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单机游戏已是相对廉价的娱乐方式了,为什么父母还是见不得孩子在房间里打游戏?

- 1632 个点赞 👍
小学的时候同学来我家,正商量玩什么,我爸在旁边突然说:你们互相背课文玩
你看,在父母眼里还是有更廉价的娱乐方式的,不需要买游戏机不需要买游戏卡连电视都不用开
缺点就是几次这种情况之后,再也没有同学来我家了
这时候我爸会说:你得和同学搞好关系,你看看你现在,同学都不找你玩了
编辑于 2023-08-14 11:0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WhatTheDuck - 9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Huhfaa - 628 个点赞 👍
这时候我可以把我以前的回答整合一下了——
因为中国的文化底色是保守主义+实用主义,对于一个不能立刻变现的东西只会是毫无价值,发展得极端一点就是功利主义,而电脑游戏恰恰既不“保守”也不“实用”,所以处于中国文化鄙视链的底端,略好于黄、赌、毒,比吸烟、喝酒严重,在社会的普遍认知里属于一种处于灰色地带,应当被禁止或严格管控的行为。爱玩游戏的孩子不是疯就是傻,属于某种不可名状的精神疾病范畴,容易出现行为不受控制等情况,基本处于犯罪边缘。父母能有高于这个层级的认知是一种幸运,达不到属于常态,他们当然见不得自己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看了我下文里各路官媒专家如何轮番上阵的就懂了。
现在开始拿出论据:
第一章 官方层面
2018年新华社主办《半月谈》杂志(给不懂的人说一下这就是官媒,而且级别相当可以)连发多篇文章表示“电子游戏摧毁新生代”:
如何评价半月谈「低龄化边缘化:成瘾性电子游戏正摧毁我们的新生代」?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0137943
半月谈连发三文:对电子鸦片应像缉毒打黑一样进行清剿
《我们难道穷到靠牺牲心智和精神来赚钱? 该打一场“电子鸦片战争”了》
《“电子鸦片”终成社会毒瘤:虚拟的世界将会摧毁我们的新生代!》
《有贩毒利润而无贩毒风险:对“电子鸦片”应像缉毒打黑一样清剿》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众所周知,没到100岁都是未成年:
官方要求未成年仅周五六日和法定节假日可玩 1 小时网络游戏,将给娱乐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556099
同年,央视网发布微博称游戏改变大脑结构,“极大损伤智力”:
媒体称长期沉迷网游会改变孩子大脑结构,与阿尔茨海默症相似,这是真的吗?该怎样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841874
也是在2021年8月,央视制作节目:
[共同关注]一问到底·“最严”新规出台 如何严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让孩子远离网游 学校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那么这个“最严”新规到底有多严呢?答案是从每天1.5小时压缩到每周3小时:
关于最严新规这部分内容,人民咨询也有报道,我们看看内容:
齐抓共管 让未成年人远离网游
近期,不少家长反映,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使许多家长苦不堪言,成了民心之痛,希望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严格落实实名验证,进一步限制、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苦不堪言”、“民心之痛”,诸位可以掂量掂量。
还是2021年8月,比央视还早,《经济参考报》发表题为《「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的文章,文中对游戏的评价是:“不可低估的影响”、“精神鸦片”、“电子毒品”、“毁掉一代人”、“游戏危害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共识”。
媒体发文称「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警惕网络游戏危害,及早合理规范。此文释放了什么信号?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6894720
2021年十月,央视财经称游戏成瘾属“精神疾病”:
高度警惕!“游戏成瘾”属于精神疾病,或改变大脑结构!
