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中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不比任何人差。
风洞就是战斗力,越先进的风洞战斗力越强,这是军事爱好者的共识。
借着这个问题说几句题外话。
现在有一股思潮,借着为“两弹一星”元勋们所谓的“打抱不平”,试图别有用心地否定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
这是完全错误的。
“两弹一星”元勋们与新中国是相互成就,是新中国顶住了巨大的国际压力,拿出了能够拿出的所有资源支持他们,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从事自己研究的领域,理论实践,开花结果。
除了个人生活条件不如之外,“两弹一星”元勋们的工作实验条件、保卫措施、保密手段,可以说非常好的。
看看伊朗核科学家被暗杀了多少。
科学家们说怎么干,新中国就怎么配合,这是能够实现“两弹一星”快速突破的关键原因。
至于有段时间缺衣少食,那是全国都陷入了困境,各个部门依然拿出最大的努力,勒紧裤腰带支持科学家们的工作,“两弹一星”没有下马,继续前进,这都是要花大钱的事情。
身体浮肿那只是非常短暂的时间,科学家们一直享受的是新中国提供的高等级个人待遇。
如果科学家们留在国外,绝无可能在“两弹一星”研制领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
即使是从荣誉角度讲,新中国也给与了科学家们能够给与的最高荣誉。
钱学森,连续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其他荣誉不计其数。
邓稼先,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其他荣誉不计其数。
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这是新中国的最高荣誉。
他们的国外同行,有几人享受到如此礼遇?
新中国从来都是重视科技,尊重人才的。
《满江红·两弹元勋》
两弹功成,拥核盾,元勋伟绩。蘑菇云,千锤百炼,冲天而起。美帝苏修皆自辱,煌煌中华巍然立。履艰难、先辈战犹酣,神州泣!
新格局,形势易。忠魂在,争朝夕。天下乱犹酣,高展旌旗。降魔除妖凭利剑,解放台湾须枪戟。千秋业、漫道越雄关,谁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