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这项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希望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希望能够通过本地农民进入城市的买房买车等消费,增加城市活力,其实这在中国的经济学家的眼里,都不是秘密了。
比如在“2023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表示,户籍制度改革可以立竿见影刺激消费。蔡昉表示,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可以把目前已经进城的1.8亿农民工消费意愿释放出来,那个总额度自己做了一个非常粗略的推算,大概是在2万亿以上。
浙江算是在全国推进了一个试点,但是我觉得效果可能达不到专家们的预期。
现在不像90年代初期,农民对城镇户口趋之若鹜,大多数人都期待成为城里人。现在农村户口反而意味着有田地,有宅基地等福利,同时会有村委会每年的福利,现在很多小孩已经不像以前,读书的时候迫不及待把户口转移到学校的城市户口,而是把户口依然挂在村里,保留自己的农村户口。
其次,户籍并不能保障你的社会福利。医保和社保是和户籍无关,和你缴纳有关的,比如之前就有农民通过运作一次性缴纳足额的社保,然后退休后可以拿到退休金。可能说城市就医更加方便,可是为了一个就医方便就去买一套房生活,这个理由似乎并不充分。
最后,中国的家长,最关心的永远是教育,江苏浙江的高考,已经到了惨烈的地步。不能去杭州落户,那我县中模式在当地县城上个学,家长租房陪读就好了,等孩子大学毕业工作了再一步到位,在小孩定居的城市落户,有什么必要,着急忙慌去接盘三线城市的房子呢?
专家的设想很美好,农民进城后,接盘城市郊区和城市老破小等低总价房子,城市高价豪宅从来不缺购买者,这样短期内能够解决房地产市场需求不振的现象。可是农民只要问自己一句话就行了“我们接盘了现在的老破小和郊区以及拆迁安置房,那么以后我们村还有人接盘我的房子么”。只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如何抉择,农民心里应该像明镜一样了。
如果中国一线城市的户籍,像北京上海一样意味着特殊教育资源以及特权(比如疫情期间优先药品供应),那放开户籍针对房地产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但是像浙江江苏这样的卷王省份,作为城里人的代价是放弃自己的农田和宅基地以及年终村委会福利。。。。换来的是孩子还是在原来的学校继续卷,那有什么必要,去成为城市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