那么到底多严重呢?会造成“额叶功能损伤”:
北京回龙观医院主任医师牛雅娟表示,玩游戏孩子的大脑,他的额叶功能出现一些损伤,和正常的孩子相比,控制力下降、认知功能也受到了一些影响。牛雅娟介绍,她在接诊的过程中发现,她接诊的大部分青少年介于正常玩游戏与游戏障碍之间,被称为“危害性游戏行为”的状态。
对于上文提到的“最严新规”还存在的漏洞怎么办呢?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呼吁完善举报渠道:
那么是不是所有游戏都不可以玩呢?也不是,“正能量”游戏是可以玩的:
中宣部称「推出一批主旋律鲜明、正能量充沛的高品质网络游戏」,其中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1886081
第二章 民间层面
2019年的热播剧《亲爱的,热爱的》第一集,一个非常明显的电竞比赛被强行和谐为“网络安全巡回赛”。
从2016年开始就不断有家长投诉举报各类游戏,米哈游也没少吃投诉,可以看看实名举报下的评论区,这下真·“玩原神玩的”了:
自2022年开始,百名家长成立「反网游联盟」呼吁铲除网游:
如何看待百名家长成立「反网游联盟」呼吁铲除网游并称「我们孩子没有希望了」?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0352356
家长成立“反网游联盟”,街头高喊“铲除网游”:我们的孩子没有希望了_哔哩哔哩_bilibili
并不是年轻人就一定支持游戏,以知乎为例,一样有很多反对意见并不一定都是中老年人来提问的:
- GTA是否应当被认定为不良游戏?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6310301 ——这里提问者认为游戏应当传达“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 周围很多中产家庭教育孩子,都骄傲的说孩子在家时候家里连电视都不开的,更别说打游戏了,这样真的很正确吗?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526365 ——在不少家庭看来,孩子“不打游戏”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
- 为什么家长会认为游戏是资本主义国家造出来毒害中国人的?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056841
- 就算孩子把所有电子游戏都玩成了世界第一,又有什么用?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092489 ——这个问法就很符合实用主义的底色
- 打游戏是否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杀手?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0081268
- 游戏内容中,对孩子成长有教育意义吗?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0907509
- 打游戏伤了无数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什么还发展游戏市场?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0078056
- 安徽将在全省范围内整治剧本杀行业,这会对该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避免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保障其身心健康?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4172191 ——剧本杀其实也属于广义上的游戏
- 远大集团董事长称「这代年轻人变傻了,被数字化弄成了电脑儿童」,如何评价这一说法?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2927738 ——大boss也是这么看问题的
- 如何阻止孩子打游戏?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1775146
- 游戏产业是否推动了显卡乃至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0321265 ——提问者其实对这个联系是半信半疑的,也就是说依旧心存疑虑
- 全国人大代表李燕建议「停止向未成年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如何看待此建议?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7681635 ——人大代表的提案
- 部分人都提倡禁止游戏,你怎么看?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9005632
- 游戏是否毒害了有志青年?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968543
- 游戏公司是不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你认为游戏公司对这个社会有什么作用?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7671914 ——实用主义底色
- 游戏行业是不是浪费生产力?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8000802 ——“游戏行业用了很多高水平知识分子和社会资源,但是对第一第二产业没有一点贡献,第三产业这种旁门左道是不是浪费了宝贵的生产力,不利于中国智造的国家战略?”还是实用主义底色
综上,你觉得一个父母会怎么看待游戏这东西?
发布于 2023-08-16 18:0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邵非 - 531 个点赞 👍
我觉得,上代人过得太辛苦了,整个人生都是生产然后把收益投入到再生产,看你闲着比他自己亏钱还难受。而且尤其不知道如何跟下一代建立有效的情感连接。
我一直想从自己开始改变这个事情。
我从小就是游戏迷,但就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家长管得严,一直都偷偷摸摸的玩。
家里从我记事起就有仿版FC,但是没多久就藏起来了。后来有过小霸王,但没啥游戏。于是我经常蹭叔叔的MD和SFC,经常跑小伙伴家里一起玩PS,玩电脑游戏什么的。
家里后来也买了台电脑,也管控得很严,像寒暑假,白天电脑是锁在房间里的,父母回家以后才能玩。
我当然从来没有看上去那么老实,很快学会了开锁。于是假期的节奏就是,父母一走,我就开锁,回来之前还原现场。白天也玩,晚上有机会继续玩,假期结束前留两天写作业。
这些父母都是不太知道的,以为我成绩好是因为刻苦。不不不,我一点都不是那种努力的类型,我是寻找捷径的那种人。但父母并不真正了解,代沟从不管内容不顾感受的强行管控就开始了。
我感觉我成年以后应该对某些缺憾做出了拼命的找补,比如我对女生的要求除了漂亮,还有……宠我。
实际上谁不希望孩子以后发展得好呢?
但是没人知道正确的路径是什么。
或者说,是不是真的存在一个,怎么怎么鸡娃,娃就能怎么怎么样的因果关系,这都是非常存疑的。
有些人鸡娃鸡得很成功,从纸面上看,都是翘楚,都是人间奇迹。
但我也见过不少人,自己为了孩子过得很辛苦,把自己这一代的积累都投入到孩子的培养,孩子也很争气,但孩子长大以后跟父母的关系不好,甚至憎恨。
如果孩子到头来跟你不亲,不熟,甚至不认,那你做的这些苦情戏有什么意义呢?虐待自己虐待孩子一辈子最后不得善终?
