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可以检定自由派的成分。
你同意国产电影保护月吗?同意,因为中国电影需要成长需要保护。
你同意取消国产电影保护月吗?反对,因为需要抵制美国文化霸权。
Knock Knock,开门,自由贸易!

就高赞那个说法,碟中谍7排片和同期上映的茶啊二中差不多,倒回十年好莱坞电影哪能是这个待遇?
碟中谍6就避开了国产电影保护月,2018年8月31日开始上映,正好卡在国产保护月最后一天。然而和美国7月26日上映,足足晚了一个月。然而在偷拍影像流出的情况下,碟中谍6仍然在中国票房头三天斩获5亿,最后交出12亿票房的成绩单,成为该系列中国票房之最。
碟中谍7目前首周头三天票房不如碟中谍6,除了排片率不高,还和宣发不到位有关。美国演员和编剧工会双双罢工,碟中谍7在罢工前夕上映,后面的宣发工作就停止了,国内自然也没什么计划,更不太可能有主演来到国内宣传造势。
不过,我想提出另外一个观点,就是中美糟糕的关系势必会影响到美国产品在华。比如在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和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好莱坞电影均有一定程度的波及。历次中美关系摩擦,好莱坞电影均收到波及。
但是,这次可能和前几次都不太一样。碟中谍6和7都主打汤姆克鲁斯真实上阵,年近六旬的阿汤哥还能奔跑吗?好莱坞今年上半年的电影质量不如以往,再加上政治正确问题,导致好莱坞电影被群嘲,观众对好莱坞电影预期走低,碟中谍7有一定程度误伤。
我也不否认观众对好莱坞大片故事模式厌倦,但是和美国文化霸权旁落没有一点关系。二十年前好莱坞电影大行其道的时候,有人觉得是美国文化霸权吗?不都是照着好莱坞电影模式去追赶吗?
当年宝莲灯的出炉,就是为了对抗好莱坞电影搞出来的争气作品。诚然中国电影举国之力能做出来,但是这套模式没有很好的留下去,最终无以为继。
本土文化更容易被民众接受,反而被好莱坞杀爆,证明了中国电影不行,而不是什么文化霸权。复仇者联盟1那个翻译堪称灾难,你要是懂英语的话,根本无法接受复1那个翻译。尼罗河上的惨案之所以成为一代人的回忆,除了小说故事精彩,上译的翻译堪称经典,毕克等老配音演员精彩配音。为什么没有好的传承?没有体系啊。
很多评论都愿意把碟中谍7票房走低和美国文化霸权式微挂钩,去论证美国文化在国内遇冷或者是走低。如果从结论来论述的话,那么这种论点确实有一定的正确性。就像开头提问的那样,你们愿不愿意取消国产电影保护月,在没有国产电影保护月的保护下,中国电影是否具有和外国电影一较高下的能力,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外来电影有个天然的劣势就是语言转换和文化接受,好莱坞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之所以能够大杀四方,打得中国电影节节败退,就是依靠成熟工业化流水线作业,能够推出一部又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故事架构,彼时的好莱坞电影都是很成熟的。而彼时的中国电影,除了Von裤子、陈凯歌、张艺谋等少数电影人能够达到好莱坞电影制作标准。更多的电影人都是手工作坊形式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业化概念。
为什么我在内娱是否走下坡路中反复强调2023年这个时间点?历经十七年的保护主义,终于我们看到中国电影有了和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一较高下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仅仅摸到了电影化门槛,在2023年才摸到成熟电影制作模式。以港台为首的手工作坊式XX班,因为无法长期制作和发展被时代而唾弃。现代中国电影受到港台影响极大,进入新千年后进入到内地市场,确实吹了一阵新风。但是在手工作坊模式下严重依赖个人水平,港台电影在新千年之后下滑,到现在无以为继。尤其是香港电影演来演去就是那么几个题材,演员无非是那几个人,形成了阶级固化。
面孔都是那几个,题材都是那几个,连港台自己都不推崇的东西,拿到内地来自然没有说服力。
为什么称流浪地球2是工业化门槛?因为郭帆导演为中国电影留下一套成熟拍摄制作体系。
比如,拍摄的时间计划,在某某时间到某某时间,我们需要完成从第A到第G的拍摄。在国内电影拍摄过程中,随意性非常大,基本上不存在什么拍摄计划。
郭帆导演还专门请了百位北影学生,专门记录拍摄中的存在的问题。就这种态度值得任何行业的人学习,只有在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进步。
郭帆导演还讲了一件事儿,就是给演员放饭。在流浪地球1中,有不少演员饿一天拍摄,而有些演员吃了两顿饭。其实放饭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这么多剧组工作人员分开放饭,能让所有人都吃上饭从而有精神头拍摄,这都需要一套合理体系。遗憾的是很多中国电影拍摄剧组都无法做到,能让演员吃上热饭这在中国电影电视剧拍摄过程中都是了不起的事儿,可见中国电影电视剧运营水平之低。

回到碟中谍7上,汤姆克鲁斯依旧可以吊打内娱各路人马,碟中谍系列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汤姆克鲁斯真刀真枪上阵。阿汤哥经过一年训练掌握了滑翔伞和摩托车越野等其他技能,该片所有的特技动作均为汤姆克鲁斯亲自完成。在碟中谍7官方拍摄过程中,充分引入科学计算,力求把演员危险降到最低。同时,碟7的运算团队还把演员动作更加合理化,从而让电影更加科学,避免了演员受伤。
大家都知道吴京在战狼2中拍摄受伤,谢楠要求吴京以后少拍这种动作片,这也是战狼3迟迟没有下文的原因。中国电影缺的就是阿汤哥这种科学精神,如果吴京能够引入科学技术团队,那么吴京本人受伤会更少,不至于重伤的地步,这也都是中国电影需要学习的。
中国演员现在各种替身,吊威亚有替身,后背有替身,武打戏有替身,什么什么都有替身,可能就吻戏没替身。就连台词说错都没关系,后期配音就完了,嘴型都可以在AI帮助下可以改可以抠。像阿汤哥这种老派崇尚真刀真枪的电影人真的不多了,全球能够自己完成动作戏份的演员也不多。
最后,碟中谍7仅上映7天,和前作相比票房确实有一定退步。但是上升到票房扑街,结论有点太早。7抢在好莱坞双工会罢工前上映是无奈之举,加上又撞到国产电影保护月,票房双杀疲软肯定会有。此外,我强烈反对把碟中谍7等电影在华遇冷和美国文化霸权破灭挂钩,中国电影在2023年突然开始注重内容,而不是重IP和演员。在历经17年保护,中国电影终于成长起来。然而这一切仅仅是让中国电影成长,还没有达到产业的高度,仅仅是让中国电影追上,并且摸到了电影工业化和流水线作业的门槛。我们仍然需要意识到中国电影的不足,而不是胡乱吹中国电影业爆发。碟中谍7和未来上映的奥本海默,依旧是中国电影触不可及的距离。美国文化产业可以占到美国GDP的25%,中国文化产业才刚刚突破4.5%。
大约是十年前也有过一波电影行业的爆发,各路人马纷纷进入到电影行业,最终拍了一堆烂片出来,让人看到中国电影依旧还是那个德行,从而引发溃退潮。希望这次不要再上演类似的剧情,因为中国电影再也受不起这种溃退。
路还很长,庆幸的是时间站在我们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