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个回答

社区食堂爆火,近日有「传媒女硕士辞职开办社区食堂」,社区食堂能化解年轻人的健康焦虑吗?

搜狐新闻

这哪是什么健康焦虑,分明就是生存焦虑嘛。

15元4菜一汤,说实话,放眼整个重庆市渝中区,这个价格可以说是没有的。

可能只有新华路路边的流动盒饭,或是陕西路巷巷头的摊摊快餐可以勉强PK一下。其它地方,拜托,随便一碗小面都是7元好不好,加点儿杂酱则是12元,如果有酸菜肉丝则是15元,要是有牛肉牛筋的话,嘿嘿,少说也是22元起步……

而且,我说这个价格,算是比较良心的。上次嘴贱,随便找了家老字号面馆,点了一份店内的招牌红烧牛肉面,结果直接花掉38元!

就算是乡村基这种号称平民伙食的连锁快餐,最便宜的香菇鸡饭,现在都要16元/碗了~由此可见,15元4菜一汤的价格是多么的亲民,多么的给钱包减负~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么低的价格,做出来的东西到底行不行?之前我也有这种想法,后来在袁家岗医院学院后门那儿吃过之后,就彻底打消了顾虑。

我去的那家食堂比较显眼,就在街边边。店不大,整个区域也不过能摆下六张快餐桌而已。一进店铺就感觉很整洁、很明亮。地上没有汤水、废纸,桌椅上也没有餐余垃圾和油渍,屋内有空调开放和免费的饮品,整体氛围还是很OK。

菜品都是普通家常菜,没得飞禽走兽,也没得鲍鱼龙虾,但鸡鸭鱼肉齐全。食材看上去很新鲜,色泽也不错,里面没有小强兄弟,也没有鼠头鸭脖。味道只能说一般,大致跟大米先生差不多,但价格仅有大米先生的一半。

来就餐的顾客大多是:悠闲的老年人、周围打工的保安、市政环卫工人、建筑工地民工……据说很多老人都不住在附近,是大家口口相传,才专程搭乘公交车慕名而来。

总的说来,这种社区食堂基本上满足了广大底层消费者“让大家吃饱,更要吃好”的朴素需求。

至于为什么火爆,算个账就清楚了。

一个普通打工人,如果不去社区食堂,那么早餐2根油条+1杯豆浆,6元;中餐,大米先生或乡村基22元,晚上省一点,吃碗三鲜米线,10元,那一天的总花费就是38元,一月伙食花费大概就是1140元;

如果选择社区食堂,早餐5元,中餐15元,晚餐15元,一天加起来就是35元,一月就是1050元。

两者相比,一个月就相差了100元左右。而且,第一种方案不稳定,花费很可能还要上浮,因为不可能有人天天吃同样的套餐,晚上还只吃不加肉的米线吧?

社区食堂就不一样,菜品每天更换,不重样,也不用担心天天涨价。这样的持续性肯定更好,可以让你很长一段时间在那儿打卡不难受。

最重要的是真的是把价格打下去了。这个价格对有钱的小伙伴来说,可能是不算什么,但对底层消费者来说,真是是比较重要的。

建筑农民工就不说了,退休老人、环卫工人,你猜他们一月的工资会有多少?我前公司给保洁人员开出的工资1800元/月!后来重庆市最低工资标准调到了2000/2100元/月,为了不违规,才勉强涨到了2000元/月。一个月让他们再多花几十元去吃饭,他们是真的吃不起~~

所以,社区食堂首先解决的,真不是健康焦虑,而是生存焦虑。

温饱都没解决,哪会去想小康呢?

发布于 2023-07-23 11:48・IP 属地重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人生回旋的木马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