我依然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但直觉告诉我,应该把良好的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
比如我会在生活中制造一些惊喜和仪式感。
比如孩子提的天马行空的问题我都从来不敷衍,要搜肠刮肚,要查资料,要板书讲解。
比如虽然管理时间很重要,但是不能粗暴打断孩子的玩耍,玩乐高的时候我会问他在建造什么,然后设定一个阶段目标,完成了再结束。比如带他看电影,规定了观看时长,但如果接近结尾了,会宽限超时把结局看完,把片尾曲欣赏了,后来时不时还会播放主题曲。
我还带着孩子玩游戏,在电视上插着switch玩马里奥奥德赛和马里奥派对。
游戏我是这么考虑的,适当的时机主动导入一些高质量、适合年龄的经典单机大作,来作为对短视频、氪金手游和社交网游想替代疗法。只能单机,不能网游,切断游戏的社交属性,只接触高质量的关卡设计和叙事的游戏。
我不能保证这样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可能孩子到最后都没有我天天骂的住院医生优秀,但我希望的是他长大了会想起小时候跟父母过得很快乐,而不是跟父母不相往来,跟虚空大爹缠斗一生。
编辑于 2023-08-17 00:0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Luxenius - 520 个点赞 👍
很多家长就是低级的掌控欲。
觉得孩子是他们的私产。
我小时候在我姥爷家长大,我就喜欢玩游戏,我姥爷是德高望重的长辈,有我姥爷护着我,没人敢放屁。
在主机禁令那些年,我PS2神作玩通了一堆。
从小人缘好,跟同学借的PS2游戏机,租的游戏光盘,每天在外面淘气够了,回家就玩游戏。
夏天我姥爷还给我备好西瓜,让我玩渴了就吃。
我姥姥更溺爱我。
我标准高,不屑用黑白电视玩,嫌画面不好看,用我姥爷新买的彩电玩。
有些邻居告诉我姥爷,电视只用来看节目,比较省。用来玩游戏,会减少电视寿命。您老也太惯着外孙子了。
我姥爷说,外孙子也是我的后人,我家孩子想玩,那就让他高兴呗。
我玩游戏时,我姥爷和姥姥就不能看电视。
但两位老人还是把这份快乐让给了我。
可惜我上初中时我姥姥就病死了,我没机会回报。
我姥爷活到94岁,我挣钱后总给姥爷钱,也总给姥爷买他爱吃的东西,还把他的大鼓包电视给他换成了后来时兴的扁平电视。
发布于 2023-08-03 08:32・IP 属地河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忍者枭 - 346 个点赞 👍
这么说吧,家长也是人,是人都有私心。
人就是下意识的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
拿我自己举例,我读书的时候,家里是非常反对我玩游戏的,为此我挨了不少揍。
原因是我打游戏影响了学习,他们认为生出了一个废物,跟别人家的孩子比烂透了,非常不爽。
但在今天我还是一样,天天打游戏,看小说,我家里对此非常满意,非常支持,经常拿出去跟别人炫耀。
因为这时候我天天宅在家里成了巨大的优点,因为只要我愿意,以我的条件,可以消费更多,多百倍,玩的更加花里胡哨。
更别提我前几年疯狂开店疯狂倒闭了,给他们都整出PTSD了。
我现在天天窝在家里打游戏,看小说,他们认为这样的孩子很老实,不败家,不惹事,打游戏买小说那点儿消费还不够去一趟夜总会。
而与此同时,我远房堂哥也是天天打游戏,但因为工作一般也不咋赚钱,被抓着天天说事儿不上进。
明明做的是一样的事情,但现在的条件不同了,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过去不认可,和现在认可,其实都是一套逻辑。
从自己角度出发趋利避害的逻辑。
编辑于 2023-08-17 02:2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半佛仙人 - 324 个点赞 👍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我今年40岁了,我60多岁的老母亲跟70多岁的老父亲,虽然我并没有躲在房间里打游戏,因为我的游戏机跟电脑都是放在我自己的客厅的,但是他们依然见不得我打游戏。
其实别说我爸妈见不得我打游戏,我老婆也见不得我打游戏,我见不得她一天抖音追剧,她见不得我在艾尔登法环自己捏了一个毛胡子的角色,然后为了法防穿了一条裙子瞎溜达,她说我是个变态。
其实所有的见不得都是来源于相互世界的不理解,我读小学期间,大概也就是1990年前后吧,那时候街上有很多街机游戏厅,投币的那种,一块钱4个游戏币,对于那时候的青少年来说,真的是吸引力巨大,也就是那时候开始,游戏这个词,在父母一辈的心目中变成了犹如洪水猛兽。
后来接机游戏厅陆续关闭后,红白机开始逐渐有了市场,随着小霸王学习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谁知道这玩意只用来学习的话三天都顶不住,应该是一天都顶不住,但是多少家庭为了学习而买了学习机,然后接近于百分百的用来玩游戏了?
