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有没有过一方兵力太多战场摆不开,前军溃败但后军顶上反败为胜的野战战役?

- 7 个点赞 👍
热知识~
古代全世界只有唐军可以做到军师级纵队突击。
————————————————
看看这个话题下的回答~有几个是审题的:地形狭窄大军展不开的前提
什么垓下之战,井陉之战,长平之战都有~~~
编辑于 2023-08-15 09:0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遥想当年少年勇 - 0 个点赞 👍
我们人尽皆知的背水一战就是啊。
井陉之战,韩信派两千轻骑绕后,一万人背水列阵,他带着剩下兵力出击不利后溃退,退到河边,背水列阵的一万人挡住敌军主力,这时候韩信大喊一声“退无可退,诸君何不奋力而战!”于是溃退的部队重新集结形成战斗力。
赵军看到汉军溃退,以为汉军已败,纷纷追击抢功,奔着把汉军赶下河去,连守营的兵力都跑了出来,结果打到河边打不动了。而之前的两千轻骑在守营兵出营后轻易拿下赵军军营。赵军发现前边汉军越打越猛,再看后边军营丢失,二十万赵军就此士气崩溃,韩信一战灭赵。
编辑于 2023-07-18 18:50・IP 属地中国查看全文>>
轩辕吱吱 - 0 个点赞 👍
垓下之战。
《史记•高祖本纪》
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发布于 2023-07-18 21:0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西伯利亚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weixinjun - 0 个点赞 👍
战场狭窄,我方兵力无法展开,只能投入部份兵力进攻。这种情况下,溃败就溃败,不需要射杀友军。因为敌人不敢追击,只要追击就会破坏阵型,阵型乱了就毫无战斗力,会被对面反打。你怎么确定对面不是故意溃败,引诱你追击呢?就算你十拿九稳,你也不敢追击,因为对面还有大半军队的军阵完好,你敢追击,他就敢迎上来反打你。溃军冲击我方阵型?不存在的,每个方阵都有一定的间隔,溃军都是从间隔退下来,然后在军官的安抚下重新聚拢。哪种情况需要射杀友军呢?兵无战心,一打就溃,军官往往是第一个溃的。被射杀的往往是军官,先把带头跑路的军官杀了,再杀士兵。说白了,这种军队是跑路跑习惯了,从上到下都这样。督战队吓唬的不是士兵,而是军官。只要军官勇敢,士兵往往不会比军官先跑路。
正常军队作战的时候是不会溃败的,因为纪律上不允许。士兵敢跑,会被伍长杀掉,因为伍长不杀逃兵,事后被杀的就是伍长。士兵也不敢单独跑路,因为伍长被杀,士兵连坐处斩。一个方阵发现自己渐渐的打不过,军官会下令后退,让后边的方阵上来接替,大家都是有序轮换。当然,还有更高效的方式,接战方阵原地不动,预备队穿插上去完成轮换。这种对组织度要求比较高,能做这种战术动作的军队,一般不会吃败仗,只有敌人吃败仗的份。如果没有预备队,扛不住压力,那就后退,让左右友军方阵承受压力,这样做往往会导致全军阵型开始变形混乱,进而引发败势。这个时候就看统帅有没有后手布置,如果啥战术都拿不出来,那就输定。
正规军作战,不会瞬间全军溃败,溃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退一点,我也退一点,最后大家都在退,士气在退的过程里一点点滑落,直到大家退的越来越没有次序,比谁退的快,从整齐的漫步步退逐渐变成快步步退,隐隐向跑步后退发展的趋势。最终形成共识,溃败不可避免,于是大家都心安理得的溃败,讲的就是一个法不责众。溃兵会引起后边方阵的恐慌,但是不至于跟着一起崩溃或者被带崩,纪律在那摆着的,你没上去打过,你凭什么跟着溃败,真觉得军法官的刀不够锋利?你一家老小不怕连坐杀头?
