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打开,世界都会变大。
马斯克的格局是星辰大海,相比于一点利润率的降低,马斯克更关心特斯拉能够卖出去多少辆车。
毕竟马斯克关注的是科技与软件,斯凯在布局未来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特斯拉的利润来源更多的是自动驾驶软件与服务,而不是硬件利润。
就像现在的智能电视,价格越来越低,但是会员卖的越来越贵,这是同一个道理。
北京时间周四早上,特斯拉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这家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车品牌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创下多个纪录,营收再创新高,增长到 249.2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7%,毛利率下降到 18.1%,去年同期为 26%。

特斯拉的生产和交付能力持续上升,第一季度特斯拉交付 422,875 辆,上半年共交付 889,015 辆,比去年同期高 57%,今年两季度的交付量均打破了这家公司的纪录。
特斯拉的规模效应已经形成,就像滚滚洪流朝着历史前进的方向奔涌而去。
在这个时刻,紧随这个洪流的方向才是正确的选择,而不是为了利润而去踩刹车。
面对友商激烈的竞争,特斯拉只有发挥其规模效应的优势,降价,大胆的降价,才能抢占更多的市场。
未来的特斯拉,就是一个个智能的移动终端,形成马斯克的交通帝国!
未来的特斯拉可能会越来越便宜,但是智能驾驶服务可能会越来越贵。
依托于马斯克的技术布局,智能自动驾驶会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用车环境形成不同的收费体系。
其实这也给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如果特斯拉持续的降价,会倒逼相关的汽车产业链加大技术研发,降低生产成本。
也会促进其他品牌的汽车厂商改变竞争策略。
特斯拉的降价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效应。
在我们国内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有一部分厂商会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倒闭。

在以后的汽车发展的过程中,厂商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硬件之间配置的竞争,更多的是软件与智能驾驶服务的竞争。
现在中国的新势力品牌,比如说蔚来、小鹏、理想都在做自己的城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未来他们的竞争力怎么样?能否适应中国的路况?能否改变中国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这些都是一个疑问?
如果特斯拉通过降低车辆价格占据市场。但同时提升自动智能驾驶服务的费用,我们国内的汽车厂商会如何跟进呢?
这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发布于 2023-07-21 17:06・IP 属地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