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为什么一些香港,台湾人如此在意简中跟繁中?

主人拜登
33个点赞 👍

因为自身的影响力衰退啊,被大陆各种意义上蓬勃发展的文化浪潮打的节节败退。

筑墙一直都是人们在面对未知恐惧最本能的反应,不分地域、种族。

香港还好,有一个书面粤语可以勉强抵挡一下,加密的程度比较高。缺点就是有些人过分强调粤语主体性,以至于几十年自娱自乐下来,现在被大陆、台湾、东南亚华人集体diss。

台湾就不行了,所谓的台罗拼音根本没人用,现在的年轻人会讲闽南语的越来越少。

整个台湾社会一边强调台湾闽南语作为“母语”的重要性,一边却越来越少地使用闽南语。

社会的对“台语”共识越来越强,生活中台湾话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台湾闽南语一些独特的用词、俗语会被保留下来,作为台湾地区普通话的独特符号,但是全程使用闽南语对话的人会越来越少。

既然语言上自保不了,只好在字体上搞搞小动作。

现在岛内除了一些深蓝群体,因为还保有着因国共内战遗留下来的那种苦大仇深的情感,会特别强调繁体中文的本身优越性(本质还是绑定中华文化强调正统),其他人基本上都是着重于强调繁体中文语境下用词的规范。

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整天在网络上到处出警纠正别人,什么不能“视频”要用“影片”,不能说“早上好”要说“早安”,不能讲“质量”要讲“品质”,各种无厘头地行径频繁上演。

问题是,一撮人越提这个,整个台湾社会越发现大陆用语对台湾社会的影响深刻。例如上面的“质量”和“品质”之争,就是有个绿营的民意代表吃的太饱去质疑台湾防务部门用词不当,结果被网友挖出来不止军队,台湾各个部会的文件都频繁出现“质量”这个词,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就和台湾闽南语一样,越式微越强调、越强调越重视、越重视越衰落。

现在台湾社会展现出的对于繁中的在意,本质上反应的就是对于大陆在文化传播上强势作为的恐惧和无力感。当台湾人开始强调用词规范,代表的就是现实生活中大陆用语已经深刻“侵入”台湾社会。

再举个例子,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是大陆方面在强势领导,台湾社会一边被这类新型媒体平台和内容吸引,一边却又拉不下脸,只好自己搞出一个“短影音”这样不伦不类的词。台面上政治意识浓厚的人会强迫自己和身边人规范用语,却架不住社会中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并遵从大陆方面对于新媒体的定义。

除了文化传媒这个纬度,大陆强大的影响力,笼统讲就是下定义的能力或者是话语权,也渗透到台湾社会的各方面。理论上一些台湾人非常有话语权的行业,像是台湾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代工领域,也受到了影响。其中最受瞩目的部件光刻机(lithography),这个词在台湾的标准翻译其实是微影机或者曝光机

在18-19年的时候,不管是和ASML的代表还是竹科园区的工程师交流,他们都还是用微影机来称呼lithography,但是疫情之后,特别是这几年制裁下来,台湾各行各业从政府、产业界、学界到社会都开始广泛采用光刻机这个说法,连ASML自己也把lithography翻译为光刻机,倒逼台湾人用这个词。

我看到这个回答下面有些朋友老觉得是大陆在敌视繁中使用者,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是部分繁中使用者内心警报拉满,过分强调差异。过去大陆发展不足的时候,对于港台流行文化的接受度之高令人咋舌,流行歌手、电影就不说了。我还记得小时候看电视里面的日本动画片,配音是台湾腔,很多用语也是台湾方面的惯用词,当初整个大陆社会都是抱着追捧、欣赏、学习的态度来接受这些文化。

此一时彼一时,几十年发展下来,现在轮到大陆文化产业迸发出强大影响力了,一小部分朋友接受不了开始强调独特性,过分在意繁中,也可以理解。没关系的,大陆的强势文化会从各个方面慢慢渗透。

最后多提一下小红书,一方面它很特别,是为数不多海内外共用一套服务器环境的平台,另一方面它对于涉敏题材和单位的限制非常强。我觉得它能够做到独此一家,除了自身发展的定位,肯定也包含了一些其他的思考,有意思。

发布于 2023-07-24 11:22・IP 属地北京
来自新英格兰的Smith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