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反驳上半年GDP增幅5.6%,他以为经济很好。但是他并不知道,这5.6%是靠13万亿以上贷款换来的,即增加了13万亿货币,GDP增幅提高了5.6%3万多亿。在全球范围内,如此低效的投资拉动是独一份的。要按照中国这种做法,全世界GDP都可以迅速提升。贷款出来修基建,直接增加GDP这做法谁不会?上半年货币增量同比是超过12%的。可以看到很有意思的巧合,上半年人民币贬值幅度正好等于货币投放增幅-GDP增幅。即以美元计价的中国GDP上半年是基本没增长的。
回到题目,今年经济形势好不好,不在体制内的人大概都是清楚的,体制内降薪的人大概也是清楚的。经济形势好,会降薪裁员?有的人不清楚原因,所以说是疫情恢复慢。根本不是,目前严重的局势是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的。
1 房产严重过剩,房产滞销。最大的消费终端基本消失了。美了地产的繁荣,地方政府卖地无法继续,收税无法持续。地产消费链上的各种工业面临倒闭危机。1季度大量地产公司裁员倒闭,2季度就传导到了水泥,混凝土企业,建材企业,重型卡车销售。接下来是家电家装钢材,再下来是采矿,基础化工,陶瓷,玻璃。这个传导链岁时间而扩大。
2 基建基本到头,这和地产的产业链重合较多也是不断传导。
3 互联网增量到头,只能存量博弈。各大电商互抢市场。各类直播人数大幅度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还没有真正出现。过去20年世界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互联网没有新的增长点了。
4 传统消费因为人民房贷太高,根本无法真正消费。
5 唯一的亮点是乘用车不算太差。这个占GDP10%。但是也是5年低位。
6 外贸下降明显,5月还稍微降幅,6月是暴跌。
7 CPI,PPI连续4个月进入通缩区间。
其实去年开始失业就不断增多了,今年只是延续去年的趋势。去年GDP增加7万亿,贷款增幅28万亿。低效投资已经很明显了。市面上,没有了投资赚钱的增长点,各类贷款都在银行账户里睡大觉。民众手里根本没有多少存款,大量存款被极少数人占据。根本无法真正拉动消费。
大量行业店铺反应钱难赚,当然难赚,人民手里流通的钱变少,聚集在少数人手里,而国家贷款出来的货币落入人民手里的不到4分之1。各种消费终端逐步消失,没了消费终端,经济根本完不成循环。这种局面随时间推移而越发明显。