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科普一下
到底是什么意思,省的看不明白。
来龙去脉大致是:
野蛮生长的那几年,深圳很多人暴富,结果很多有钱人想买大面积来提高舒适度,当成金融流通硬通货。导致开发商做了很多大面积(大面积单价高一些,利润多一些,刚需小面积利润低一些,一般南向都是大面积,刚需是北向,开发商很聪明),政府一看不行啊,本来就应该多做点小面积满足刚需,房子不光是炒房,还应该顾及民生啊,于是规定,开发商建的某个楼的面积中,小面积必须占大多数,也就是90平米以下的房子的数量,必须要占这个楼盘的70%以上,大面积不能超过整个楼盘的30%(面积超过90就算大面积,因为90一下收税总价的1%,而90以上是收税总价的1.5%)。否则不给预售证。
那怎么办,已经做了,但以后没证怎么卖,于是开发商脑子灵光一闪,只要把面积一分为二上提交给官方不就行了。反正官方又不会去核实,而且即便是核实,我就说这个大面积其实是两套房,不是一套。这样一弄,原本不满足90平方以下的房子数量占70%,数据就会倾斜到正常以内,就是合法的。
官方原本的目的是让开发商开发更多的刚需房,满足更多的民生,开发商脑子异常发达。于是设法满足了官方要求,其实并没有从本质合法。但官方没办法和查案一样核实,就导致这样的楼盘并没有出现法律风险。
结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开发商就绕过政策,比如建了一个130方的房子,就弄到两个房产证上,分别是80方,和50方,这样两张证,官方核查的时候就以为就两套房,就符合政策,就是合法开发,其实实际上还是一套房,但有两个证书。是逃开了官方,又满足了做继续做大面积卖的目的。
这样的坏处是,人家一卖就要卖“两套”,实际还是一套,但是对业主来说,卖房的时候可以分开卖,但本质上还是要买家一次买两个,大面积本身单价其实更高的,分开两套以后其实反而价格低,而且不好卖。在深圳大部分区域,130方的单价比80方房子的单价要高。因为本身就是舒适性,价格高点也正常,又不是刚需,但如果证书是分开的,那就看上去是一个50的房子和一个80的小房子,设置价格的时候,就会明显单价比那些真的是80方的房子贵。于是不容易有人看房只觉得扯淡。
现在政策又允许恢复原来的一整张证了
这群人就来排队了。
目的是为了合一以后,就还是按照大面积卖,大平层的单价本身就比两个小房子的单价贵。
所以他们说“合一以后就可以多卖500万了”
原因是,如果不合一,在网站上卖房是要挂两个链接的,单价明显比那种不是“双拼”的价格摆的高,所以无人无津。
现在可以合一了。
那就光明正大一个链接,大平层,高单价了。
其实,可能是事与愿违,因为整个行情都不行了。再怎么修改,都改变不了市场目前横盘的状态。但能合一,当然是要合一,即便是不能多赚500万,也应该合一,因为以后还是要卖的。以前他们卖过来就是当成金融属性的流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