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个回答

为什么中国南宋就有了活字印刷,明清还要抄书呢?

不不倒翁
199个点赞 👍

关于活字印刷术,听听就得了。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自己制作几个泥活字,用最简单的油印,看能不能印出书来。

由于不能有效控制字体大小,所以排版对不齐。排版对不齐,就很容易溢出墨迹,整张纸都是脏的。

如此印刷出的成品,还不如手抄本。

一直到元代,朝鲜人发明了金属活字,这项技术才算有了一定实用价值。

但高昂的成本仍然让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一般情况下,仅仅服务于皇室和朝廷。

明人清人并不傻,如果活字印刷术真能够普及,为啥还要热衷于雕版印刷术

任何技术想要推广,必须同时满足实用和便宜两点。

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并不简单。

否则人力手抄本,不会一直延续到民国时代,仍然盛行于社会。

实际上,近代印刷术起源于文艺复兴,发明者是德国人古登堡。

西方不但独立发明了印刷机,还普及了印刷刊物。

古登堡印刷机的模型在百度百科可以查到,其复杂程度,和泥活字印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甚至连基础原理都不一样。

古登堡印刷机中的字体,是五种金属混合而成的合金。

其原料配比和制作工艺,经过了几十年间反复之实验。

本质上,古登堡属于最早一批科技工作者。

科技革命,自然需要诞生科技的土壤。

明清时代的中国(特别是清),显然不具备这种条件。

有时候,应该读一读编年体的历史书,横向对比一下,同时代的东西方都在干什么。

也许,你会得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编辑于 2023-07-24 22:31・IP 属地北京
萧夏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