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人观看了由洪兰教授主讲的《脑科学课堂——大脑与生活》,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整理,希望大家阅读后能有所启发。
洪兰教授,台湾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台湾第一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台湾教育部终身学习推展委员会委员。
1、改变大脑的三要素:学习、运动、情绪。
大脑具有4个脑叶,分别为前脑、顶叶、颞叶、枕叶(视觉皮质),顶叶和颞叶的交界处为听觉皮质,其中前脑是人体大脑的“总裁脑”,具有计划、策略和情绪控制的功能,因此若前脑受伤,则人格改变。
2、大脑传递讯息的工具:①电流(=电脉冲);②神经传导物质。
(1)反复做一件事情,神经纤维外部的髓鞘增厚,人体的生物电通过神经纤维的速度增快,可以提高个体的反应能力。
(2)多巴胺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传导物质,用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与人体的情欲和感觉有关,主要用来传递兴奋和开心的信息,如果人体缺乏多巴胺,儿童易患ADHD(过度注意力缺失),老人易患帕金森病。
(3)血清张素是一种很古老的神经细胞传导物质,其90%存在于人体的小肠中,其余10%存在于人体的大脑中,血清张素与人体的情绪、睡眠、动机有直接的联系。
(4)正肾上腺素与人体的注意力有直接关系。

3、不是所有的神经细胞都可以再生的,唯二可再生神经细胞:①嗅觉皮质的嗅脑;②海马回。
(1)人体大脑嗅觉皮质的嗅脑是90天神经细胞再生一次。
(2)海马回主要负责人体的记忆,是人体的“记忆工厂”,若海马回受伤,人体易患失忆症、阿兹海默症等。顶叶主要负责人体记忆的储存。
4、改变是大脑的天性。
(1)人体的大脑遵循海伯定律,即同步发射的神经回路是同一个东西(大脑对同步活动的神经是不加区分的)。
(2)认知储备:当人体每次使用大脑之后,大脑的某些结构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3)大脑的可塑性极高,且是用进废退的,会因环境而改变。
(4)主动会改变大脑,而被动没有。
(5)大脑、观念和行为的关系:大脑产生观念,观念引导行为,行为改变大脑。
(6)每一个人都是过去经验的总和,你过去的经验造就了现在的你。
(7)生命只有走过才能了解,往前看才是活下去的正确方式。
(8)形塑我们的不是经验,而是回应经验的方式。
5、学习是神经回路的改变和强化。
(1)智慧是神经连接的密度。神经细胞之间保持密切的连接和牢固的回路,人体提取记忆的能力更加快速,学习才能更加有效。
(2)神经与智慧的关系:①神经元之间连接的方式是由基因决定的;②神经元连接的密度是后天经验所决定的。人体的创造力与神经连接的密度是有直接联系的。
(3)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每天都需要去练习。
(4)勤能补拙,熟能生巧。
(5)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6)一心不二用,学习更高效。前脑作为大脑的总裁脑,是大脑的“资源分配者”,当人体一心多用时,“资源”被大脑不同部位所分配,而大脑里的“资源”总量一定,“资源”不能用到指定一件事情所对应大脑的部位,故大脑运行时容易出错。
(7)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当习惯成为人体的自然行为后,大脑分配的“资源”将变少,从而降低大脑的负担。当某种行为成为人体的习惯,则该习惯即为人体的“第二本能”,从而减少大脑的“资源分配”,并降低大脑的负担。坏习惯养成后,人们需耗费更多的力气去改掉。
(8)教妇初来,教而婴孩。
(9)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10)模仿是最原始的学习,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小孩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长大,只会按你本身的方式长大。
(11)学会有效学习。只有主动的学习,神经元之间才会连接。

