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灰犀牛依旧是今年且长期要面临的问题,灰犀牛的特点是大而缓慢加速,明显的、高概率的但又是往往被大家忽略的问题,或者说过去几十年的高增长让人们过于过于自信,对缓慢走来的两头灰犀牛的认识和应对不足,最终可能导致各类政策开始关注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闪躲了。
两个灰犀牛分别是:消费相对产出不足的传统经济问题,另一个是债务偿还周期的现代金融风险问题。也就是我们经济体既出现了传统经济周期的问题,也出现了现代金融周期的问题。
我们经济体是非常特殊的,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产出国,但又把凯恩斯主义用到了极致,且还做了一些风险和收益的分隔,有人获得收益不承担风险,有人承担风险有不保证权益。结合过去的发展关注点在于效率而牺牲的一定的公平,这就导致了我国其实没有严格意义的中产阶层,而更加倾向于分为先富起来和后富起来的群体。
先富起来的基数小,但消费能力强力,但一个人也不可能卖一百个电视,一百套家具放在家里,更加倾向于一些奢侈品消费,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就是拿廉价劳动力创造的商品去国外换高附加值的高税收的奢侈品,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稳坐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但这类东西根本无法成为内部经济循环的支撑,或者说带动的产业链效率并不高。
反过来,另一部分则努力的为生存基本物资存款,谁还没点欲望和消费意愿,只是财富结构不合理情况下,不敢去消费升级,没有消费,企业就没有利润,也就没有了就业机会,为了少数的岗位,大家进一步内卷,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又只敢贡献半个人的消费,婚育房,基本就力不从心了。
所以消费不足与居民财富结构和负债状况密切相关,好像没有哪个主要发展中经济体可以把居民负债搞到63%的,这就是一个悖论,居民的收入增长放缓,而还要扩大投资和消费,只能用金融工具把未来几十年的预期收入拿出来,放在短期内贡献出来,代价则是未来几十年来还债。
经济金融危机的本质都是财富结构的问题,这就导致了我们将长期面临这两头灰犀牛,而解决办法看起来不是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而是继续靠“金融”工具提供所谓的信贷支撑,比如汽车消费贷款,房贷的门槛下降,好像今年借的钱刺激消费,以后不用还一样,寅吃卯粮,卯粮吃完之后呢?现在的两个问题其实就是过去十几年积累的问题,不转向大概只会让灰犀牛加速。
至于改善的方向,在前几年提出这两个灰犀牛的时候已经配套写了很多长篇了,大致可以总结为上中下三策,上策分配和税收改革、中策日本模式,政府举债置换居民债务,下策是在举债扩张这条路走到黑了,先过了今年再说。
最后呢,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是一帆风顺的,有问题解决问题没什么好担心的,就怕不愿意正视问题,让灰犀牛加速到难以回避和修正。
相关推荐:
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读者有兴趣去专栏看系列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