这种全军溃败的情况,很少发生在正规军身上。真正的溃败是将帅下令撤退以后,这个时候是毫无战斗力的,如果敌人敢追击,就会全军溃败。真正难的就是怎么保证有序撤退,既要撤退还要有能力作战。也就是说,要有人上去顶,争取时间让大军完成撤退。又或者,能保留部份兵力不乱,始终跟在将帅的身边,只要有部份力量不乱,就能打反击,这样敌人就不敢追。
另外,对面快步后退,我方就同样的速度追上去?不存在的,军队战斗力靠的是组织度,什么是组织度?就是你的军阵是否整齐。军队作战,是军官喊一下或者敲鼓一声,士兵前进一步,步伐不整齐就要停下来整形。所以,正常情况是,对面方阵觉得自己扛不住压力,快步撤下去,我方只能慢步前压,看着对面预备队顶上来,跟我继续打。甚至于,我方都不敢前压,要等中军大旗的指令。因为军阵是多层方阵,方阵后边还有方阵,跟你接敌的方阵如果是引诱你前压,你一头扎进去,可能就被三面夹击。头铁的一头扎进去,然后被对面暴打,引发战线空隙,带动全军败势的战例挺多的。你一头扎进去,被夹住了,统帅都没法救你,只能眼睁睁看你被吃掉。只有一种部队敢这样做,他们的任务就是破阵或者陷阵,打退面前的方阵,然后一头扎进去,顶着三面夹击的压力,继续往前顶,把敌方所有的预备力量全部吸引过来堵缺口并且牵制住,把敌人的整个大阵硬生生搅乱。
所以你说的这种狭窄地形,交战部队溃败下来的情况,压根不存在。因为对面不敢追击,你又何谈溃败。真有哪个脑残统帅敢追,我就敢叫他全军覆灭。或者说,只要对面敢追击,那他就是输定。除非你带的是乌合之众,他们一个方阵能干翻你十个方阵,那你顶上去也没卵用,照样被干翻。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阵型几乎没啥用。这种例子是有的,有个叫张黑闼的家伙跟李世民对打,为了保证自己的战线宽度跟李世民一样宽,他把大军背河列阵,而且只有一排,然后他居然跟李世民从白天打到黑夜,然后在夜晚撤退。也许你没直观的印象,那么我说下正常的军阵厚度,一个长方形方阵,一般有3到6排人甚至更多,横向多个方阵组成第一横,后边是第二横,第三横。张黑闼的第一横只有单薄的一排人,而且他只有这一排人,现在知道他有多猛了吧!这家伙后来跟李世民决战,轻骑兵被李世民的重骑兵杀溃,靠着步兵硬刚李世民的步骑,李世民的重骑兵反复找机会冲击张黑闼的步兵,从中午反复尝试直到夜晚,张黑闼的步兵依然死战。张黑闼背水列阵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他怕李世民数倍兵力,绕道他背后夹击。背水列阵,李世民就不能绕背夹击。还有就是,张黑闼这个时候断粮了,他的军队是顶着断粮和骑兵被打溃的压力,己方兵力大劣势的情况下,跟李世民死战到底,打成平手。不过张黑闼夜晚带着亲信逃走了,把全军出卖了,导致全军失去信心,只能投降。
发布于 2023-07-19 01:5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还有这种操作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威武大熊猫 - 0 个点赞 👍
长平之战。由于战场地形复杂,且赵军构筑兼顾防线,双方都无法完全展开兵力决战。
赵括领军后,迅速以主力西渡丹水,正面强袭秦军,一度击破秦军前锋。
然而秦军兵力雄厚,且在隐秘到来的武安君白起指挥下修筑了西山岭防线。初战败退、遭受重创的秦军依托这条防线挡住了攻势,并从两翼出奇兵,北取赵军后方防线百里石长城,南下高平、穿插后东进故关与北线奇兵会和,完成对赵军主力合围,切断其粮道。
赵军就此陷入绝境。虽然其战力依然强悍,不断在反击战中给予秦军大量杀伤,但最终因粮草不济难以维系、主将率队突围阵亡而全军投降。
如果秦军主将不是白起、兵力再稍弱一些,历史上对赵括的评价说不定就要改写了。
发布于 2023-07-23 19:1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神秘教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