6、情绪应控制在自己手上。
(1)情绪是认知对情境的解释。没有人使你不快乐,只有你自己使你自己不快乐。
(2)情绪、心情和性情的区别:情绪是最小的单位;心情可以是几天;性情则是长时间的累积。三者持续的时间由短到长依次为情绪<心情<性情。
(3)大脑中的杏仁核与人体的情绪有直接关系。
(4)外在表现可以强化情绪。当脸部肌肉处于微笑的状态,大脑接受来自脸部肌肉的信号,而大脑与身体可双向沟通,即使此刻人体处于消极的情绪,大脑也会弱化这种消极情绪,从而强化由外在表现所引发的“微笑”情绪。
(5)真笑使用边缘系统,而假笑使用运动皮质区。
(6)人体的情绪与问题解决的成效有直接关系。当人体处于焦虑状态时,大脑将一部分“资源”分配于管理焦虑的部位;当人体处于放松状态时,大脑将全部“资源”集中于解决问题上。
(7)情绪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积极情绪时人体的免疫力要比消极情绪时的强。
(8)情绪影响人体的压力荷尔蒙以及身体发炎指标。压力荷尔蒙(糖皮质素)对人体是极端不利的,而长期保持消极情绪的人容易产生压力荷尔蒙,同时血浆纤维蛋白质增加的浓度升高,从而诱发人体发炎。
(9)心与脑是一体两面。
(10)正面冥想可以舒缓不好情绪。
(11)情绪改变大脑。
(12)情绪比理智更重要,人体受情绪控制要远比理智大。
(13)人不是理性的动物。
7、与压力共生。
(1)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一定是一个有压力的人生。
(2)压力伤害身心。当人体处于压力的状态下,人体将分泌压力荷尔蒙(糖皮质素),而压力荷尔蒙会伤害大脑的发育,同时使人体心跳加快、肌肉紧张。
(3)压力使人冒险。压力会削弱大脑前额叶皮质的功能,而前额叶皮质是人体管理理智的大脑部位,同时强化杏仁核的情绪功能。
(4)长期的压力会使人失去评估危险的能力。
(5)攻击他人会使压力降低。
(6)压力使人自私。
(7)压力会影响人体的工作记忆。
(8)压力会导致人体无法聚焦重点,也会使人卡住无法反应。
(9)压力之下,人体难以变通。
(10)与压力共生的一种方式是,用一个思想取代另一个思想,找到工作的意义,从而看得起自己。
(11)对抗压力的方式:①提升自己的能力;②想办法与人和睦相处;③从压力的本质学习。
8、情绪、压力和健康的关系。
(1)心态改变身态。
(2)如何感到快乐?①快乐的原因;②不能有负面的情绪;③要有意义。
(3)烦恼来自于攀比,因此不做无意义的攀比。
(4)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自己跟自己的关系。要让所有人都尊重你,只需你自己始终如一/表里如一,做一个有原则的人。
(5)帮助别人可以增加自信,自信可以改变自己目前对压力的看法,同时增强解决自身困境的能力。
(6)把压力转换为希望。
(7)学会正向接触。
(8)解除压力的方法:①帮助别人以建立信心;②改变心态,改变命运。
9、记忆的本质。
(1)海马回主要负责人体的记忆,是人体的“记忆工厂”,若海马回受伤,人体易患失忆症、阿兹海默症等。顶叶主要负责人体记忆的储存。
(2)失忆症主要分为前向失忆和后向失忆两种。前向失忆的人忘记发病后的事物,而后向失忆的人忘记发病前的事物。
(3)记忆分为登陆、储存、提取三个阶段,其中登陆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
(4)开头/第一印象/登陆阶段的重要性。
(5)认知是对后天的解释。
(6)记忆可分为内隐和外显,还可分为视觉记忆、嗅觉记忆、味觉记忆等,按储存方式还可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其中内隐是指已经学习了的技能,外显是指过去的经验和事实资讯。
(7)失忆症失去的只是情境记忆。
(8)记忆储存在神经突触中。陈述性记忆(外显)储存在人体大脑的颞叶中,而程序性记忆储存在人体大脑皮质下的基底核中,习惯性记忆储存在人体大脑的回路中。
10、如何提高记忆力。
(1)如何提高记忆力?①睡眠充足(生理上);②了解记忆的本质(策略上)。
(2)策略上提高记忆力的方法:①要有意义;②一定的熟悉度;③情绪平稳。
(3)情绪会影响记忆。
(4)长期记忆是对信息的深度处理和组织记忆。
(5)学习的四支柱:①注意力;②主动参与;③错误的回馈;④固化。
(6)最好的记忆方法:①间隔效应;②困难的提取(如自我测验等)。

