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是吸一口,再吸一口,最后一口,经过三年的疫情,百姓家里实在没余粮了,吸不动了。
各种灌水,各种降息降准,但是大家没信心了,大家不相信了。灌的水在各个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转来又转去,就是落不到实体,大家你骗我,我骗你,哈哈哈,有意思。
第一阶段,我们宣称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第二阶段,也许有事发生,但我们不该采取行动;
第三阶段,也许该采取行动,但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第四阶段,也许当时该做点什么,但现在已经太迟了。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主要是靠地方政府加杠杆,在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加持下开启高强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政策扶持。还有一手家电下乡,极大地提高了内需,最终盘活了经济。
而5年则依靠居民部门加杠杆,用六个钱包去支援涨价式去库存。中国模式下的“棚改”,其实就相当于欧美模式下的全民发钱,只不过前者的信用扩张载体是土地,而后者信用扩张的载体是国债。
哦,对了。以上说的都是印度,与咱们无关,咱们一直都是稳中向好,一切都在疫情后积极恢复,赢麻了。
而我们的邻国印度 债务压顶,ZF、企业、民众都缺钱,可奇怪的是他们市场上却有着大量资金,大量放水,钱却在银行之间空转。真替他们担心啊。
印度社会上不缺资金是指有的人资本很充足,但是他们不投资不消费,就是存着过冬,他们对现在的形势很清楚。
处处缺资钱是指 ZF被地方债,CT债的偿息压力压的不轻,企业3年疫情负重经营,民众因为房贷压力,卡贷压力每月偿还很多收入。
1-4月全国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下滑20.6%,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利润降幅最大的是私营企业,降幅为22.5%。
要知道私营企业基本上都是民众生活需求品消费,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是垄断性企业和装备制造。私营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表明的是内部需求严重下滑。
而内部需求下滑,疫情是个引爆点,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百姓债务比率过高,居民部门杠杆率超过60%,国际清算银行估计的是居民部门杠杆率为70%。
也不知道我这么多年的个人见解对大家有没有用,再bb些吧,如果某一句能触动到你的思维, 说明我的话还是很有意义的。
我说的某些话可能稍有偏激,但这些都是我所经历所见识而产生的观点。
大家如果觉得有用,可以关注我的公号「江湖见闻录」分享外面看不到的人情世故、社会经验和不能说的江湖潜规则
如果觉得对你没用就直接过滤掉,没有必要关注我。
过去40年我国遇到经济难题都是对企业实施贷款帮扶。今年遇到的情况和过去几十年都不同,今年是百姓没钱。以往的措施全部失效。
如果还是建议振兴实业,发放贷款的策略,必然毫无作用。从去年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来,去年发放了28万亿贷款,GDP增长只有7万亿,大部分贷款根本没有进入消费领域。
你使劲的修房子,使劲的生产商品,结果,结果卖出去的有限。如果没有疫情,百姓消费降级,减少消费的会推迟几年出现。但是正是因为疫情,这种情况提前了。债务危机提前爆发。
印度过去几十年经济驱动力上来讲分为投资出口消费。投资分为ZF投资,企业投资,ZF投资很大部分是基建投资,企业投资里很大部分是扩建及房产企业拿地。
出口这20年有一定的产业升级,从最初的低端工业品成衣到现在的机电产品中端为主,但是美国加息直接让出口的增幅很难大幅度提升。
而基建由于地方债的扩大增速也在下降。最主要的是消费,房产消费断崖下降,基本品消费甚至在通缩。这3条路全部被堵住了。前途暗淡,至少中期是这样。
从根源上讲,就是全社会债务过高引发的可能衰退。
这一回和过去几十年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过去是生产不足,或外贸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当然官方不承认有过经济危机,毕竟经济危机都是资本主义的特色。
这一回就是有资本主义经济苗头,而且是很标准的由房产房贷过高诱发的,和日本90年底经济衰
1925年佛罗里达房产泡沫,2008年次贷危机有很大相似性。
国外用上百年各种历史做出的例子,印度还是很可能掉了进去。人类的历史就是学不会任何教训
在利益面前都认为自己是特殊的。但是没有一个是特殊的。
有人肯定说,没钱印钱不就好了吗,搞印度版QE。生产端搞QE没问题,消费端只能给民众发钱才能解决。
以往解决的思路是个企业贷款创造岗位,地方ZF搞基建创造岗位,让劳动者获得报酬,然后劳动者有钱后扩大消费。
现在的难点在于生产出来的房产,商品没人买,再扩大生产,生产出更多无人买的房产,商品
民众是负债太高不敢消费,你能免除债务?不让民众度过债务难关,根本无从化解危机苗头。
早几年地方负债搞基建,当时叫基建狂魔,很多人对负债这个事不敏感,认为未来不过用通胀冲销就解决了,从长期角度说,这是没问题的,未来20年通胀冲销是个很好的办法。