第三个时段应该就是98年开始,电脑游戏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从红警,魔兽,CS,金庸群侠传,仙剑奇侠传,电脑真的是用的时候少,玩的时候多?我记得在02年到06年的时期,很多文职类工作都有一个招聘条件,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要求每分钟打字xx字以上。
再后来,我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我飘了,传奇我玩了,梦幻西游我玩了,征途我都有去冲一把,网络游戏的打怪升级,我很羞愧,我经常参与。
到了我35岁,我好不容易跟我老婆沟通明白了,让她知道我花几十百来块,可以在游戏开心几十上百个钟头,不光是花钱少,我还不往外跑。但是她依然担心我,老是玩游戏,会不会与社会脱节?会不会人变得孤僻?
终于有一天,她说我老是在家坐着,也不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连旅游都不想去,整天对着电脑,有什么意思?
这一天,我告诉了她我的答案,我见过这世界的过去与未来,我虽然足不出户,但是我曾在巍峨雪山上骑马狂奔,我也曾在漫天黄沙中跃上疾驰的火车,我在罪恶都市中循规蹈矩的开车还要等红绿灯,我也在漫无目的的海面钓鱼一下午。
外面的世界,我通过视频、电视、新闻,我能知道,但是你知道吗?我早就去过了遥远的太空,我也到过地底满是熔岩的世界,我见过一条龙,甚至还被一条龙服务过。
发布于 2023-08-05 00:1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功夫嘟嘟 - 303 个点赞 👍
我以前也这样。
作为一个0氪甚至偶尔一年还能赚个几百元的游戏党。工资基本上全交,不抽烟不喝酒。
反正玩游戏就是不行。
后来受不了他们的骂,就出去打牌,钓鱼,周末放假了早上就出门,晚上12点了才回来。
实际上我可能不是去钓鱼,可能就是找个人少的地方静静躺着。反正这样3个月后,稳定打牌输钱,没钱了直接摆烂,和家里吵了很多次。
可是终于让他们接受了我在家里玩游戏的事实。
后来慢慢的,他们对我的评价就是:只会打游戏不知上进的废物
变成了
虽然没有大志向,可是还是顾家。
鲁迅真乃神人也!!
发布于 2023-08-16 18:37・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荷儿梅子兮 - 268 个点赞 👍
现代中国人过上相对富裕的日子也就是近40年的光景,我们向来处于人均资源紧张且分配不均的状态,包括收入差距大、职业间社会地位悬殊、房价过高、福利保障过低等。绝大多数人疲于奔命、工时过长、对家庭投入少。中国大部分家庭的生活状态不是在当下的生存线上挣扎,就是在为未来的生存而挣扎。
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情绪价值都奉献给了单位、领导和同事,每天精疲力尽回到家连笑都笑不出来,不把在单位受到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家人就不错了。夫妻关系亦如此,每天在生存问题上疲于奔命,磕磕碰碰在生存问题面前显得无足轻重,仪式感、情调等因素在中国式婚姻生活中显得无足轻重。因为当你面临即将饿死的状态时,你是不会考虑窝窝头的味道的,只要能活命,不用想太多。可能一夜暴富都无法解决这种与生俱来的焦虑感和匮乏感,因为还得殚精竭虑地思考如何居安思危守住财富。
亲子关系亦如此,子女如果没有取得好成绩,对家长们而言就意味着将来在中考被划入职业高中,未来要在富士康流水线拧螺丝。家长们担惊受怕,总是处在朝不保夕的焦虑之中,从来没有西方家庭那种安心和快乐——你虽然是我的孩子,我宠爱你,可是将来东亚社会能善待你吗?我今天必须压迫你放弃兴趣爱好而去做数学题物理题,必须扔掉你的游戏光盘而去上补习班,将来才能有可能获得相对体面的生活。这样的家庭生存状态像是被狮子追杀,永远都奔跑在逃亡的路上。
在上一代人眼里,年轻人就应该按部就班上19年学,贷款30年买下70年产权带学区的高层鸽子笼,每天在单位忍受996和上级的PUA,等到65岁领取退休金,退休了还要被年轻时积累下的职业病折磨,这才是不虚度的一生。东亚式的标准人生实在是太痛苦了,任何放松休闲的时光都不被允许。所以,必须扼杀游戏、Xbox、小说、酒吧、KTV等一切可能导致玩物丧志,不利于囤积土地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娱乐方式,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赚钱、踩在别人头上做人上人的事情上。毕竟,做人上人带来的快感比游戏强烈得多。
我们大概是因为被杂交水稻喂养出了过于稠密内卷的人口,人与人之间生存竞争特别激烈,人人推崇社会达尔文主义。居安思危、囤积生存资料、备战备荒等危机意识特别强烈。如同全民买房时代前居高不下的储蓄率一样,人们特别倾向于牺牲当下投资末来,体现在亲情和家庭关系上,就是策略性地牺牲当下的幸福,来逼迫孩子将来能成为人上人。