11、睡眠的重要性。
(1)睡眠可以改变生活的形态。睡眠是身体在休息,而大脑在工作,此时大脑在补充白天消耗掉的神经传导物质(如血清张素、正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其中,血清张素和正肾上腺素与人体的学习、注意力、情绪等有直接关系,生长激素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同时可修补身体上的损伤。
(2)睡眠主要分为速眼运动(做梦)和非速眼运动(不做梦)两种,两者脑波不同。人体睡眠时一定有在做梦,且做梦的频次为4~5次,若人体不做梦,其学习将会严重受损。
(3)早上是心智警觉的高峰,此时大脑存在许多新鲜的神经传导物质,故早上是人体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段
(4)晚饭过后碳水化合物会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变成血清张素的前身,从而提高人体的记忆力
(5)各阶段所接收信息的过程:①清醒时接收外部信息;②非速眼运动时反思信息;③速眼运动时综合信息。
(6)分段睡眠:①前半段为非速眼运动(反思);②后半段为速眼运动(技术性)。人体睡醒前的两个小时左右主要负责技术性记忆的整理。
(7)睡眠可以固化记忆。

12、睡眠和情绪、记忆的关系。
(1)睡眠很重要,且影响广泛。睡眠不足是引发躁郁症、忧虑症、两极症等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会影响神经突触中蛋白质的制造,从而影响记忆力。
(2)睡眠与记忆、健康和创造力均有关。
(3)在不同睡眠时间下,人体注意力的观察实验:
第1组:连续三天(72小时)不睡觉;第2组:每天晚上睡4小时,连续两个星期;第3组:每天晚上睡6小时,连续两个星期;第4组:每天晚上睡8小时,连续两个星期。研究结果表明,第1组人体的注意力急剧下降,失误率严重;第2组连续6天后其人体的表现与24小时不睡觉是一样的,连续11天后其表现与48小时不睡觉是一样的;第3组连续10天后,其人体的表现与24小时不睡觉是一样的。
(4)睡眠少于3小时,人体免疫力下降50%。
(5)补眠是不正确的说法。
(6)压力肥胖。长期的压力诱发人体失眠,而睡眠不足将使人体的饥饿素增加,瘦体素减少,从而引起人体肥胖。
13、睡眠和健康的关系。
(1)睡眠充足的好处:增强记忆力、创造力、抵抗力以及对异性的吸引力。
(2)睡眠与健康的关系:①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②降低失智风险;③减少癌症几率;④降低忧郁程度。
(3)人体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大脑分泌的蓝斑核增多,人体的认知退化减少。
(4)如何减缓认知退化?①睡眠需充足;②持续学习新事物。
(5)影响睡眠的学习是无效的。
(6)身心放松,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状态。
14、阅读和创造力的关系。
(1)阅读和创造力是有直接关系的,创造力需要有丰富的背景知识。阅读使得大脑中神经元连接紧密,并为创造力提供所需的神经机制。
(2)天道酬勤,学道酬苦,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艺道酬心。
(3)精熟的基本功才能成就创造力。
(4)阅读改变大脑,阅读在大脑走过必留下痕迹。
(5)阅读是吸取信息最快的方式。
(6)阅读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根本。
(7)不要被他人的作品限制自己的想象。

