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也有这样的社区食堂,主旨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有的社区还有老人的日托服务。重点是这是社会服务,而非老人节约。
当然年轻人去吃食堂,也没人看你身份证核对年龄。但这会化解年轻人的焦虑?
但如果一个社会都在勤俭节约,是会衰退的。鼓励消费就是把社会经济活跃起来,或者主流媒体说的“刺激消费”,年轻人都去吃食堂,那势必就会形成躺平经济的循环。
硕士辞职去开15块的盒饭食堂,显然是社会的倒退。不应该鼓励,我甚至质疑这个传媒专业的硕士如此之举,带有强烈的“自媒体色彩”。
任何社会都有约定俗成的规则,那就是硕士研究生大概率不会去经营社区食堂。因为那是十足的资源浪费;年轻人也不应该去蹭吃老年食堂,而是要为社区提供义务志愿者服务。
牛头不对马嘴的事情,不可能持久。风马不相及的资源错配,则会陷入萧条的泥潭。
下次说说美国的社区服务,包括老人日托系统,和学龄儿童的reading center。那是人家花了一个世纪总结出来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啥我们的地方基层不虚心学习,也来个弯道超车呢?
发布于 2023-07-23 07:50・IP 属地上海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