我们的文化核心提炼出来无非就是一套玩人整人的哲学,让人无立锥之地,治民以羞……这是两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在当今后工业化时代里,一个人想要成功,需要的是个人才华和个性的释放,这种释放是必须在没有外界约束的环境下进行的,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无法提供这种氛围,所以大家都活得很累。企业家不去思考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或者完善管理流程,而是整天思考如何折磨员工以榨出更多的利润,轻则是跳舞鼓掌喊口号,重则996和35岁优化;老师们不去鼓励学生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整天要求学生们反向推导命题人的意图和得分点。
解决生存焦虑的家庭氛围就会好一些,比如我认识的家中三代烟草人,他们的家庭关系要自然一些,因为摆脱了为基本生存苦苦挣扎的情况,当然那终究是少数人的特殊待遇。
发布于 2023-08-21 09:44・IP 属地重庆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宇宙区长孙连城 - 25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hi An - 251 个点赞 👍
说个夸张的,就昨天,我在客厅打ps4pro,我妈摸了摸ps4pro说:别打了,机器这么烫要炸了,你已经打了一天了。实际是我才打了半小时不到,我明年就40岁了,早不是孩子了。
发布于 2023-08-16 17:23・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how - 186 个点赞 👍
我今年32了....工作也十年了.....我每天下班回来洗菜炒菜,累出一身汗,我奶奶笑得很开心。吃完饭洗碗,我奶奶也笑得很开心。吃完了拖地抹桌子搞卫生,大夏天的一身汗,她也乐呵呵的看着我笑。完事了就催我出去跑步运动。跑完回来累得喝一大杯水,她也很开心。但是我做完这一切洗个澡开空调打游戏,她就给我脸色看。我也想问,这是为什么?
因为你做了她不喜欢你做的事,就这么简单。
你做了99件长辈想让你做的事,只要有一件事没有如意,他们就会给脸色,做的再多也没用,就是这样。想让他们满意,做木偶就好,不想做木偶,就别在意他们也不需要沟通,真的,费劲。
编辑于 2023-08-10 11:3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Waiting猫猫 - 186 个点赞 👍
制造业上有一个概念叫“停车小时数”,就是计算机器因为故障、检修、人员轮换等等原因暂停生产的时间。
通常有一定的“停车小时数”是必要的,因为机器需要保养、维护、更换易损件,更加精细的维保对保持机器性能和寿命是有利的。但工厂仍然会尽力压缩“停车小时数”,并不是因为保养有多贵。
发布于 2023-08-12 12:05・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Skyline - 168 个点赞 👍
我是个做家教的,我也很纳闷
我教的孩子大概小学高年级到初中这块
几乎没有不喜欢玩游戏的孩子
他们周中也好,周末也好
每天都是课,比我都忙
有个孩子和我抱怨
他妈妈一个包就是几万
暑假他各种补课费也是几万
但是游戏里一个一百多的皮肤说什么也不给他买
每天多玩一会儿就要打要骂
我在他家给他上课
一会儿来个保洁阿姨,一会儿来个按摩阿姨
一会儿来个做针灸做护肤的阿姨
他说凭什么她能随便花钱,却不肯给他买皮肤
我说你以后自己赚钱了,想怎么花怎么花
他说我以后把他们财产拿到了
她现在怎么对我的,我就怎么对她
关键吧
这小子贼聪明
数学学的特别快
倒也不是他偷懒
那些题型他做一遍就会了
布置作业或者题海战术对他属实没必要
我也和他妈妈讲过
孩子很聪明,别人俩小时能搞懂的
他半小时就掌握了,那剩的时间就让他玩呗
她妈妈说,别人笨但是别人态度比他好比他用功
我说如果你强迫聪明的人和笨的人花同样的时间
对聪明的人不是很不公平
但是无奈讲不通道理
发布于 2023-08-14 11:49・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风灵作成陆叁零捌 - 106 个点赞 👍
化学极乐才廉价。
我觉得教育部应该统一每日给学生注射多巴胺,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
工厂、职员也是一样的。
这样劳动力就离不开工作场地了,还会快乐的工作。(不是)
发布于 2023-08-02 16:06・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迷樣下巴 - 102 个点赞 👍
也不光是游戏,很多父母见不得孩子做任何“学习”之外的事情。
看闲书、看电视、打游戏……统统属于大逆不道。
在这些家长眼里,只有一刻不停地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才叫“学习”
发布于 2023-08-13 18:16・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却道天凉好个毬 - 9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刀束风 - 6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凡事皆可论 - 39 个点赞 👍
在有些人眼里,中国人就该老老实实上16年学,贷30年款,买70年产权的房子,干到35岁被裁员,等到65岁领退休金,熬到治不好了再去医院,捡最便宜的炉子烧了,用天价骨灰盒装起来,埋到比房价还贵的墓地里,还得按年续费。这才叫不虚度一生!