15、如何增加创造力。
(1)创造力本质上是神经回路的活化。
(2)创造力是超强的联想力。
(3)经验受到时空的限制,而文字超越时空的限制。
(4)从不同角度看事情。
(5)阅读与创造力的关系:①阅读让想象力奔驰;②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根本;③创造力是想象力的实践。
16、运动与学习的关系。
(1)运动能促使人体产生许多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如多巴胺、血清张素、正肾上腺素、神经滋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因子、第一类型胰岛素生长因子等。
(2)神经滋养因子BDNF的作用:①产生血清胺和麸胺酸,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②固化记忆。
(3)运动有助于管理人体长期记忆、改善情绪障碍和免疫系统、抑制压力荷尔蒙的产生。
(4)血管内皮因子帮助人体建造新的微血管,与纤维母细胞共同促进身体组织的生长。
(5)运动的好处:①帮助学习;②舒解情绪;③增强免疫系统;④抵抗老化。
(6)健全的心寓于健全的身。

17、智力与大脑的关系。
(1)开窍的早晚与基因有关。
(2)努力是有收获的。
(3)智慧与大脑的关系:①神经元之间连接的方式是由基因决定的;②神经元连接的密度是后天经验所决定的。
(4)环境比基因更重要。环境噪音过大将影响人体的智力(IQ)。
(5)智力可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
(6)基因与成就没有正相关。
(7)一份天才,九分努力。
18、沟通的艺术。
(1)沟通为什么会出问题?①认知在不同层次;②语言表达不精准;③心中已有成见;④同音字造成误会;⑤性别不同,理解不同。
(2)人们只听想听的,只看想看的。
(3)大脑以推论的方式自动将细节填满。
(4)重要的事情,当面沟通。
(5)从他人的观点看事情。
(6)背景知识决定自身的看法、想法。
(7)沟通在于诚。
(8)男生和女生不良的沟通主要来自大脑结构的差异。男生分泌血清张素的速度要比女生的要快得多;因男生的杏仁核要比女生的大,故男生比较喜欢透过竞争来合作,而女生更趋向于透过协调来合作。
(9)荷尔蒙影响沟通方式。
(10)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使人忘记爱情。

19、知觉与错觉。
(1)眼见不为真。
(2)人体的右脑主要负责辨识事物。
(3)人体的知觉受背景架构的影响。
(4)错觉是认知架构对视觉讯息的解释。
(5)不是因为看见而相信,是因为相信而看见。
20、身心健康。
(1)安慰剂效应。
(2)蛋黄中的胆碱可以促进人体所需乙酸胆碱的生成,乙酸胆碱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神经传导物质之一,主要负责将大脑的讯息传输到肌肉。
(3)大脑中包含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两种神经细胞,其中胶质细胞主要负责大脑胆固醇的生成,而胆固醇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物质之一,如神经元的髓鞘、性激素、细胞膜等均需要胆固醇,因此缺少胆固醇会影响大脑的健康,易患舞蹈症、巴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
(4)人体压力大的时候可摄取一定量的维他命C。维他命C是身体制造胶原蛋白的要素之一,可把人体中的自由基转化为无害的分子,同时与多巴胺、血清张素、正肾上腺素等的制造有关。
(5)镁元素可把络氨酸转换成多巴胺,其中络氨酸是人体许多神经传导物质的“先行物”,与血清张素、正肾上腺素等的合成有关;同时镁元素还可促进人体葡萄糖的新陈代谢,并产生能量。
(6)快乐很简单,其实“简单”也是一种快乐。
(7)社会支持。
(8)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是互补的。
21、符合大脑科学的人生态度。
(1)态度决定命运。
(2)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3)乌纱略戴心情变,黄阁旋登面目新。
(4)人生是不停地在做决定,你不做决定,而由别人帮你做决定,其实那也是一个决定。
(5)选择只是开始,圆满完成它才是目标。
(6)“恩”,由淡而浓;“威”,自严而宽。
(7)埋怨就像骑木马,让你有事可做,可是不会前进一步。
(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9)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10)任难任之事,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有知而无言。
(11)尽人事,听天命。
(12)了解自己的长处,接受自己的短处,用长处与人竞争。
(13)多说一点为什么,少说一点不可以。
(14)为人点灯,明在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