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如何评价格蕾塔·葛韦格执导,玛格特·罗比、瑞恩·高斯林主演的电影《芭比》?

太一
19个点赞 👍

看了《芭比》,我也大概理解为什么一开始影院把它作为儿童片来排片了,就剧情而言,其实用了很多童话式的处理方式,比如芭比乐园的设定,以及芭比前往人类世界寻找主人,从芭比乐园到现实世界的方式也挺童话的——穿溜溜鞋。这没什么逻辑可言,但是作为一个童话设定是可以的。

画面风格上,非常粉嫩,芭比乐园也搞得非常梦幻,再加上又载歌载舞,确实会很容易被当作儿童片。

但实际上《芭比》的故事内核又不是一个儿童片,它讲的反父权,反男权世界,或者换句话说,本质上,是探讨男性和女性该如何相处。

《芭比》对父权社会的讽刺还是很辛辣的,这种讽刺主要是通过肯来表现的,肯和芭比从芭比乐园来到了现实世界,遇到一个女士问路,对他十分客气,他便觉得这是因为自己是个男人,他便有了自信,觉得自己是个男人,就可以去做很多工作。去面试那些工作时,别人问他工作能力和经验,他很吃惊地说:“不是是男人就行吗?”

这显然是在讽刺男性在工作中的享有更多的机会,同时也讽刺男性的理由当然,觉得自己是个男人,就理所当然得到一些机会。这是明显的性别优越的思维。

肯在现实世界学到了一些父权统治的“知识”,于是立刻将其用到了芭比世界,洗脑芭比世界的女性,推翻了以往由女性统治的政权,建立了以男性为主的统治体系。

芭比们在推翻肯的统治的过程中,也对男性的一些行为进行了讽刺,比如普信、渣,比如脏乱。芭比刚从现实世界里回到芭比世界里,肯对他说,她有两个选择,其中一个选择是“做他短暂的女朋友”,这就是渣的体现,将女性视为工具。而后来,芭比为了推翻肯的统治,同意做他女朋友,在芭比去找他时,他收拾了一下屋子,屋子肯定是被弄得一团糟的。

此外,在和芭比约会时,肯居然自我陶醉地唱了四个多小时的歌。讽刺得可谓淋漓尽致。

而作为一个男性而言,我觉得《芭比》的笑点其实恰恰来自于这些讽刺。

说实话,我看的场次女性居多,她们在看电影时也偶尔发出笑声,但是很明显笑点和作为男性的我不一样。作为男性,我认为《芭比》没有想象中好笑,而好笑的部分则基本都是对男性的讽刺的部分。比如上文中提到的肯自以为是的求职,统治芭比世界,对芭比说话时的趾高气扬的态度,以及弹吉他时的自以为是,包括此后的内讧。

另外的笑点则来自于芭比乐园的幕后老板,他们的虚伪则是令人会心一笑的,尤其是在追逐逃走的芭比时,还要保持着上下级的秩序,坐电梯老板一定要在前面,也只有他才能摁电梯按钮,包括在闸门前,芭比直接翻过去,而他们却站在闸门前刷卡,保持着优雅,其实就是维持着虚假的优雅,守着虚伪的规矩。

我的笑点基本来自于这些桥段,但由于我所在场次貌似除我之外没有男性,所以我都忍住了没笑出声,以免和大家不同频会尴尬。

《芭比》的结局,算是一个大团圆,男性和女性达成了理解——主要是女性理解了男性。女性重新取得了芭比乐园的统治权,但是,她们愿意把一部分的权力让渡给男性,比如让男性担任法院的长官,虽然是下级法院的长官。也就是说,其实算是男女平权的思维。

芭比乐园的故事其实很像人类社会的进化史,最先是母系社会,此后进入父系社会,最终演变成平权社会。只不过电影中的平权并不那么彻底,而现实中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电影中是女性占主导位置,而现实中,目前为止,弱势的一方也许还是女性。

电影中芭比最终选择了去现实世界做人,也许她也想像芭比的创始人一样,想看看自己的女儿,未来能走多远吧。

选择成为人,也许才是芭比最好的归宿,只有如此,她才不再是商品,不再因为有没有市场或受追捧,或淘汰。简而言之,成为人,才不至于被物化为商品。事实上,作为芭比乐园的幕后老板,并不在意是男性统治芭比世界还是女性统治芭比世界,他所在乎的只是,哪种形态的芭比会受到市场的追捧,带来更好的经济价值。

总体而言,《芭比》是好看的,但是是那种荒诞辛辣的好看,与此同时,粉嫩的画面也非常赏心悦目。不过实话说,作为男性,它既没有让我感到冒犯,也没有带来意料之外的震撼,也许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常年混迹网络的人,对于反父亲、平权这样的议题已经不再陌生,《芭比》只是以荒诞的形式再次探讨了这一话题,并没有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

不过纵然如此,《芭比》还是值得一看的,至少让更多人参与到男性女性该如何构建更公平的世界的思考和讨论中来,一起探寻更公平、合理的相处方式。在这一点上而言,它的出现意义非凡。

我也不知道真正公平的世界是怎样的,但至少是,男人不因为是男人而得到优待,女人不因为是女人而被作为附属品。

编辑于 2023-07-28 22:34・IP 属地北京
晏耀飞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