这样的人生实在是太苦了,所以没有丝毫可以放松休闲的时光,所以必须扼杀游戏、街机、武侠小说、酒吧、KTV、网文等一切可能玩物丧志的娱乐方式,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挣钱还贷上。
必须让韭菜的思想,配得上他们遭遇的苦难。
发布于 2023-08-16 17:47・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三千院风 - 34 个点赞 👍
从我自己做父母后的观念转换来说,最希望孩子拥有较强的社交能力,有了社交能力,接触到跟多的人和新鲜事物。如果一味的在家玩单机游戏,那会离他所在的这一代的社交热点越来越远,直至边缘化。
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也非常喜欢玩游戏,但不得不说,游戏尤其是单机游戏,真的会让人边缘化。除了游戏,还有很多好玩的,现在的教育过于卷,尤其是高强度的学习,小孩子早早架起眼镜,更是让人担忧。
还是多多出去户外活动吧,当然,如果你真的极度内向,那就遵从自己的内心,定时定量玩游戏,同时留一些时间挖掘培养自己的第二兴趣爱好。
不要成瘾~不要成瘾~不要成瘾!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发布于 2023-08-06 23:4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亏货救星 - 20 个点赞 👍
现在是孩子少,可能感觉不明显
看以前那种动不动三四个以上孩子的状态,你还会在某些家庭发现一点
对于那些从小到大就调皮捣蛋,没怎么上过学,没什么工作,甚至还没准儿进过局子的孩子,家里老人还特别疼,特别惯着
一般人也弄不明白是因为从小就惯着才惯出的一身毛病,还是因为有一身毛病没出息所以才护短儿、惯着
但他们同时可能对另外几个比较正常、甚至比较优秀的孩子很严厉,动不动就抱怨
而这种反差,经常导致另几个孩子特别敌视那个不长进的
而兄弟姐妹越敌视那个不长进的,老人就越跟那个亲,越跟那个亲,那个孩子还越能作
每次作完之后,另几个还得管老人,但是过一阵子老人又回到能作的那个孩子那去了
这不是纯粹的控制欲能解释得了的
实际上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要(只能)通过自己的子女 确认自己作为家长的能力、存在的意义
具体说就是,他找茬儿教训你,是他想确认自己有指导你人生的能力
他护着一个满世界惹事的祸害,是他在寻找保护子女的感觉
家长对“家长”这个词有什么样的认知,他们就可能会在子女身上相应地采取行动
不同的人可能对作为家长的责任感、义务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那他们对子女的类似的行为也可能会做出相反的应对
如果这个家长因为某种原因 —— 比方说一老太太,老头儿不在了、自己没啥文化、从嫁到这家里那天开始就是干活儿、一辈子也没留下套房、退休金没多少、拿不出钱来、只能住孩子家 —— 她没准儿就愿意保护那个总惹事的
因为她一辈子里,就孩子几岁儿那阵子,满地跑、到处调皮捣蛋,她能站出来把事摆平,她能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价值 —— 除了这一件事,她潜意识里已经知道,她活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周围人不拿她当回事
所以怎么说呢
父母对子女做的事,很多都是不考虑对错的,甚至于说很多都是错的,因为普通人的认知能力有限、水平也不会怎么高,犯错是经常的
子女,一定要学习、提高自己,让自己的认知水平上去,不被那些错误言行影响了自己的人生;也减少你明知道父母哪里好像做得不对,但是自己又没足够的知识去解释,最后只剩下抵触和愤怒的情绪这种情况 —— 内心不够强大的人面对这种关系确实是很难的
抛开这个怎么认识和处理父母错误的层面,还有一点不能随意忘记:人想证明自己存在有意义,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多数人都是在自我欺骗,而那些连骗都骗不过自己的父母,“父母”这个身份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诅咒,这些人也都是很可怜的 —— 这种可怜也不仅限于“父母”,任何人在社会中背负的身份都会带来这种悲剧
最后再说一点
孩子碰着危难的时候,那些毫不犹疑冲上去的父母,之所以让人感动,也是因为这个
他们不会去考虑对错、利弊这种事情
那个就是他们早已经形成本能的、对“父母”二字背后责任感的理解 在最危险一瞬间的自然展现
所以家庭伦理,往往是人类社会最后的底线,如果这个东西彻底消失了,那人会过得非常孤独,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人会对你有这种责任感,人在潜意识中是知道的
发布于 2023-08-17 22:28・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飞天神熊 - 18 个点赞 👍
因为父母无法处理自己人生的焦虑,他们不愿直面不上不下的工作,不想处理味同嚼蜡的婚姻,银行卡上凄凄惨惨的数字令人头痛。人生大半,才知道自己也就是这样了,没什么盼头了。
人在焦虑时就想施展控制。
所以他们就想操控孩子,「你得听我的」「你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游戏上」「你得好好学习」!
