-22 16:11・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SYLGLHPY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启兰兮 - 0 个点赞 👍
不需要,你可以选修太极拳,八段锦,气功太极剑,同时也可以选修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如果游泳池修好了恐怕还有游泳,不过我个人建议你没有喜欢的运动就选修太极拳这类,北京中医药大学曾经力压北京体育学院获得北京大学生女子足球比赛的冠军,所以项目课程还是挺累的
编辑于 2023-07-22 17:4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骷髅森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烽火戏诸侯 - 0 个点赞 👍
谢邀。如果有这个机会,最好学一学。不练功的人,是没有办法成为一名好的中医医师的。医武同源亦同宗,见贤而不能思齐,不可以为良医。
如果是只学汤剂的,那稍微还可以理解,毕竟相对来说只是动脑而已。特别是有学针灸或者推按正骨方向的医生,如果不练功,是没办法利用自己的神气带动别人的神气的,上工都是治神的。不练功的人,推拿正骨久了,都会把自己伤的骨头变形。再说了,每一种治疗手段都有它的边界。因为脊柱侧弯导致的部分内脏问题,靠汤剂来调理,是没办法解决的。
当然,也不一定是要练太极拳,其他内家的拳也是可以的。太极拳在这方面特别厉害就是,最终练的也是神。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吧!
我的这篇文章,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看
编辑于 2023-07-22 19:2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玄心雕龍 - 0 个点赞 👍
功法是人与自然交流的技术,掌握后才能体悟人体与自然关系,中医是调理身体与自然关系的医术,不会功法咋能真治病救人?这也是中医和西医之分,也是科学没有涉及到的领域。所以中医没法科学。如果把太极拳当做广播体操那就失去了意义。
发布于 2023-07-22 19:24・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美丽传道佟庆兴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自私有理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屠奉三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甲子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ffage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神仙 - 0 个点赞 👍
如果是从事针灸推拿专业的,手上一定要有功夫,有内劲才会效果好,不光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站桩都是必修项目。这不仅仅是考试的问题,而是要真正练出来的。
个人推荐形意拳、八卦掌、朱砂掌等功夫。形意的三体式、劈拳,八卦的单换掌很容易练出劲贯指尖的功夫来。
发布于 2023-07-23 18:1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道法自然 - 0 个点赞 👍
中医治病有很多种方法,用药只是其中一种,其他的还有砭石、针灸、艾灸、导引按跷等,本来还有祝由,现在已经不用了。太极拳就属于导引按跷其中的导引。导引是通过各种动作调理身心,顺畅气机,按跷是通过按摩的手段达到这一目的。导引是自己治疗,而按跷是他人治疗。徐文兵说按跷是很高级的治疗手段。但是按摩要达到治病的效果,手法肯定要重,短期内不能多次按摩,要不然身体受不了。导引的话天天都可以做,相对来说导引限制更少,效果更好。中医学一门正宗的拳法,用来教病人养神练气,还是很好的。我自己就特别想找一个正宗的内家高手教导自己学习站桩呼吸,导引练气,可惜找不到靠谱的。
发布于 2023-07-23 22:38・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时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