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怎么看“污名化”这个词,以“小姐”为例,小姐以前是恭维词,千金小姐,一般大户人家的女孩子才配称为小姐,一般人家的女孩子称闺女就已经是尊称了,称丫头儿是平常的。而小姐现在成了风尘女的代名词了,被彻底污名化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一群人或者一个事物不论他好不好,以一个名号表述他,大家就会认为他不好,这个名号就叫污名,而以前这个名号是褒义,后来变成贬义了,这个过程叫污名化。我的解释。
那么计划经济在1980年代之前肯定是褒义的,是我国的国家经济体制,那个时期市场经济是与自由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绑定的是贬义的。
1980年代首先释放了农村经济的“计划经济”,释放了人民公社在经济领域的管理权,农民实行联产承包的自主经营,开始了(恢复了)农业领域的市场经济实验。…。
1980年代初期党中央对过去的30年做出了明确结论,其中讲到,到1976年国家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说大众对计划经济的反感应该是从这个时间开始的,也就是从改开开始的。
无论是党还是政府还是民众,在那个时候是基本共识的,当然会有不认同的群体存在,但是绝大多数人是赞成改革开放的,然而当时没有就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做深入的批判,而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态度,避开争论,大力推进。
经过近40年的市场经济实践,我们的国家已经跨入发达国家的门槛,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却迟迟没有突破,我们的市场经济滑向了最差的权贵资本主义方向。也是在这个时候,计划经济开始回潮了,放在15年前,你鼓吹计划经济是会被大家嘲笑的,为什么?因为市场经济发展如此成功,印证出过去的错误来源于计划经济,就这么简单,而且前苏联体系的瓦解,全世界几乎没有了纯计划经济的国体存在了,(朝鲜除外)。
不需要谁刻意去污名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那今天呢?为什么会有人为计划经济喊冤?
前面说了,我国的市场经济滑向了权贵资本主义的方向,我学过一点儿马克思理论的皮毛,马克思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也有垄断寡头经济的危害的细致分析,而我们一样不少地都占全了。自然有一部分人希望回到计划经济,因为政治体制依然是过去的体制。
现在其实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回到过去,政治体制不变,经济体制也回到计划经济。还一种是,坚持市场经济不动摇,同步改革政治体制,使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依法治国,遏制权贵资本主义。
我赞成后一种方式,我也欣喜地看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至少否定了回到计划经济的猜测。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