跟游戏是不是单机、要不要氪金无关,与顺不顺他们心意有关。
编辑于 2023-08-16 21:5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申晨煜 - 16 个点赞 👍
因为这个事他没有利他性呀,不光是家长看孩子打游戏不爽,有的女的看自己男朋友老公打游戏也不爽呀。
为什么?因为这个事情只能爽到打游戏的人自己,爽不到阻拦他们的人。
不管逼着学习这个理由有多么的冠冕堂皇,本质上家长希望的是孩子未来尽可能在家长少付出资源的情况下有出息,可以为他自己的人生兜底,少拖累家长一点,如果能够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就更好了。
逼着学习这件事情是百利无一害的一个好生意。
所有影响学习不能为家长产生利益,只能爽到孩子自己的事情,那些利益至上的家长当然是不爽的。
再加上不仅打游戏影响学习的时间,可能还影响运动的时间,影响视力影响三观。
所以在家长眼里这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垃圾的活动。
在有些女人的眼里,打游戏的时间是可以拿来帮着做家务的,是可以拿去挣钱的,是可以拿去做追求的行为哄女人开心的。
啥?你现在做了一个只有利于你自己的事情?
我这边要承担更多的活,
我不再像是追求期一样被人哄着了,
我今天遇到糟心事儿了,希望有人听一听,共情一下排解一下,
结果你竟然把时间精力和感情都给游戏,那我肯定跟你没完。
我现在有点理解为什么说人是有原罪的了,从出生这一刻起,人的命运其实并不是自己的,而是被别人掌控着。
反正我小的时候被我妈欺负得连老师要求交几块钱班费都得百般讨好看她心情。
还打什么游戏,今天能不被打都已经是好日子了。
第1次投胎是没得选了,投胎到什么样的家庭都活该。
然后我并不是很懂为什么有的人第2次投胎的时候,可以选择婚姻的时候要选一个合作起来非常憋屈的人生。
我老公当时找我谈对象的时候就丑话说在前面,他说我每周五都是要跟朋友一块开黑的,那是我们的快乐星期五。
我说行,周五我也有别的事情要做,我们各玩各的,我日常需要你承担哪些家务承担哪一些家庭开支。我们共同约会的时间是怎样的。
各自履行好家庭的责任之后,剩下的时间你可以自由支配,我也可以自由支配。
自己娱乐和人际交往的界限在哪里,我们也都已经丑话说在前面了。
目前7年之痒都过了,我俩相处得还不错。
现在这个点儿,他在打王者荣耀,我在打火焰纹章。
我把switch直接连电脑了,用电脑屏看着挺得劲儿。
狗在他身边待着,猫在电脑桌上趴着。
我打完一把就起来活动活动,拉伸一下,或者撸个铁。
我觉得我的人生是从17岁开始的,因为那时候我去读大学了。
山高皇帝远,他们鞭长莫及,管不着我了。
活在这不许那不许的环境里,真的好难受。
然后单身到了26年的时候发现结婚真不错,因为不仅没有人嫌弃你打游戏,你饿了还有人给你做饭吃,两人一起出去吃好吃的,吃完了再开开心心回来打游戏。
如果第1次投胎没投好的话,第2次投胎大家抓抓紧,人生就那么几十年。
正常玩游戏,眼瞎不了,又不是要去当飞行员。
我老公好像连打三把了,我去给他倒杯冰水。
这一篇是我拉屎的时候写的,语音录入。
热烈欢迎钻牛角尖时找我聊聊。有些事儿,也许旁观者清。换个视角,可能是不一样的感悟。
杜嘟嘟557 次咨询5.02712941 次赞同去咨询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200万➕,收藏80万➕。
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保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发布于 2023-08-17 17:40・IP 属地陕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杜嘟嘟 - 13 个点赞 👍
其实这种就属于一种比较不好的传统观念,那就是“不能快乐”,或者说得再扎心一点,快乐本就是有罪的。
相信大家也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原本兴高采烈的想去跟父母分享一些东西,然后他们总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浇灭我们的分享欲,后续转为他们的“说教”。
这一点就要从时代角度入手了,像老一辈的人,他们认为被表扬、被称赞、获得荣誉,都是一种非常“害羞”的事情。
当别人表扬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是当别人说他们吃了多少多少苦的时候,这些话仿佛是对于他们的奖励。
并且大多数老一辈的人他们总是闲不下来的,平时没事的时候不会去看电视或者用你给他们买的平板刷短视频,而是会去做各种各样的“闲事”。
就仿佛你永远都不能停下来,只要停下来就是在犯错,就是在犯罪。
在以上的这种观念之下,看到你在打游戏,肯定会非常生气,毕竟快乐都是不被允许的。
其实不光是在家里,在上班的时候也是如此,有大部分上班族小伙伴在网络上分享,在公司也都不敢开心,甚至都不敢笑,因为在老板眼里,你快乐就是工作还不够,还要给你继续增加任务。
扯远了,回归家庭问题,再者就是资本的洗脑了,因为玩游戏本身并不是什么高消费的活动,所以无法带动经济,以至于资本从2000年开始就疯狂的diss游戏。
就理论上来说“网瘾”并不是一个疾病, 只是一个当时的“营销报纸”发明出来的词,不光创造了一种病,还给游戏玩家贴了标签。
平时出去跟朋友出去吃饭、喝酒、剧本杀的年轻人就是新时代好青年,在家打游戏的人就是“屌丝”、“肥宅”、“FW”。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从游戏玩家身上他们赚不到什么钱,不过这种言论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家长并不会理解,反而会觉得“嗯,他们说的很对。”
