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满怀期待地看了电影,看完以后,愤怒,难过,不甘各种各样的情绪萦绕心头,久久不能平静,甚至一个多月过去了,今天一想起这部电影心里依然五味杂陈。
其中最让我不能接受的就是李白,对,《长安三万里》中的李白实在是太不靠谱儿了!简直就是一个酒蒙子!
所以最初我是愤怒的,有了一种偶像被丑化的不平。
但是我毕竟是了解李白的生平的,知道他是商人之子不能科举,知道他两次入赘,知道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知道他修仙走终南捷径一心求官,也知道他一掷千金,还知道他投奔了永王……
《长安三万里》里高适的视角是从崇拜,到平视,再到俯视一点一点转换的。
而这种转换非常容易让人代入,所以一定程度上也迫使我打破了崇拜,尝试着平视甚至俯视李白。
而这种体验又让我不得不承认,李白确实就是那么不靠谱儿的一个人!
如果我是皇帝,我肯定不会重用李白。恃才傲物,政治天真,关键是还喝酒误事。
如果我是武将,我肯定不会任用李白。好逸恶劳,自大任性,不服调配。
如果我是女人,我肯定不会嫁给李白。不治经济,一掷千金,夜不归宿。
如果我是孩子,我不想做李白的孩子。不管不顾,整日烂醉,家无积财。
是的,李白不是一个好臣子,好军官,好丈夫,好父亲,以世俗的标准,他真的就是一身毛病,极不靠谱儿的酒蒙子。
除了千古诗句,他的一生乏善可陈!
当我意识到这点的时候,便陷入了难以平复的难过之中。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这么多年来,每每有了这些不敬的念头,我都有意识地回避,因为我不愿意正视李白的缺点。
我愿意相信他是百年不遇的大才,能如卧龙一般力挽狂澜。
我愿意相信他是不染凡尘的谪仙,好似陶潜一样不屑功名。
我愿意相信他是剑术高绝的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我愿意相信他是至情至性的情种,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我愿意相信当时那个时代对李白不公,奸佞当朝,权贵勾连,埋没了他的才华,否则他将仰天大笑出门去,扶摇直上九万里。
……
可是当这部电影逼着我去诘问,去探究,去思考的时候。
那些年少时期投在李白身上的幻影都经不住推敲,我不得不承认我心中李白并不是真正的李白。
与我而言,李白是一个符号,是一种象征,是至死不渝自由和浪漫,无论逆顺的达观和快乐。
我知道此生与这些美好无关,所以愿意相信有那么一个人能够活出我向往的快意和精彩。
但,这并不是实事。
现实中的李白并不自由,也没有那么达观。
自由的人不需要呼唤自由,达观的人没必要写出达观。
李白的诗里那些不在乎,不害怕,不计较并非是真的不在乎,不害怕,不计较。
真正的不在乎,不害怕,不计较,对这些事成败得失如同喝水睡觉一样视若平常,哪里会有如此强烈的表达欲?
李白在乎名利,害怕平庸,计较得失,他不懂人情世故,不知隐忍蛰伏,不善左右逢源,没有政治头脑。
所有这些能够世俗意义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技能他都不及格,可是他不学,顽固地我行我素,致死不肯妥协。
他这样的人,吃不得委屈,耐不得寂寞,受不了冷落,学不会诡诈。
所以,他不可能萧何一样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也没办法像张良一样明善知进退,明哲保身;
也不可能像陈平一样长袖善舞,左右逢源;
更不要说如韩信那样百战不殆,以弱胜强。
用兵,治国,理政,奇谋,无一所长,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太可能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当然,李白是一个有趣的人。宴会有了他就不会冷场,他能带给人快乐,能让人开怀,可以让人短暂忘记人生苦短。
他更像是一个电影明星,一个当红歌手,一个超级网红。家喻户晓,名扬四海,但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是的,我对李白的所有偏爱,源于我不肯接受李白的缺点,本质上也是一种另类的追星。
而追星最底层的逻辑源自不甘,不甘平庸,不甘凡俗,不甘接受现实的无聊。
因为不甘所以要幻想,因为幻想所以美化了偶像,因为美化所以对许多东西视而不见。
难以放下的执念,叶公好龙的偏爱,自欺欺人罢了。
《长安三万里》杜撰了许多桥段,美化了高适和杜甫,有人说这些都不真实,但其实这才是对李白写实的。
小说是用虚构来写实,历史是用实事来说谎。
小说更能触动人心是因为事和人都是假的,但是情感,体验,道理是真的。
历史总是枯燥乏味是因为人和事都是真的,可是感受,心情,道理是假的。
对于李白,如果他不是盲目自信,不是自大狂傲,不是呼酒买醉,不是天真乐观,哪里能写出那些自己都不信的千古诗句?
我的问题与李白无关,只与我自己有关。我需要放弃所有的幻想,接受自己的平凡,然后坦然面对李白的缺点,欣赏他独一无二的才华。
不再让李白承担我的期待,而是让李白回归李白。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是值得去做的事。
我们终要解放强加给他人的期待,担负起自己的所有,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于我而言,也许恰在此刻,机缘已到。
我知道,李白不可能在乎千年后一个平凡人的对他的看法。
但我还是想说:“谢谢你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时候告诉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