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款发生在17年底,当事人还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来凑这笔钱。回到17年,这一年大量的p2p开始暴雷,郭树清的“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著名言论要到18年中才发表。说明这个当事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冲这这个10%的收益去的
2.政府号召借款,有财政局的盖章背书。我估计这个当事人不是没想过会暴雷,但是看到政府的背书,加上17年底的时候地方财政还没像现在一样那么艰难,相反还很有钱,也有一定的公信力,可能这个才是这个当事人最终选择借款的最核心原因
3.地方政府为什么选择为该企业背书?出于公心还是私心?要知道最终如果还不上钱政府的公信力就没了。不知道当时是怎么一个想法,不过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似乎这个东西也所剩无几,没了就没了吧,这个反而不用担心,多少也算是意外之喜
发布于 2023-07-19 14:14・IP 属地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