以至于玩游戏,在他们眼里就跟犯罪,没什么区别,你越开心,他们觉得你的“网瘾”越重。
发布于 2023-07-29 19:12・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团子电竞 - 9 个点赞 👍
问题不在于单机游戏是否廉价,关键是孩子廉价。
如果孩子是吸毒了,或者创业败光家产,又或者网贷欠一屁股债,又或者得了绝症,那大家就会求着你关在房里打游戏了。
发布于 2023-08-17 13:48・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李劼 - 5 个点赞 👍
孩子最宝贵的是快乐,但是家长们认为孩子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家长这个时候缺的就是时间。
家长们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份,能同时挣两份钱,或者一份时间挣钱,一份时间管孩子。
你居然当着他们的面把时间拿来霍霍?
这就是冲突的根源
所以不要挑他们能看到的时候玩游戏,比如A到B同学家去学习,B到A同学家去学习,其实到了路中间突然想起,新出的游戏要不要一起玩?然后想约网吧……
于是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
其实孩子的快乐是和父母斗智斗勇,其乐无穷,它伴随着我们成长,让家长生气,让家长开心。
自己有收获,家长也有收获,大家都快乐。
当然也有家长能认同自己缺时间,孩子要的是快乐,所以给孩子们管理了游戏时间。
可以适当的玩,所以问题的根源还是你投错了胎,这TMD能怪谁?
我们那个时候没这些玩意,我们更多是下午放学了还要在学校操场上跟同学霍霍一会足球:
其实一样的很快乐,家长一般也不会反对,但是玩得不要太晚。
让自己快乐有很多事,当然越是得不到的那种多巴胺获得的快感更大,所以有时候我们是喜欢玩游戏吗?我们只是特别喜欢和父母杠而已,是投错了胎吗?也不是。
我小时候有时候就喜欢刷题,玩数独之类的,我之前也跟大家分享过我的故事,我玩游戏,然后通过了关卡可以获得一个密码,然后我就算这个密码,结果游戏没玩,我把密码算通关了。
发布于 2023-08-16 18:01・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林大路 - 3 个点赞 👍
很神奇,20个回答里只有两个谈到剂量问题,其他人就直接开始输出观点了。
不过考虑到题主自己也没说一天玩多久,所以可能确实这就是一个宣泄情绪的问题吧?
发布于 2023-07-20 23:3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杰洛士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钟文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苏晗若 - 2 个点赞 👍
我这个回答估计要得罪不少人,但我还是要实话实说。
自从我买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我就与单机游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绝大多数时候我想玩就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压根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
我在红警里搞军备竞赛,一定要弄齐所有科技特别是超级武器,然后各种演示效果;
我搜集帝国时代地图里的一切资源,然后构建一支强大的舰队在水域里肆意巡游;
我用作弊器建起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然后驾驶战斗机随心所欲地狂轰滥炸。
有时候出去吃饭也不挂机,任由构建好的防御体系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用上win10、win11后,我在网上找不到这些单机游戏的适配版,遂花钱在某宝买,照样玩得很开心。
为什么没有人对我破口大骂?为什么即使是我父母也不敢因为游戏给我脸色看?
——因为我从成年后就基本独立了,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打拼得来;我不仅不需要父母给予任何支持,还能掏钱帮他们买房,平日里衣食住行不在话下。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充满了对父母的不满(有的干脆吐槽“中国式父母”);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只有当你真正实现经济独立之后,你才有可能在父母面前取得平等的地位。
又想心安理得地花父母的钱、靠父母荫蔽找工作,又不愿意被父母干涉生活,刀切豆腐两面光,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说句不中听的,哪怕是再难缠的父母,当你有底气对他们的无理要求嗤之以鼻的时候,你还需要看什么脸色吗?
发布于 2023-08-14 20:36・IP 属地广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东林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