但是,眼下这个坎就很难过去。没有中央ZF财政帮助,标准的隐形的地方债,偿债压力就很难偿还利息。已经发展到公交地铁发不出钱的地步。这只是ZF层面。
个人层面:大量民众负债,特别是房贷卡贷车贷经过3年疫情,都在主动缩减开支。居民部门杠杆率太高,从表内业务上看,达到了60%的警戒线。但是实际是远超的,因为存款分布是高度集中的,大量民众没有多少存款。
企业层面: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只有降价打价格战,比如年初的汽车价格战,比如房企很想降价销售,但是当地ZF不让降价,企业利润下降必然会降薪裁员,失业会显著增加,新招年轻员工会减少。
从侧面可以看到问题严重,一是美团多个城市满额,二是滴滴多个城市出现满员预警,三是打螺丝工价在下调,四是头部房企在明显裁员,五是互联网大厂裁员,六是设计院裁员。这代表的是技术企业,低端制造企业都在裁员,失业人口涌向连美团,滴滴这样的工作都难找到了。
这一回往年最大的不同是,经济没有了新的增长点,过去20年里,08,16年再难,互联网企业都是蓬勃发展的,今年互联网企业也已经到头。没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能搞存量博弈,也只能搞价格战,会非常残酷。
如上所述,今年的问题和过往几十年都不一样。靠老办法基本很难解决。早2年,把整个教培行业摁住,现在看,这个做法是不适合的,这是几百万人就业的行业,服务业在有的人眼里根本可有可无。这种思路是明显和时代不符合的。
制造业,农业只需要少量人口就能满足全社会需求,我国是世界工厂,需要的制造业工人占比除去基建地产以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也不高。
因为现代科技加成,少量人就可以生产满足全社会需求的产品,那么众多的社会劳动力咋办?只能靠服务业来完成就业,现代新兴服务业实际满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
快递,美团,滴滴,直播,教培,这些都是15年来新出现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总体超过8000万。从就业人员来说,已经超过基建地产直接就业人员,低于基建地产全产业链产业人员。
到今天还有人喊着实体经济很重要。确实实体经济很重要,实体工厂是满足的生产能力问题。可是服务业满足的是就业人员问题。
现在实体经济是过剩的,而不是不足的,是不缺资本,只缺消费的。你生产出来的东西销售不完,你还想着扩大生产继续生产?
现在印度民众有很大一部分人看似还是财务正常健康,但是都是高杠杆生存,和那些头部地产企业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最近5,6年买房的人民,背负巨额房贷,一旦失业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房产不能再短期继续上涨,如果工作不稳定,如果有什么急需要用钱,都可能造成贷款逾期破产的情况,当然印度社会个人没有破产法,是终身追责。我把这种现象叫做全民炒期货。买房本质和炒期货是一样的。
特别是失业潮有可能扩散,现在失业的重灾区在房地产企业,部分IT,部分外贸企业。失业扩散是需要时间的,经济困难扩散也是需要时间的。
绝大部分行业都有上下游和终端需求。如果终端需求受到削弱,那么上游企业早晚也会裁员破产,多米诺骨牌推倒需要时间。
其实,无论是消费减弱,民众失业,地方债务,企业销售困难,地产下滑。本质上的原因还是因为房价涨幅太大,远远超过民众的承担能力,迫使民众贷款买房。断供潮下,不知有多少人承受着无比的煎熬?
......
其实对于我而言,我并不不苛求什么星辰大海,威震四方,只求风平浪静,人民辛苦。
只愿我们中国生而贫穷的人可以靠努力脱贫的时代能够继续。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靠努力是不能脱贫的。
有太多的地方,哪怕是去谷歌多看看相关报道,都会让人绝望的触目惊心。
叙利亚政府肯定也是不愿意国家落得被打倒退四十年,老百姓被迫背井离乡当难民的下场。
克里姆林宫也不愿意变成经济危机的牺牲品。
何况警察工资都付不起的巴西,甚至是医院崩溃,人类回到残酷的自然选择下的委内瑞拉。
世界永远是如此野蛮,残酷,而真实。
往上面看,我们没有那些工业文明的上限。没有那些美式民主自由。
往下面看,却往往更触目惊心。
在这风云诡谲的经济末期,不出大事,便是盛世。
历史,时事,资本论,国富论等书籍读多了,人难免会变消沉和容易满足,会丧失年轻时的愿景
也就不再满嘴鲁迅吃人之类的话了。
显然我不是那种有伟人器量的人,不是那种渴望改变世界的人。
更不是叶利钦,尼亚佐夫那类人。
在这个社会中,我只是个难得清醒的“普通人”。
如果要我说希望未来什么样,我自然是希望我们民众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内心充实,希望中国可以爬上产业链上游,希望上两三代被工业化进程而牺牲的人,汗水和血没有白流。
真心的希望如此。
私人号:1605583737
这篇文章的内容,我删了40%,否则太敏感了过不了审,想看完整版的可以自己去我公众号:江湖见闻录找~
我是 @江湖见闻录,专注于职场升迁、人情世故、社会经验、个人成长。很多事情,很多道理,年纪大了都能会都能懂,但社会比的是谁先懂,早懂和晚懂是不一样的命运。懂人情、知世故、会做人,提前30年改变命运。关注我,让你少走弯路。
也欢迎各位志同道合者一起交流,私人号:1605583737,添加即送《职场秘籍+送礼绝学》、《人性天书72卷》
点赞一定让你今年暴富、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